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拼多多買電腦的兄弟,你們還好嗎?

在此之前,拼多多APP在我手機裡的存在時間最多不超過兩分鐘。第一次下載拼多多完全是出於好奇,想看看三億人為什麼都在用拼多多。下載打開隨便看了一下首頁上一堆不明所以的“妖魔鬼怪”,348的冰箱、200的平板、9塊9的褲子,感嘆了一聲“全是假貨”之後,果斷將它從我的手機裡刪除。因為我知道,我不是、也不可能成為這個APP的受眾。

在拼多多上市之前到上市的這段時期,一方面是網絡上每天都有大量有關拼多多售假消息曝出。而另一方面則是電視上多個王牌綜藝節目廣告間隙不斷響起的那首洗腦神曲: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免得多……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有這樣的疑問:那個售假的拼多多為什麼能長期停留在全國各大王牌綜藝節目的贊助商榜單裡?明星們為什麼“願意”做它的代言人?為什麼這樣一個以售便宜貨、假貨的平臺,能在京東、天貓、蘇寧的夾縫中成長為上市公司?

這……TMD不合理啊!

創立僅三年的拼多多上市,是美國今年以來國模最大的IPO。26.5美元的開盤價高出19美元發行價近40%,市值攀升至292億美元。與開盤首日就跌破發行價的小米相比,以售賣仿製品、甚至假貨為主的拼多多著實讓人難以理解。

在京東、阿里紛紛將目標人群瞄向購買力更強的中產,併為此而堅決打擊仿冒品、假貨時,拼多多瞄準了人口基數佔比更大的普通消費階層,並將那些被淘寶踢出局、或根本沒有資格在淘寶、京東第三方平臺賣貨的商家聚攏起來,通過所謂的拼單模式,以微信分享團購信息將獲客成本拉至最低,同時將獲客效率提升到現有手段的最高水平。病毒式的網絡擴散,加上王牌綜藝節目廣告間隙不斷響起的洗腦神曲,以及確實低廉的價格,即便對產品真假有疑惑,很多人也願意一試。

那麼拼多多上的產品到底能不能買?筆者以電腦為例來給大家分析。

停產貨、舊貨、雜牌聚集地

為什麼選擇電腦呢?因為相對於服飾、食品等等這些商品而言,電腦硬件的成本價格非常透明,因此即便再仿冒、再造假,但處理器、內存、硬盤這些部件也基本不可能是假的,最多也就是洋垃圾拼湊而成。

那麼拼多多上的電腦到底是不是便宜?筆者在電腦品類下隨意點開一款標價1358的產品,如下:

售價1358的雜牌筆記本

從配置來看,這款產品搭載了英特爾賽揚N3450處理器、6GB內存、64GB固態硬盤,屏幕尺寸15.6英寸,拼單價格1358元。筆者放大圖片尺寸看到這個筆記本品牌應該叫HaoGeely,京東和天貓都沒有這個品牌,只能在淘寶搜到幾家店,基本確認是一家深圳的小作坊生產的產品。那麼這個配置的產品賣1358元便宜嗎?

筆者在京東以“N3450”為關鍵字進行了搜索,以下是相關配置的基本價格情況:

1000多-3000多元都有

可以看到搭載賽揚N3450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售價基本在1349元到3199元之間。拋開華碩、宏碁這些老牌電腦廠商,筆者點開了售價1399元的中柏產品頁面。

中柏EZpad

這款售價1399元的中柏EZpad搭載賽揚N3450處理器、6GB內存、64GB存儲,屏幕為11.6英寸,除了屏幕之外,配置上與HaoGeely一樣,而相對HaoGeely這個品牌來說,中柏算是在3000元以內筆記本中較為知名的品牌,並且擁有自己的官方旗艦店,在售後上也有更好的保障。因此,筆者建議與其在拼多多上花1358元拼一個雜牌產品,不如多花41塊在京東上買一臺有保障的品牌產品。

此外,筆者也搜索了更多筆記本產品並做了對比,總結下來就是:

1、拼多多上的筆記本電腦在價格方面沒有任何優勢;

2、拼多多上筆記本電腦雜牌居多,出了問題可能完全找不到售後,與京東、天貓有極大差距;

這些產品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它們都是停產多年的老型號,本來就該是這個價

3、老貨、舊貨聚集地。很多產品之所以便宜,基本不是停產多年積壓的庫存就是二手產品,另外也不排除是洋垃圾。

垃圾佬們的狂歡聖地?

