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綜藝「撩撥」觀衆越來越難?《這就是灌籃》釋放籃球競技的魅力

近一年來,綜藝行業在垂直品類的投入佔了很大比例,經過一輪爆發之後,新生綜藝的市場表現逐漸走低,普遍較綜N代有所勢弱,但突破口的收緊並不意味著無人突圍。近日,由天貓、優酷、浙江衛視聯合出品的青春籃球競技原創節目《這就是灌籃》上線,引起了整個娛樂界、媒體界的廣泛關注。

節目尚未播出,關於節目四大領隊周杰倫、李易峰、林書豪、郭艾倫,關於籃球競技綜藝內容製作呈現出的觀賞性,以及籃球所傳遞的“青春、熱血、競技、兄弟”的正能量等話題就已經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熱議。也有不少人表示了對節目25日晚播出的迫切期待。

作為優酷“這就是”系列的強檔力作,《這就是灌籃》以3V3籃球比賽為基本核心,集結了全國來自不同年齡、職業、身份的一百多位熱愛籃球的青少年,四位領隊將分為兩大陣營帶領球員比賽,通過多輪激烈的籃球對戰,最終角逐出MVP。

垂直題材+青年文化,突破受眾圈層引爆關注

近年來,綜藝行業在垂直領域不斷開疆拓土,深入到各個細分領域,而以年輕受眾為主的潮流文化、街頭文化內容是最炙手可熱的題材,甚至在說唱、街舞等領域都誕生了現象級綜藝。

從爆款案例來看,廣受追捧的節目多以年輕人群為核心受眾進行取材,青年文化的吸引力與年輕群體的影響力彼此作用,得以引爆傳播。可以說,當下,與青年文化的結合成為了綜藝垂直內容的風口。

《這就是灌籃》所聚焦的籃球競技及其背後的青年潮流文化、街頭文化則開闢了綜藝新領域的垂直內容,從宣傳片可以看出,節目競技場館隨處可見塗鴉、二次元、路牌等元素混搭,完美復刻了街頭籃球風,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說唱、街舞等內容的快速流行證明了當下年輕人對於潮流文化、街頭文化有著很強的需求,將其與綜藝相結合的內容模式成了行業的通用法則。因此,《這就是灌籃》先天就具備了一定的爆款基因。

據節目組前期數據調研顯示,籃球在中國是所有青年潮流文化、街頭文化中普及度最高的,可以說從大學校園到工廠車間,從田間地頭到城市廣場,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有籃球。

在一萬多份用戶調研中,節目組發現籃球的受眾群非常廣泛,不管是男性受眾,還是泛籃球文化圈,其用戶群體和綜藝節目主流受眾的用戶畫像重合度非常高,這也為圈層爆款的誕生奠定了紮實的受眾基礎。

如今,多檔現象級綜藝均以垂直題材和細分受眾為突破口,在圈層內形成高口碑後,再延伸到圈層外的大眾市場,成功破局垂直題材的受眾和市場侷限。基於廣泛的受眾基礎和在不同圈層的高普及度,《這就是灌籃》很有可能會突破受眾圈層、青年文化圈層,掀起新一輪綜藝熱潮。

體育競技+綜藝娛樂,打磨原創模式角逐市場

在一個月前的發佈會上,浙江衛視戰略發展中心副主任陸浩便稱《這就是灌籃》這檔原創綜藝在模式打磨之初就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三人籃球賽在去年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接下來,國家、社區、學校會積極推廣這項體育運動,而以三人籃球賽為內容核心的《這就是灌籃》恰逢其時。

其次,作為一流平臺的天貓、優酷、浙江衛視三方聯合出品,在播出及宣傳上同時推進,這種合作模式震撼性極強。節目的製作團隊非常年輕且專業,每個工種配合有序,參賽的球員們極富熱情,領隊們也全情投入,所有人的狀態都將刺激節目產生相應的化學反應,成就節目的直接呈現效果。

據悉,這檔節目不僅在原創模式的打磨過程就耗費10個月之久,還在前期花了整整一年半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市場調研,其中包括在美國與科比,在中國與眾多籃球教練的探討。

