邵東喜獲兩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31日訊(記者 鄭丹枚 通訊員 金娜)近日,由商務部輕工商會舉辦的2018“互聯網+中國製造”高峰論壇暨全國輕工外貿基地發展大會在廣東佛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邵東縣政府黨組成員閔國偉率縣商務局和打火機、箱包兩個行業協會的企業代表參加。會上,商務部領導為邵東縣打火機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箱包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授牌。縣打火機行業協會和箱包進出口商會組織部分企業代表,在博覽會上展示了邵東縣打火機、箱包兩個行業的發展以及部分特色產品。

近年來,邵東縣大力實施“興工旺商、轉型升級”戰略,推動箱包、打火機等傳統產業通過建設標準化廠房、引進自動化流水線、推行集聚化生產完成轉型升級,引領行業不斷壯大並走向國際市場。邵東打火機產業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擁有打火機生產企業38家,其中出口企業14家,內銷企業24家,從業人員8.35萬人,成為產業特色集群和抱團發展的重要生產基地,為該縣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17年,該基地實現生產總值46億元,銷售收入69.94億元、利稅總額3.7億元,全年進出口總額 2.02 億美元,出口增幅為14.5 %,產量與出口數量均居全國第一。2013年5月,邵東縣打火機產業被認定為湖南省出口基地。

邵東縣箱包行業起步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現有生產廠家1420家,其中外貿企業82家,配套企業653家,從業人員8.76萬。2017年實現總產值82.16億元,銷售收入89.82億元,利稅總額3.26億元,書包銷售在全省位居前列,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0%。與之配套的布匹市場、拉鍊廠、五金電鍍中心、縫製設備廠和皮具工貿園區等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布料、皮革、PU皮,拉鍊和印花等在全縣範圍10公里內均可滿足生產。40萬平方米的箱包標準化廠房建設,一期入園箱包企業16家,二期28家,三期正在籌建中。

邵東縣箱包和打火機成為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後,將提高這兩個行業的知名度、美譽度,起到良好示範作用,帶動其他行業轉型升級、走出國門。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