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的陰陽世界


  中醫學人們讀了幾千年,讀來讀去,人們發現其實中醫很簡單,它只有兩個字:陰陽。

《黃帝內經》162篇中有140篇講到了陰陽關係問題,整部書涉及陰陽構成的語詞就有三千多個。可以這樣說,離開了陰陽,就沒有了中醫理論。      

寫下陰陽這兩個字的人無疑是宗師、聖人,而我們則像一隻忠實原意的鸚鵡,幾千年來並沒有搞清楚這兩個字的含義。      

陰陽問題難倒全世界。      

中醫就是按最高哲學創造出的一門醫學,它的核心就是陰陽。《黃帝內經?素問》中有句名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使,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這裡說的“本”就是陰陽,換句話說,陰陽就是中醫之本,它貫穿於中醫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乃至於養生等方面。

那麼,什麼是中醫的陰陽呢?      

這可真是不知道,這個問題可以難倒全世界。因為《內經》中並沒有關於陰陽的準確定義,只有無數的外延,例如在《陰陽離合論》中就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帶著人繞著地球轉了無數個圈,最後說:“且夫陰陽者,有名而無形”。但沒有等你聽明白,他已經走了。      

後來的許多名醫,也基本上持一種模模糊糊的觀點,例如楊上善就說:“言陰陽之理,大而無外,細入無間,亳末之形,並陰陽雕刻,故其數者,不可勝數也。”說了半天,其實廢話一句。因為按照邏輯學的規律,當一個概念外延無限大時,內涵其實就為零,陰陽就是這樣一個外延無限大的概念。按照現代的話說,陰陽是個大筐,什麼東西都可以往裡裝。

為什麼《內經》中沒有說清楚“陰陽”呢?  

從客觀上來看,“陰陽”不明確給中醫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難,無論對今天的人還是古代的人,都是一樣的。我們應該相信,編寫《內經》的人絕不是有意為難後人,他們沒有說明白,確實有他們的難處。所以我們有一個大膽的推論:編寫《黃帝內經》的人也不懂。創造中醫“陰陽”的人是聖人,他們當然懂得什麼是陰陽。但繼承中醫學的人卻並不十分清楚,到了《黃帝內經》成書的時候,已經距離中醫的發明期至少1000多年,當時的人很可能與我們目前一樣,根本就不知道“陰陽”究竟指什麼,他怎麼能說得清楚?      

《內經》中沒有說清楚,那麼後人研究清楚了嗎?說來不可思議,如此重要的概念,現代中醫竟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在中醫院校通行的教材《中醫學基礎》(第四版)裡,是這樣給陰陽定義的:“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是古代的兩點論。”在這裡我們似乎看到的是哲學,而不是中醫學。      

《黃帝內經研究大成》中說:“中醫學的陰陽,是中醫學方法的一對範疇,它是對中醫理論體系有關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含有對立統一概念。它既可以代表與生命有關的相互對立事物和現象,也可以代表生命過程中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在這裡,我們依然看到的是從哲學概念脫胎出來的中醫陰陽定義,它的哲學味道太重,以至於很難將它看成是醫學概念的定義。醫哲不分,以哲代醫,始終是中醫學的一大痼疾。大約人們認為,不上升到哲學的高度,不能標明祖先的偉大,但一味強調其哲學性,恰恰脫離了當時思維發展的水平。這也是中醫學被認為“不科學”的一個原因,外國人實在搞不明白:一個極其抽象的哲學概念,怎麼能作為醫學概念呢?      

也就是說,直到今天,我們依然沒有超越《內經》中關於陰陽的論述,千百年來只是在反覆重複著同樣的語言。由於中醫概念的如此不確定性,當代中醫在解釋病機時,都是含含糊糊,概念先後不一致。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中醫陰陽概念不能再是天上的雲彩,它必須變成雨滴,最後落回大地。何夢瑤就呼籲:“醫書動言陰陽,而不切指其為何項,甚屬朦混,當細分之。”陰陽必須有固定的指向,固定的內涵。      

也有人試圖明確陰陽的指向,例如石壽棠就提出:“陰,人之形;陽,人之氣。”但這個分法還是說明不了許多醫學問題。      

那麼,中醫陰陽能不能有具體的內涵?   

