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個「9999」手機號,每月最低消費586元!更坑人的是……

選購手機號碼時,55555、88888、23456……這看上去很簡單的幾組數字,如果變成手機尾號,便成了人們常說的“靚號”,“身價”大大提升,受到消費者熱捧,甚至被部分成功人士視為軟實力的象徵,但這些“靚號”除了身價高,消費也高……

案例:手機尾號5個8,報價超18萬元

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同時經營連號紀念幣和各種手機“靚號”的零售店鋪,一個尾號5個8的手機號碼,店主報價18.6萬元,表示包含贈送7.2萬元的話費套餐,摺合抵消4年每月1500元的話費消費。

在運營商的網絡選號區,“靚號”類型分為AAAA、AAA、AABB、ABC、AA等多個檔次。其中ABC區域內,包括尾號為2432等號碼,顯示預存話費200元,月保底消費49元。而AAA號段內,尾號為3222等號碼,顯示需要預存話費3000元,月保底消費289元。

而另一家運營商選號區的“單靚號”欄目中,顯示有包括尾號為1447 的“事事吉”號碼,以及尾號為7847的“百事吉”號碼等等,預存話費欄目顯示為零元。客服人員在回覆諮詢時表示,各地營業廳可提供更多的號碼選擇,而針對一些帶“4”的號碼,則可提供每月話費返還10元的優惠。

普通號碼過戶後“靚號加身”

廣東電信用戶蘭曉月數年前和家人一起辦理了電話加寬帶的家庭套餐,她使用的是套餐中的副卡。幾個月前,家人想把主副卡都轉到另一位家庭成員名下,但這卻讓蘭曉月的號碼突然“靚號加身”,還有了最低消費限制。

工作人員稱,蘭曉月的號碼以8結尾,屬於‘靚號’,除了繳納每月的主副卡套餐費用199元以外,副卡還需要額外繳納39元最低消費。對此蘭曉月表示非常不解,這號碼自己已使用將近六年,也沒有“666”“888”這樣的特殊數字組合,怎麼突然就搖身一變成了“靚號”?工作人員稱,這是因為六年前開戶時還沒有出臺‘靚號’最低消費的有關規定,但現在有了。

靚號套餐合約期到2099年

王先生從朋友手裡買到一個尾號是9999的手機號碼,和朋友交易時,號碼裡還有一萬元話費。但過戶時,運營商要求這個號碼必須預存三萬元話費,且每月話費必須達到586元才能過戶。

王先生買下來後發現,根本不可能達到運營商要求的最低消費586元,每個月都浪費幾百元,他撥打客服電話詢問能否更改套餐,客服表示該套餐合約時間為三年,王先生計劃三年後再改套餐。

