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鋼炮!Phanteks MG 210 裝機作業

前言

此次帶來的是一臺較為實用的小鋼炮,選用追風者整合普利魔產品後推出第二品牌Metallic Gear(M·G)的NEO MINI機箱,型號MG 210,在較小體積下支持標準ATX電源、塔式散熱器和300mm長的顯卡,帶有2個240mm冷排位,可以搭配各種高端硬件。最近選購intel平臺性價比較低,所以最終平臺為Ryzen 5 2600X + B450 + GTX 1070 Ti,選購了一體式水冷保證散熱性能,選購了模組電源確保走線簡潔。整機具備一定的性價比,能滿足攝影后期、視頻剪輯、遊戲娛樂等多方面的需求。

配置清單:

CPU:AMD 銳龍 5 2600X

主板:華碩 玩家國度 ROG STRIX B450-I GAMING

內存:金士頓 HyperX Predator DDR4 RGB 2933 x 2

固態硬盤:三星 970 EVO 250G NVMe M.2

顯卡:微星 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

散熱器:安鈦克 水星 240 RGB

電源:安鈦克 HCG 650

機箱:追風者 MG 210

開箱

AMD Ryzen 5 2600X,當前性價比首選。

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綜合下來是目前性價比較高的AM4接口ITX主板了。

主板採用黑灰配色,佈局合理。

主板背面。

背部I/O接口,較上代增加了一個HDMI接口,方便使用帶集顯的CPU。

供電散熱片。

AM4接口。

8pin CPU供電。

豪華的供電設計。

內存插槽。

芯片組+M.2散熱片,可惜的是去掉了可以發光的“敗家之眼”。

主板背面的M.2插槽。

金士頓 HyperX Predator DDR4 RGB 2933。

內存頂部的燈帶。

三星970 EVO 250GB。

微星 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

此次散熱選用了安鈦克的水星240 RGB。

CPU水冷頭。

銅底,預塗了硅脂。

自帶的RGB風扇。

電源為安鈦克HCG 650,模組接口足夠豐富,能滿足各種硬件的需求。

追風者 Metallic Gear NEO MINI機箱,鋼化玻璃側板貼有保護膜,保護膜上有警示標識。

撕去鋼化玻璃側板上的保護膜,看上去像是P66的縮小版本。

機箱背面,可以看到為電源上置設計,與abee T20結構一樣。

右側開有散熱孔,類似IN WIN 301側面的設計。

左側是側透設計,可以直觀看到內部部件。

機箱前臉,僅在底部位置有MG的logo。

機箱背部。

機箱左側。

移除側板,可以看到內部結構很簡潔,風道很直觀。

機箱右側。

移除側板,有一個小的線槽設計,可以用於走線,總體來說背線空間比較緊張。

機箱頂部,沒有任何開孔設計。

採用同心圓設計的電源按鈕。

機箱前置接口位於側面,從上至下依次為音頻接口、燈光調節按鈕、USB 3.1 x 2 Type-A。

側面上部為進風孔,內置了防塵濾網。

機箱前面板上MG logo。

側面的散熱孔。

機箱底部。

機箱腳墊,貼有海綿緩衝墊。

底部的防塵濾網,可以方便抽出進行清潔。

上置的電源位。

中間為12cm的排風風扇位和主板I/O區域。

底部為2條PCI槽位。

上置電源位設計。

主板區域。

前部空間,支持前部或側面240冷排安裝。

雖然背線空間很小,但是還是設計有走線孔。

機箱底部的散熱孔。

機箱右側板內側的防塵網。

電源艙後部的一個藏線空間。

主板背面的2.5寸硬盤位。

背線空間一覽。

背線空間比較緊張,考驗理線技術。

機箱內部的側板。

拆開後可以支持240冷排的安裝。

前面板採用卡扣設計,取下後,可以看到前部的兩個12cm進風扇位。

裝機展示

安裝CPU。

安裝SSD。

安裝內存。

然後就是實際的裝機了,由於背線空間較為緊張,理線花了一些時間,這裡略去裝機過程,直接看最終的裝機效果吧。

主板側的安裝效果。

背線部分的安裝效果。

上置電源。

電源出線梳理後固定在頂部。

前置的240冷排。

內存及周邊的走線。

後置的排風風扇。

CPU水冷頭。

芯片組+M.2散熱片,可惜“敗家之眼”不能亮。

顯卡,微星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的長度為279mm。

可以看到前部還有一些空餘空間。

水冷管走管。

機箱背面,多餘長度的SATA供電線綁紮後固定在藏線區域。

背線一覽,雖然線纜較多,梳理後效果還是不錯的。

主板背面的2.5寸硬盤位。

側板部分,由於沒有安裝風扇或冷排,蓋板就沒有移除了。

背線的細節。

機箱前部,兩個12cm進風扇。

蓋上側板,裝機完成。

45°視角。

燈光展示

整機運行燈效,比較簡潔。

機箱前面板底部的投射燈效,可以進行燈效調節。

CPU水冷頭、內存和主板燈效。

顯卡頂部的信仰logo。

性能測試

CPU-Z截圖。





GPU-Z截圖。



CINEBENCH R15.0 測試結果,OpenGL為131.22 fps,CPU為1341 cb。

三星970 EVO 250GB性能測試。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得分為8462,顯卡得分為8782。

3DMark Time Spy得分為6727,顯卡得分為6779。

魯大師配置清單。

魯大師娛樂跑分,438131分。

吃雞認證。


AIDA64 + FurMark 雙拷測試10分鐘,

CPU核心平均溫度:56℃,

GPU溫度在67℃左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