拼多多電腦品類下也有不少組裝機在賣,標價基本都是500多、600多。對於不瞭解的消費者來說這些價格太有誘惑力,即便知道可能有問題,但至少也會點進去看一下。不過對於像筆者一樣的IT編輯來說,大概能猜出這些價格出現的原因。

很簡單,“垃圾佬文化”瞭解一下你就清楚了。

PC領域存在一群“以撿垃圾為榮”的攢機者,他們會淘換一些價格低廉的、老舊的、但性能強勁的硬件來攢機。這其中,以英特爾淘汰下來的老舊至強處理器居多。更多有關垃圾佬的梗可以去圖拉丁吧瞭解,這裡就不多說了。

筆者在仔細研究了一番拼多多的低價組裝機之後發現,這裡堪稱垃圾佬們的狂歡聖地。至強5640/5645,X58、G31、P45芯片組主板,不知名的GTX 750Ti、GTX 950甚至GTX 1050Ti顯卡,不知名的內存、固態硬盤,以及各種雜牌電源、散熱器,配上一個金河田機箱,單主機做到998元其實並不讓人意外。

售價幾百塊的組裝機全部採用“垃圾配件”

對於絕大多數不懂“垃圾佬文化”,甚至根本就不懂PC硬件的普通消費者而言,以998元買一臺四核、八核帶獨顯的電腦,這絕對是穩賺不賠的事情。而且拼多多平臺的用戶本身也不是你我這樣懂電腦的人購物的平臺。在中國,有更多人可能依舊買不起1萬元、8000元甚至5000元的電腦,而這些垃圾配件組裝而成的電腦,多半也是被這些用戶所購買。

筆者以前也認為,ipad都賣的這麼便宜了,那些幾百塊的平板電腦誰還會買?直到有一次坐公交車時,對面三個農民工大叔共用一臺目測不超過500塊的平板電腦觀看視頻時,筆者才驚覺北上廣深只是中國3229個市中的4個,而較為發達的省級市也不過34個,收入相對更低的縣級市多達2862個,這還不包括大大小小數以千計的村鎮。換句話說,能夠把買電腦、買平板當成買普通消費品的人,全國範圍內大概不到4%。

管中窺豹,我們大概能瞭解為何拼多多這樣一個平臺能夠在短短三年時間裡,伴隨著罵名和爭議成功上市。

結語

拼多多走著的路,是淘寶、京東們曾經走過的路。但二者不同之處在於,拼多多的低價是靠售賣仿冒產品、甚至是售賣假貨來換取的。美其名曰“拼團”,實則這些仿冒品、假貨的價格就只值這麼多錢。

然而明知如此,為何還會有人在拼多多上買東西呢?為何很多人不理解那麼多人會在拼多多上買東西呢?歸根到底這就是貧富差距、經濟發展不均所造成的結果。中國有錢人不少,但低收入家庭更多。“何不食肉糜?”正是對這種現象的最好解釋。

以買電腦為例,在北京的時候,我身邊大多數人的經濟狀況已經達到“自由買電腦”的等級,他們更多考慮的是什麼時候再換一輛車、甚至是什麼時候再買一套房。然而回到家鄉小城就會發現,身邊一些朋友還在為買不買iPhone糾結半年,也並不知道有種發燒叫HiFi。當地的電腦賣場並不像中關村賣場這樣凋敝,人們也並不瞭解六代酷睿已經過時。看到了這些人生百態,就多少理解了拼多多為何市值近300億美金。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敢上拼多多買電腦的兄弟,我敬你是條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