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屢出造富神話,實體就不行?華爲爲何搶灘貴州 胡兄日日談

前言:最近,隨著成立不足三年的拼多多,在納斯達克上市,當天股票價格瘋狂上漲40%,公司市值超過300億美元;黃崢的身價也水漲船高,超過1000億人民幣,也超過劉強東進入中國富豪榜100強。為什麼互聯網企業這麼容易創造財富?

過去二十年,是我國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時期,誕生一大批知名互聯網公司,從早期新浪、網易,百度,到後來阿里、京東等,再到今天的小米、拼多多等,製造了一個又一個造富神話。

而我國現有獨角獸,又以互聯網行業為主,佔據總數量的48%,似乎不久將來,資本市場又會迎來一波財富盛宴。

為什麼互聯網企業能夠從0到1,迅速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原因很簡單。

一方面,不可忽視風投的作用。可以這麼說,過去二十年若沒有你風投的參與,就沒有今天中國的互聯網。每一個獨角獸背後,都站著一個個風險投資家。

這種模式,發端於美國硅谷,作為高科技公司的幕後英雄,以紅杉資本等為代表的風投公司,成就了谷歌、雅虎、甲骨文等。

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新經濟,互聯網更容易,以商業模式創新,顛覆傳統行業,具備巨大的成長空間。

今天我們的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著互聯網的影子,如出行,有滴滴、共享單車;快餐有餓了麼、美團;購物有阿里、京東,拼多多;社交及支付有微信等。

那麼,實體經濟真的不行嗎?我看未必見得。

只有傳統的企業,沒有傳統的思維。真不行的是,那些按部就班,不思進取的企業;而那些敢於創新的企業,比如華為、大疆,莫不是在市場上所向披靡。

可以預見是,未來互聯網企業和實體企業邊界將越來越模糊,或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唯有創新是永恆。

華為數據中心落戶貴州,任正非是想幫助家鄉發展起來嗎?

搶灘貴州,已經成為各高科技企業競爭的焦點。

近年來,除了華為,還有那些企業入駐貴州呢?我們一起捋一捋:

2013年,三大電信運營商,先後選擇將大數據中心落戶貴州貴安新區,總投資150億元;

2014年,阿里與貴州省政府簽訂《雲計算和大數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開發了我國首個由省級政府主導的雲平臺“雲上貴州”平臺;

2015年7月9日,首個國家級數據中心落戶貴州;

2015年,騰訊和貴州省籤《互聯網+的戰略合作協議》;2016年5月,又宣佈在貴陽建“騰訊西部實驗室”;2017年6月,騰訊在貴州建設號稱“騰訊在全國最安全的大數據中心”;

2017年,7月12日,蘋果公司宣佈將在中國貴州建立第一個數據中心。

......

其實,遠遠不止以上企業,包括華為在內的企業,紛紛選擇在貴州建設各種大數據中心,首要因素在於貴州具備能源優勢,電力成本的低廉,對於高耗能的大數據中心而言,節省下來電費,就是一塊很大收益。

正如任正飛曾回覆稱:“我不要你們什麼優惠政策,放在貴州本身,建成運行後一年大概可以節約上億的電費。”

貴州具備發展大數據天然稟賦,再加上政策支持,更是如虎添翼;華為選擇貴州原因一目瞭然。當然作為貴州人,若能順便幫助家鄉發展,實現雙贏,何樂不為呢

歡迎關注“坐看胡言”,胡兄,一名商業、互聯網觀察者。來自於胡兄問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