但他在網上營業廳查詢時發現,自己這個最低消費586元的號碼,直到2099年才能取消。對於這個結果,王先生很無奈地表示“自己都不可能活到那個時候”。

過戶靚號要提升消費額度

浙江永康的徐先生在某運營商營業廳買了一個尾號為“7777”的靚號。購買時,該運營商和他約定:預存話費5000元,並辦理月保底消費36元套餐兩年。

徐先生調往寧波工作,他想把這個靚號無償轉讓給在永康工作的好友付先生。然而,運營商卻提出了“永久月保底消費96元”的要求。

市場現狀:“靚號”都需高額消費

幾乎所有的“靚號”都設定了不低的每月最低消費。圖片來源:某運營商官網截圖

在運營商官方網站,尾號格式為“AAA”(即尾號為3個一樣的數字)的號碼基本沒有;尾號“1314”更是想也別想。

“靚號”得到不易,養著更難。因為幾乎所有的“靚號”都有預存話費和每月最低消費的限制。

“199****3030”這個號碼,即便不怎麼“靚”,但除了要預存400元外,每月套餐最低消費也要99元。

“這不算貴,尾號如為‘AAA’的,每月最低套餐要199元。”有商家對記者表示。

一些好的“靚號”在運營商渠道很難搶到。

這樣的套餐最低消費基本都超出運營商公佈的人均月消費額度。以中國移動為例,其財報顯示,2017年每月每戶收入(ARPU)為57.7元。

比這更過分的是,想要“靚號”,不但要預存話費和設定最低消費,還需要“買號費”或“選號費”。

和基礎運營商不同,很多通信商家都公然出售“靚號”,且不明碼標價,要一對一私聊。

天貓上某個通信專賣店工作人員透露,卡號尾號為“AAA”的基本上售價在千元以上。

以上述店家提供的“177*****555、中國電信號碼、歸屬地為北京市”為例,對外售價1218元,其中720元是預存話費,這意味著剩下的498元就是“買號費”,且該號碼每月需最低消費199元。

分析: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狀?

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運營商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消費者很難通過正常渠道獲取“靚號”,需要到代理市場高價購買;另一方面,不法分子還會囤積號碼,高價炒作,造成了號碼資源的浪費。

“通信行業沒有規定明確什麼算‘靚號’,但一些受歡迎或好記憶的號碼本身就具備市場價值。”

“運營商不會向用戶收‘選號費’,將不同級別‘靚號’對應不同資費套餐供客戶選擇,也是為了讓優質資源能真正投放市場,以避免被少數人囤積和牟利。”上述人士說。

通信行業獨立分析師付亮表示,運營商的號碼都是以號段為單位申請購買來的,其中即包含“靚號”,也有普通號碼,甚至“差號”,但全都需要運營商付費。

“因此在轉售使用權時,運營商會對‘靚號’進行預存話費、月最低消費限制等規定,以達到平衡收支。”

律師說法:“靚號”高收費違反規定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佔領律師表示,手機號碼屬於電信碼號資源,其所有權屬於國家,電信運營商通過向國家交費獲得有償使用權之後,運營商可以把碼號資源包括手機號碼投入市場分發分配。在這個過程中,根據工信部《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規定,明確禁止向用戶收取選號費用。

趙佔領認為,“靚號收費高,從根本上說,是違反規定的。”

法律法規:電信經營者出售“靚號”違法

工信部發布的《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取得碼號使用權後,不得向用戶收取選號費或佔用費,如有違法,工信部可以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並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上述辦法還規定,轉讓、出租碼號資源或將碼號作為商標進行註冊的,工信部可以收回已分配的碼號資源。

如何維權?運營商單方面提出附加條件是霸王條款

北京藍鵬(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英佔表示,“手機號碼過戶,按照正常程序,兩人帶身份證到營業廳就可以辦理,不需要其他附加條件。”

王英佔認為,在沒有合同特別約定的情況下,如果電信業務經營者單方面提出過戶的附加條件或者所謂的行業規則,都屬於霸王條款,如果協商不成,用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強制過戶。

對此,北京威諾(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郭金福也認為,如果此前雙方在合同中沒有對過戶作出限制性約定,現在運營商單方面提出過戶的附加條件,則屬於霸王條款,侵犯了用戶的合法權益。之後所謂的靚號業務規則或行業規則,對受讓方沒有法律約束力。

維護正常權益 及時投訴

浙江永康12315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說,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運營商要求消費者保底消費,就是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而之前徐先生存5000元話費‘買號’,也違反了信息產業部規定。”

工作人員提醒,顧客一定要從正規渠道、合法途徑購買靚號,且要與商家簽訂書面合同。此外,顧客要注意防範商家可能存在的,諸如合約期過長、月保底消費額過高等消費陷阱。

如果覺得自己正常權益受損,顧客應及時向當地12315進行投訴。

消費提醒

首先,消費者要轉變觀念,特別是要消除虛榮、攀比、跟風等不良消費心理,要認識到手機號碼不過只是一串數字而已,不必附著太多吉祥美好的含義。

其次,消費者在選擇認購“靚號”時也要多長一個心眼,堅決抵制附著於“靚號”的霸王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