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懂|四川定下脫貧攻堅「時間表、施工圖、任務書」

如何把好精確關?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關鍵在於確保扶貧政策、舉措落實到村到戶到人。《實施意見》在脫貧攻堅涉及的住房建設、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保障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扶貧、社會扶貧、扶貧扶志、防止返貧11個方面都做了明確要求和部署。

住房建設:確保具備搬遷安置條件的貧困人口應搬盡搬,嚴格執行人均建房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戶均自籌不超過1萬元的標準,做好搬遷後的產業配套和就業安置,確保貧困搬遷家庭至少有1項穩定增收來源。

產業扶貧:突出區域特色優勢,優先發展貧困地區特色農業項目,到2020年建成農業產業基地600萬畝,建設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範園區450個。到2020年,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

就業扶貧:實施就業扶貧行動計劃和技能脫貧專項行動。培訓貧困勞動力30萬人次以上,到2020年實現貧困人口轉移就業規模超過100萬人。

教育扶貧:以保障義務教育為核心,全面推進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作,重點推進鄉鄉有標準中心校建設,辦好必要村小學和教學點。

健康扶貧:婦女宮頸癌、乳腺癌、兒童營養改善、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擴大到所有貧困縣。困地區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設立1個全科醫生特崗。

保障扶貧:建立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為主體,社會幫扶、社工助力為輔助的綜合保障體系。加快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加快建設為老年人、殘疾人、精神障礙患者等特殊群體提供服務的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新改建公路2.5萬公里,擴大農村客運覆蓋範圍,到2020年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目標;解決82萬貧困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55萬畝;推進電力扶貧和網絡扶貧,1794個貧困村通光纖,1430個貧困村通4G。

生態扶貧:開展公益林建設105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建設50萬畝。完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讓保護生態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更多受益。

社會扶貧:強化定點扶貧牽頭單位責任,定點扶貧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承擔第一責任人職責。持續開展“光彩行”活動,提高精準幫扶成效。

扶貧扶志:辦好農民夜校,深化四好村示範點建設,到2020年縣級及以上四好村達到100%。

防止返貧:堅持防止返貧與繼續攻堅同等重要,完善貧困動態監測機制,每年堅持開展“回頭看”、“回頭幫”,確保已脫貧對象與年度扶貧對象同步同標準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