從兩套生命系統來看“陰陽”      

我們認為,無論陰陽是如何進入中醫的,但創造它的人,當時腦海中肯定有一個固定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中,陰陽不是哲學概念,而是一個確確實實的醫學概念,有具體的內容,它對應人體真實的生理原型。      

根據我們對中醫的理解,我們認為,中醫陰陽是用來描述共生體的一個基本概念。為什麼這麼說呢?藏象生命與人類肉體組成了一個共生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剖生理系統的運作必然會涉及藏象系統,同樣,藏象系統的運作也必然會涉及解剖生理系統。所以中醫才使用了“陰陽”這個詞來描述這種共生關係。大概來說,陰指的是人體的解剖生理系統,陽指的是人體中的藏象生命系統。      

如果我們站在“共生體”的角度,再來看中醫的陰陽,那就一目瞭然了,而且再沒有一個詞比“陰陽”更準確。      

中醫陰陽是一個大概念,而且是個系統性的概念,可分為陰系統概念,陽系統概念。中醫在劃分這兩個系統概念的時候,隱隱約約有一條主線。凡是與人體解剖生理系統對應的、相關的都可以陰名之,凡是與人體藏象生理系統對應的、相關的都可以陽名之。      

按照這條線索,我們再回頭看中醫紛亂的“陰陽”,它們似乎也變得好理解了。      

第一、從生命的結構上來劃分。每個人都是由解剖生理系統和藏象生命系統組合成的“共生體”,故“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解剖生理系統是有形的,即為可證的,而藏象系統則是無形的、不可證的。《內經》將有形的解剖生理稱之為陰,而將無形的藏象稱之為陽,例如,《陰陽應象大論》中就十分明確地將陰釋義為解剖形體,“陽化氣,陰成形”,這裡的“形”指的就是形體,即是解剖生理系統。“陽化氣”則是無形的,因為藏象食氣。      

第二、從能量來源劃分。人體的兩個生理系統,各自需要不同的能量來維護。解剖形體需要“味”,而藏象則需要“氣”,《六節藏象論》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指明兩個系統的能量來源不同。《素問?生氣通天論》更明確記載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意思是說:解剖生理系統通過攝取食物中的營養存活。《陰陽應象大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闡述陰與味的關係,它說:“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其中“味歸形”一句說得很直白,可以理解為:食物為解剖生理系統所必須,或者說形體從食物中提取能量。      

同樣的道理,中醫將藏象系統通過經絡直接從宇宙空間得來的能量名為“陽”,也稱為先天之精,它化生陽氣。而將從人體解剖系統(脾胃)轉化而來的能量統稱為“陰”,也稱為後天之精,它化生陰氣、陰血,《五常政大論》曰:“陰氣內化,陽氣外榮。”      

第三、從人體與宇宙來劃分。人的兩個生理系統與宇宙空間都有密切的關係,但性質很不相同。解剖系統與大氣以下的地球環境關係密切,這個環境提供了它所需要的一切,如水、空氣及各種營養成分。因此中醫裡,地球環境為陰,“天為陽,地為陰”。      

人體的藏象系統與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間關係密切,它所需要的一切能量都最終來自遙遠的星空,故而地球以外的空間環境為陽。因此藏象系統隨地球的運行而運行,《生氣通天論》曰:“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第四、從疾病的來源劃分。請注意,中國的疾病理論不是站在解剖生理系統的角度,而是站在藏象生命系統的角度來論述。因此,有了陰病和陽病的區分。但不論是陰病還是陽病,指的都是藏象系統的疾病,而不是解剖系統疾病。如此劃分,是為了標明疾病的兩個來源。      

源於解剖系統而最終影響到藏象系統的疾病稱為陰病,例如,《太陰陽明論》曰:“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意思是:飲食沒有節制,起居黑白顛倒、房事過度,都會損害解剖生理系統的健康,最後影響到藏象生命體。《調經論》在講到疾病時也說:“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髒,髒傷則病起於陰。”      

