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錢才能買斷她的悲劇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還記得自己學生時代的模樣嗎?

Sir先自曝。

遙想當年,Sir也是個憤青。

站在街角抽菸,臉上寫滿不好惹,吐出的菸圈都帶著與全世界為敵的形狀。

現在看來,完全可以用兩個字概括——

中二

別笑,你敢說自己沒中二過?

在那個年紀,中二確實2,但也是在表達說,不想走一樣的路,不想被別人選擇,不想隨便成為流水線上的產品。

這部青春片中的主角也一樣——

《八年級》

Eighth Grade



這次中二的,是個女生。

13歲的凱拉(艾爾西·費舍爾 飾)在初中最後一週的故事。

看起來沒什麼亮點,成績卻相當亮眼:

爛番茄新鮮度98%,MTC評分90,IMDB評分8.2,豆瓣評分7.6



年初在聖丹斯電影節亮相,當即成了爆款。

好不好看,當事人更有發言權——

美國有檔綜藝,專門請了幾個八年級(相當於國內初三)學生觀看本片。

孩子們邊看邊笑,情不自禁地表示“是我本人。”



女主凱拉的扮演者,在動畫片《神偷奶爸》中為小女孩艾格尼斯配音。



聲音萌。長相就……嗯,可愛吧。



接地氣的青春痘、雀斑、黑眼圈……集齊了一臉青春期的煩惱。

嬰兒肥的臉其實並不難看,但確實跟美不挨邊。

有個說法賊扎心,長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

凱拉的經歷印證了這句話。

學校,是微縮的社會,裡面也分階級。

最頂層,要麼是校花校草社團紅人,要麼學習好性格外向會討老師歡心。

中間層,顏一般,表現一般,學習一般的芸芸眾生。

你問最底層?

長相不討喜,性格內向,有點社交恐懼的凱拉,就在被孤立的底層。



校樂團裡,吹號的同學主導旋律,敲鼓的人掌控節奏。

凱拉拿著大鑔站在角落,偶爾提不起勁地“哐擊”幾下。

精準詮釋了什麼叫可有可無。



畢業典禮,老師宣佈年級之最。

有眼睛最好看的,有最話嘮的。

凱拉毫無疑問獲得“最被無視”稱號。



你說,學校這樣,小團體總歸不會無視吧。

很好,那咱們就聊聊生日聚會吧。

凱拉進門後,緊張地在衛生間調整了好久呼吸,才鼓起勇氣走進去。

綠色泳衣包裹的肥胖身體,在一眾囂張的比基尼中穿行。

陽光下,泳池邊,沒有地洞可以鑽進去。



凱拉其實也說不清……

到底自己是想被重視,還是想被無視。



現實無門的她,終於找到了一個出口:

網上。

但往死裡猜你也猜不到,她居然在網上教別人做人。

主題居然從“如何做自己”,“如何融入外界”侃到“如何變自信”。

但你好歹用個自信點的語氣說呀!

你別看小紙條呀!

最起碼……你別結巴呀!



這樣的視頻點擊,不是0就是1。

唯一的瀏覽量,可能來自她親爸。



其實,每一段視頻裡說的美好狀態,都是凱拉腦中的自己。

講“如何融入外界”,她總是採用“我有一個朋友”的老掉牙句式:

我有一個同學,平時不愛說話,在學校不受歡迎blablabla。

有次我邀請她來趴體,意外發現她很有趣也很酷blablabla。

她簡直是在為自己佈道。

布完全沒人信的道。



只有在留給自己的時光膠囊盒子上,她寫著:

給世上最酷的女孩。



曾經有一個男孩,也和她一樣,擁有可憐的幻想。

只是表現得沒那麼慘。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馬小軍。

前一秒被警察訓得點頭哈腰,鼻涕眼淚橫流,慫成弱雞地說警察叔叔“我錯了”。

回家後對著鏡子,把自己變成了“世上最酷的男孩”:

我拍婆子怎麼了?又沒拍你媽!

我哭,哭那是迷惑你們呢,孫賊!

趕緊擦鼻子,滾蛋!



腦補的精神勝利,讓TA們暫時忘了生活中的狼狽。

青春期,是無法向父母解釋的。

越解釋越傻。

晚飯時間,爸爸想跟凱拉聊天,而凱拉塞著耳機,眼睛盯著手機,只會嗯嗯啊啊。

老爸繼續追問,她才不情願地摘下耳機,答完又快速把耳機塞回去(這場戲幾位八年級學生都表示:太真實了)。



再往後,爸爸終於好聲好氣爭取到了一句話的機會:




可凱拉呢,她無奈到捂住臉。

爸爸的認可,有什麼用呢?

爸爸一萬次的鼓勵,也改變不了外部的事實。

爸爸無法知道,這個不和自己溝通的女生,其實把“酷”都做成了計劃,寫滿了一本子。



計劃能實現嗎?

青春片的一般套路是,一開始行動,立馬成功,醜小鴨摘掉眼鏡,化個妝就會變天鵝。

在《八年級》裡——

凱拉鼓起勇氣向女生示好,磕磕巴巴說了一大堆,還遞上了親筆寫的信。

對方這兩位,並排玩手機,眼皮都不帶抬一下。

大寫加粗的尷尬。



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

你鼓起100次的勇氣吹起一個氣球,對方一根針就戳破了。

“講述噩夢般的成長經歷。”

這是某媒體對本片的概括。

Sir想起《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瑪蒂爾達的人生終極一問:

“生活一直這麼難麼?還是隻有年輕時如此?”



這一類早熟的少女敏感,八年級的凱拉也get到了。

她畢業了,給自己錄了視頻,說了如此寄語:



凱拉和扮演者艾爾西,都是00後。

生活從美好童年,逐漸向她們撕開了真實的面具。

Sir開始以為,捧著手機長大的這一代,跟我們肯定不一樣。

從小被社交網絡包圍,對著手機的時間,遠遠多於人際交往。



其實怎麼可能。

不管哪代人,都逃不開人際。

人際中永遠分三類,閃光者、一般人、“被無視”的人。

和閃光相比,“被無視”是一條更黑暗、更崎嶇的孤獨之路。

電影只有90分鐘。

而凱拉這一類的女生,可能需要用很多年,才能學會該怎麼走好它。



微博搜索關注:毒舌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