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工會十七大:聽聽杭州代表們的心聲

會議期間,中工網推出了《建功新時代——中國工會十七大主題圓桌會》系列訪談,並進行圖文直播、視頻錄播。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吳仁財作為嘉賓,圍繞“困難職工幫扶、職工普惠服務”這一主題介紹了杭州市總工會的創新舉措,其中杭州市總工會的智慧工會建設成為一大亮點。

代表訪談

吳仁財:利用互聯網+工會 普惠化服務職工

杭州市總工會智慧工會建設是杭州市總工會落實黨的中央群團組織工作會議精神,推動工會改革的重要舉措和成果。從2015年9月開始設計開發,到2017年8月推出試運行,目前,參與各類服務項目的職工超200萬人次,發放各類救助金、補助金、獎勵金超過1.3億元,各類服務滿意率和辦結率均達到99.9%以上。

1建立“兩張網”,基層工會和會員更有凝聚力

第一張網是依託智慧雲搭建智慧工會管理平臺,把市、區縣(市)和產業、鄉鎮(街道)、基層工會四級工會連接在這個平臺上,推動無紙化辦公和遠程工作,實現工作協同、數據共享,有效提高工會工作效率。第二張網是開發了“杭工e家”APP,把職工、會員與市總工會連在了一起。

2整合“兩個端”,工會服務更加便捷

在杭州工會網站上開發了用於電腦端的網上服務大廳,同步在“杭工e家”APP上開發了手機端,把網上入會、法律援助、杭工學堂、學歷教育、春風行動、醫療互助、高技能人才獎勵、杭州工匠、外來務工人員上大學、青年職工交友等48項服務項目放在網上,著力打造“指尖上的工會”,職工群眾和基層工會幹部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實現“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極大提高了服務速度。

3搭建“兩個聯盟”,工會會員獲得感不斷提升

一是搭建了“區縣(市)和產業聯盟”,在“杭工e家”APP上,為杭州所屬的各區縣(市)總工會和產業工會預留了開發接口,把各地各產業工會的普惠服務推到“聯盟”這個網絡窗口上,各地各產業的特色服務更具有針對性。二是搭建了“商家聯盟”。逐步有序把市場化、社會化的一些優質的、普惠的服務推到APP上,運用工會組織和會員團體優勢,為廣大工會會員提供優質、優惠的服務,工會會員的幸福感更強。

4建立完善工會大數據系統,工會工作更加精準

依託智慧工會平臺,開發完善大數據系統,進行大數據的統計分析,預判職工的行為趨勢,精準把握職工需求,精準掌握工作成效,提供決策支持,預先儲備足夠的資源支撐,提供精準、對路和有效的服務。

代表心聲

呂民華

杭州娃哈哈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精機公司工段長

“這兩天我認真學習了中國工會十七大報告和新的工會章程。學了之後讓我倍感振奮。這兩份重要的文件裡都不約而同地指出:要厚植工匠文化,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倡導辛勤勞作、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呂民華動情地說,“這給我們所有的產業工人在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方面指明瞭方向,樹立了目標。”

“很多人覺得工匠精神就是高高在上的,其實並不是。”在呂民華看來,勞模精神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勞動精神是忠誠企業,盡職盡責;工匠精神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

他認為,大力倡導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對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大軍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將成為社會的新風尚。

丁水娟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工會常務副主席

此次報告中提到的“拓寬服務職工領域。注重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做好物質服務、生活服務的同時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和文化服務”。而在《中國工會章程(修正案)》中,也新增了“重視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內容。

一般情況下,學校裡較少存在勞動糾紛、維權等問題,但新形勢下教師心理壓力問題卻日漸突出。去年開始,杭州市教育工會引進了“HEAP”員工心理關愛計劃項目,促進員工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正是試點單位之一,丁水娟首先選擇了在輔導員群體中運行,“輔導員主要面對的是學生,管理難度大,學校要求高,加上自身正是成家立業的年紀,家庭負擔也比較重。他們的心態好了,也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丁水娟認為,通過學習報告更加堅信,從軟性角度關心職工發展,工會還可以做得更深更細更實。

楊彬

杭州澤豐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師

臨網義工

因為從小的一場重病,楊彬經歷了與疾病漫長的抗爭過程。這段經歷,讓她格外珍愛生命,加上家風的影響,在她心中一直有著想要力所能及幫助別人的信念。

作為一名在群團改革中加入工會工作者隊伍的公益人,楊彬說自己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公益和工會更好地結合起來。

此次參加中國工會十七大,讓楊彬感觸最深的是報告中提到的工會組織建設問題——“做到哪裡有職工群眾,哪裡就有工會組織,哪裡需要做群眾工作,工會工作就推進到哪裡。”“推進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建設。”“探索職工網上申請入會等方式,推動工會組織向新興領域新興群體延伸。”……

“做公益需要大量的時間,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體制外的,或者年紀比較大閒賦在家的,整個群體比較自由、鬆散。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通過工會這個平臺,讓他們找到更多的歸屬感。”楊彬說。讓她感到驕傲的是,在杭州市臨安區總工會的指導下,就在10月15日,杭州市臨安區臨網公益服務中心工會正式成立,100多名義工正式成為工會會員,這標誌著杭州市臨安區“兩新”組織工會組建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拍攝/浙工報特派記者 鄒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