而由於藏象系統本身原因而引發的疾病稱為陽病,因為藏象系統與宇宙空間風寒暑溼燥火熱六氣關係密切,它通過經絡可以直接侵入藏象系統,故而陽病都來自身體以外,即是指我們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間,故言“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      

《調經論》曰:“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      

《脈要精微論》曰:“故中惡風者,陽受之。”      

《太陰陽明論》曰:“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      

第五、從藏象組織結構劃分。《素問?金匱真言論》曰:“言人身之腑臟中陰陽,則髒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這裡談到的是藏象本身的組織劃分,換言之,五藏之經絡為陰,六腑之經絡為陽。五藏受精於脾,脾化精於解剖系統的胃,胃得味於地球環境,故五藏為陰。六腑之經絡對應天之六氣,直接採氣於宇宙空間,故六腑為陽。《太陰陽明論》曰:“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      

第六、從對人體生命的影響來劃分。人體的兩個生理系統對生命總體的影響不同,《陰陽應象大論》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話:“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這裡的“生殺”與“長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它反映了兩個生理系統對生命的不同作用。      

“生”指生命的出現,這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當一個生命誕生之初,生命的本質就決定了此生命無可替代的特性。“殺”(死)是指生命的終結,這也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古語說“除死無大事”。“生死”都是生命最本質的兩種變化。 “長”指生命的生長,它是生命發展的一種趨向。比如一個人出生以後,生長的情況可以各不相同,長得高一點,矮一點,臉上長几個麻點,甚至長得一條腿長一條腿短,都是可能發生的,也就是說它不是必然的,因此“長”並非生命的本質。“藏”意思就是存在,指一個生命存在的狀態,比如說,雖然死亡是必然的,但何時死亡卻是偶然的,心臟病突然發作未必一定意味著死亡,也許手邊正好有救心丸,及時救下一命。因此“長藏”是生命存在與發展的兩種狀態,而且是非本質狀態。   

《內經》中將“生殺”歸為陽的特性,即是說藏象系統是人體生命的本質,它控制生命兩種質的變化。而“長藏”則是非本質的生命現象,它是解剖生理系統存在的狀態。類似的觀點還有許多,例如《陰陽離合論》曰:“天覆地載,萬物方生……陽予之正,陰為之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獨立於宇宙天地之中,陽是人的本質,故曰正;陰是人的生命現象,故曰主。後世醫家對陽的本質作用也多有論述,如《類經附翼?求正錄?大寶論》曰:“凡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非陽能死物也,陽來則生,陽去則死”,“人是小乾坤,陽來則生,陽去則死”。      

陽是人體生命的本質,這個觀點並非中國所獨有,印度《六問奧義書》也持此觀點,它說:“惟太陽為生命,惟太陰為原質。凡此一切有形體者,皆原質也。故原質即形體。”這裡說得更加清楚,太陽是生命的本質,而形體(太陰)則是生命的原質,這與《內經》“陽予之正,陰為之主”簡直一模一樣。      

第七、從精神類型劃分。人不但有兩個生理系統,而且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精神中樞,我們將其稱為兩個精神主體。神魂魄意志對應五藏,喜怒憂思悲恐驚對應人類的大腦。中醫對上述兩類精神因素沒有明確的陰陽劃分,但人們在習慣上,隱隱約約將神魂魄意志劃為陽,稱為陽神,《靈樞?行針》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而將喜怒憂思悲恐驚劃為陰,將為陰神。      

第八、從體內氣來劃分。藏象生命本身的能量系統可分為兩種,即陰陽兩氣。為什麼同樣的能量會有不同的名稱呢?因為它們來自兩個不同的方向,有完全不同的作用。      

凡由藏象經絡直接從宇宙中吸取的能量稱為陽氣,凡是藏象系統通過人體解剖系統得到的能量則稱為陰氣,故陰氣、陰血、津液都為陰的範圍。但這樣的劃分只是為了好理解,實際的情況卻要複雜得多,陰氣和陽氣還存在一種交換的機制。陰陽合和      

