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光:以房地產掙錢的實體企業,其核心競爭力爲零

大眾網9月3日訊 “2018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於9月1-2日在西安舉行,論壇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陝西省人民政府承辦,西安市人民政府協辦,主題為“爭創世界一流:新時代的大企業發展”。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旭光出席並演講。

譚旭光認為,有些企業幹實業不掙錢,然後用房地產來補,“這樣不好”。他直言, 一家企業幹主業都不掙錢,配上商業用地後,靠房地產掙了錢,核心競爭力一定是零。

以下為演講摘編:

譚旭光:我今天給大家彙報兩件事,第一就是心無旁鶩攻主業。

我的理解是,心無旁鶩攻主業是對所有企業的要求,無論是國有還是民營,世界一流的企業不是簡單靠規模,簡單併購一個企業,買進來賣出去合併出來一個世界500強,這樣的世界500強我們是不能要的。而我們距離國際上的世界500強的差距仍然很大。

第二,做實業沒有捷徑,要幾十年如一日。我們從瀕臨破產,銷售收入只有5個億,幹到今天的2200多億,讓全世界發動機公司刮目相看。

第三,世界級的企業家,一定是注重主業。我們有一些企業家,一會兒搞這個,一會兒搞那個,這樣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四,有些企業幹實業不掙錢,然後用房地產來補,這樣不好!如果幹主業都不掙錢,靠房地產掙了錢,核心競爭力一定是零。

國企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對此,我有兩個理解:

第一個理解,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是必然選擇。在我記憶中,這是第三輪國企改革,又回到源頭上談改革。我認為改革殘缺是所有國有企業應該主動解決的問題。在1999年的那一輪國企改革中,濰柴就把所有的輔業和企業辦社會職能全部剝離。20年過來,假設沒有那次剝離,我們就沒有今天,國有企業不能等、靠、要。國有企業在內部改革過程中要大膽亮劍,壯士斷腕,撞擊矛盾,否則國有企業沒有出路。

第二個理解,為監管要權力、為權力要利益不行。不能為了監管不到位,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流血。企業在發展中,應該是市場說了算。我的觀點就是,凡是企業一把手決策投資的項目,如果出了問題,企業一把手負責到底,這樣才行。

陳舊的思想觀念是阻礙改革發展的最大障礙。所以:建議不辦的就換人,不換思想就換人。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