在全球範圍內沒有任何一檔可借鑑模式的參考下,《這就是灌籃》從零開始研發、製作。節目將由四位領隊發起,集結全國熱愛3V3籃球運動的愛好者共同展現球場魅力,其中包括CUBA選手、虎撲路人王冠軍以及熱愛籃球的知名藝人和街球高手,他們將通過個人展示、組建陣營、晉級挑戰、冠軍爭奪等環節進行層層比賽,最終決出籃球實力最強的冠軍隊伍。

要知道,3V3在籃球競技技巧方面更加註重球員的個人能力,也更能夠展示個人風採,規則上則鼓勵更多的肢體對抗,因此比賽觀賞性更強,《這就是灌籃》引入的3V3賽制既能保證籃球競技運動的“帥、快、燃”,又能兼容“綜藝感”。

因為相比說唱、街舞等可提前編排和準備的綜藝形式而言,籃球競技有著完全不可預知性,所以節目完全真實無劇本,球員的臨場發揮、心態,甚至運氣都會成為左右比賽進程及結果的因素,而這也在競技性基礎上,賦予了這檔節目更多綜藝娛樂的效果,成為節目不可多得的看點。

另外,此前垂直題材綜藝大多偏藝術領域,主觀性較強,很多內容呈現的效果都會因為觀眾的個人審美而出現不同評價,但籃球競技作為運動項目,比分和選手數據都是完全可以量化的,再加上節目的球員都是一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所以《這就是灌籃》或將成為有史以來最真實的一檔節目。

情感投射+重塑審美,傳播籃球文化輸出正能量

籃球競技本身就與青春、熱血、團隊、勵志、競技等有著強關聯。參與節目的球員將充分釋放競技運動中的團隊協作能力、不放棄不服輸的拼搏精神,“拼到底,玩得起”的節目口號正是對這種精神的回應與突出。

有專業製作團隊的保駕護航,在周杰倫、李易峰、林書豪、郭艾倫四位領隊的帶領下,球員將呈現專業、刺激的比賽,將籃球運動的緊張感和競技魅力充分展現,觀眾在感受3V3籃球運動和籃球競技文化的同時,也將看到籃球場上注重集體榮譽感,不放棄、不退縮的精神。

節目名稱中突出的“灌籃”在這裡也不僅僅是一個籃球名詞或技術術語,它代表著籃球場上需要調動全場資源、團隊配合和個人能力才能完成的一次精彩動作。而這種積極向上、拼盡全力的精神也是節目所要傳遞給觀眾的重要能量。

從節目內容建構的核心基礎人物而言,參與《這就是灌籃》的球員多為素人,他們可能很普通,但是都有各自的特點,可能有的人生性內斂但在球場上卻往往很兇猛,可能有的人很自信,但在賽場上卻不斷遭遇挑戰和碾壓。

在籃球場這樣一個舞臺上,他們將如何克服自己的弱點?如何在臨場調整心態?如何與隊友完成配合爭取勝利?這是作為競技綜藝的《這就是灌籃》與體育競賽賽事在內容元素上最不同的地方,而這也是球員與場外觀眾可以建立一種情感聯繫、情感投射的關鍵。在球員身上,觀眾將實現一定的情感代入,感受球員追逐夢想的拼搏過程。

甚至,節目通過籃球競技對男性自信、陽光、熱血等特質的呈現或將改變當下社會對於男性的整體審美趨向。如今的影視市場上,諸多文藝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形象都偏“性感”“魅惑”,但主流價值觀對於陽剛的男性角色迴歸有著強烈的期待,只是這一期待在文藝作品中沒有得到滿足。而《這就是灌籃》通過籃球競技將充分釋放男性熱血陽剛、自信陽光的魅力。

可以說,在內容和呈現上,《這就是灌籃》對年輕觀眾具備了很強的吸引力,而在打磨和塑造上,節目也充分釋放了籃球競技的魅力,有望成為新的爆款。節目已於8月25日晚上線開播,至於其播後的觀眾和市場反響,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