我們說人體的兩個生理系統各自獨立,只是想說明二者存在的本質特點,但這並不意味著二者沒有合作,相反合作是永恆的,否則生命就不會完美。兩個系統的相互合作,有機統一,構成了陰陽的諸多關係。      

在陰陽(兩個生理系統)諸多關係中,平衡則是最高法則,任何一方的失衡都會影響對方的存在狀態,最後導致疾病的產生。所以平衡就是健康,失衡即為疾病。中醫裡平衡有兩個境界,平人平氣與天人合一。      

平人平氣是陰陽平衡普通境界的標誌。筆者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位太姥爺,是個江湖野郎中,但醫術確實了得。小時候經常領他去別人家看病,每當患者給醫資時,此老有句口頭語“出家人不愛財,多多益善”,此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刻,這也是社會上人們的普遍心態。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反對“多多益善”的,而提倡平衡。孔子的儒家講中庸其實就是平衡的另類說法,最後發展成了中國文化的核心。老子“以柔克剛”的思想,核心講的還是平衡,它是達到平衡的一種手段和方法。      

中醫認為,平人平氣則無病,任何多與少都可以造成疾病,多為太過,少為不及。例如陽氣太過則身熱,陰氣太過則身寒。在藏象五行關係中,如果木太強,它會反克金,如果水太弱,則會被火所辱。這一思想貫穿了中醫理論,《內經》中有許多記載,“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平治於權衡”、“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氣血,各守其鄉”。

中醫認為,如果我們能一直做到平人平氣,我們將可活到人之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慾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天人合一是陰陽平衡的至高境界,《內經》中“形與神俱”、“形神合一”、“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延伸和具體應用。達到這一境界的人,將會發生生命的根本變化,此類人不但能活過天年以上,而且過了天年“神氣”不散,即兩個生理系統一直保持一致。中醫裡專門講述了此類人不同凡響的生命奇蹟。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關於真人,莊子曾在著作中用了大量篇幅來描述,例如“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粟,入水不濡,入火不熱……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這是多麼輝煌的人生啊!我們相信這是真實的。      

陰陽分離      

儘管“天人合一”可以改變生命的法則,使人健康地活到天年以外。但無論多麼長久,人總是要死的,宇宙中的星系也沒有永遠存在的道理。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人體中的雙子星座就解體了,陰陽分離了,“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死亡一直是人們心頭永遠揮之不去的陰雲,在生死兩極中,其實人類對死亡的痛苦、恐懼,要遠遠大於對生的讚頌、感激。孔子曾無限感嘆地總結說:“除死無大事!”這個世界上再沒有比墳墓更能激發哲學家智慧的東西了,當面對著一片片墳塋的時候,那些具有超絕大智慧的人,只要低頭沉思一會,就能感悟到宇宙、人生變化發展的真諦。假如這個世界上沒有墳墓,恐怕我們直到今天也不會有任何形式的哲學。      

為了掃去人們心頭的這塊陰雲,不知有多少人苦苦求索。佛陀為了這個問題,曾度過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六年:每天以植物的果實和青草為食,有時甚至以動物的糞便度日。由於長時間的飢餓,他變得憔悴不堪,瘦骨嶙峋,座下的印痕只有駱駝蹄子一般大小,身上的發毛紛紛脫落,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段枯木。      

那麼,什麼是死亡呢?在人類的歷史上,曾先後有過兩個關於如何界定死亡的標準:      第一種是以呼吸、心臟停止工作作為死亡的標準。      

在本世紀之前,人們常用停止呼吸來判定死亡。常識告訴人們,任何一個活著的人都有呼吸,都有脈搏,故有“人活一口氣”之說。因而人們直觀地將停止呼吸、沒有心跳作為判斷死亡的標準。但在執行這一標準的漫長曆史當中,人們無數次地發現,在某一段時間裡停止呼吸,沒有了心跳,並不意味著死亡,有些人還可以再一次活過來,間隔的時間長短視情況而定,有的數小時,有的可長達數天。      為了避免假死發生,人類曾經想過許多辦法,比如說,中國喪葬禮儀上的有些規定就與此有關,比如說停屍,一般人死後要停三天或者七天,有的要停七七四十九天。停屍的目的除了有利於組織喪事外,它最早的原因則是為了避免假死,通過停屍給生命一定的時間,從而避免假死被活埋的可能。      

第二種是以大腦停止工作作為死亡的標準。  呼吸與心跳的停止不能作為死亡標準,人們自然想到了大腦。現代科學證明,大腦在人體生命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當我們討論人與動物的區別時,實際上在討論人腦與動物腦的區別,人類的語言、思維、情感、善惡等,都與大腦的活動有關。      

大腦的如此作用,使它可以作為生命的代表,因此人們用大腦的死亡來界定生命的去留,從形式上,當一個人的腦電波消失時,就可以判定其死亡。然而在實踐過程中人們同樣發現,這一死亡標準不夠嚴密。大量的醫案證實,當一個人大腦死亡時,並不能代表這個人其他部分生命的消失,此類病案在醫學上稱為“植物人”。      

客觀地說,上述兩項人類死亡標準的設定都是不科學、不嚴密的。如果我們繼續執行下去,那是相當不道德的。然而,人類社會的死亡現象隨時隨地都有發生,我們又不能沒有死亡標準,否則會給法律、社會道德等的實施造成許多麻煩。      

《黃帝內經》各篇在討論陰陽關係時,許多都涉及什麼是死亡的問題,例如《生氣通天論》曰:“生之本,本於陰陽……此壽命之本也。”意思是生死的根本在於陰陽,《陰陽別論》進一步說:“別於陰者,知生死之期。”意思是瞭解了陰陽就瞭解了生命的本質,也就知道了生死的秘密。      

按照中醫兩個生理系統的理論,人類生命的終結很可能存在第三個標準,即兩個生理系統都死亡、崩潰、解體之後,才是真正的死亡來臨,任何一個生理系統的消失,都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      

當藏象系統消失時,解剖生理系統很可能繼續存在,“(人)百歲,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此時的人體依然是活著的,不能認為生命已經終結。儘管此類人不是多數,但在界定死亡時,我們必須加以考慮。      

當解剖生理系統死亡時,我們同樣不能認為生命就從此終結,上述關於經絡可以離體而存在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此時,作為人類生命的一部分——藏象系統依然存在著,它還活著,如果將解剖系統的死亡作為一種標準,那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一般來說,解剖生理系統的消失要早於藏象系統的消失,而這類人在社會上屬於絕大多數,他們陽氣未盡,天年未到,卻因種種原因而解剖生理系統死亡了,只留下藏象系統孤立的存在。      

因此,只有當兩個生理系統都消失以後,才是生命的真正完結。任何一方的解體,都不能作為科學的死亡標準。科學的死亡應該這樣來計算:出生年加上120歲等於死亡。如果一個人40歲解剖系統因意外而死亡,那麼要等再過80年才能宣佈他真正死亡。      

根據中醫理論推知,陰陽分離應該有三種情況:     

陰陽同時分離這是一種理論設計上的最佳狀態,即人的先天之精可以保證均勻耗散到人的天年,大約120歲左右。當天年來臨時,先天之精正好耗散殆盡,而肉體器官也到了崩潰之時,肉體生命與精神生命分離,完成一個生命的全過程。但理論設計方案不可能被大多數人做到,因此就存在以下兩種現實的情況。   

陽去而陰存有的人一輩子注意養生,在某程度上接近天人合一,將自己的身體局部調理得很好,但他並不能阻止先天之精的正常耗散,到了天年之時,其形體尚存,但神氣卻去了,這就是陽去而陰存。但這類人極為少見,99.9%的人屬於下面那種。      

陰去而陽存,人類肉體解剖系統是自私的,它在生存之年,由於喜怒無常、飲食不節、縱慾過度、思慮太重,嚴重損害了形體器官。在人們的天年遠未到來之時,形體已經走到了盡頭,死掉了。但此時,它的先天之精還有大量剩餘,構成藏象生命體的部分還在,這就是陰去而陽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