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合規題 更好「走出去」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企業在海外面臨的合規問題也隨之日益凸顯。近期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舉辦的“2018中國企業合規論壇”就從多個角度闡述了中企加強企業合規建設的必要性,並指出合規文化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軟實力以及更好“走出去”的重要保證。

為何強調合規

企業加強合規性建設的必要性一是來自中國經濟發展和企業自身轉型升級的需要;二是源於國際貿易投資環境對企業經營合規性要求的提升。

對於前者,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副主席朱宏任解釋說,國際市場地位的提升給中國經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即更開放更國際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不僅是品質經濟、創新經濟,也應是法治經濟、合規經濟,而在此背景下推動的企業轉升級,也不該侷限於技術創新、價值鏈整合這些硬實力,也包括合規性建設等軟實力。

特別在落實“一帶一路”倡議開拓沿線市場時,朱宏任表示,企業加強合規性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可以保護好自身利益,畢竟“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較多,“走出去”的中企要想在當地站穩腳跟,贏得當地政府尊重和信任,就需要通過加強自身的合規性來克服不成熟市場中以損害公平競爭為代價來換取短期利益。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長遠規劃,所以中企作為中國資本對外輸出的載體,必須以身作則在周邊市場先行樹立規則意識,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對於後者,中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參贊孫勁提到,當前國際市場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國家間貿易摩擦加劇,加之中國近年對外投資規模增長迅猛,觸發了部分國家戒備和防範的心理,針對中國企業和產品的反壟斷、反傾銷,安全審查等案件數量都在增加,這就倒逼作為國際市場投資新兵的中國企業儘快樹立合規意識並完成合規性建設。

如何做到合規

那麼中企該如何在“走出去”過程中加強合規建設?孫勁認為,首先需要明確“走出去”的過程中容易面臨的合規風險,然後再考慮如何對症下藥。

孫勁總結了中企“走出去”常會觸發四類合規風險:一是對東道國的法律環境不瞭解,風險評估不夠,前期準備不足;二是在與當地企業或機構簽訂合作項目協議的時候,對合同條款的研究不足,為日後合作埋下隱患;三是在經營過程當中部分中企合規意識淡漠,優勢會發生違反當地的社會行為規則的行為;四是企業缺乏爭議解決風控意識,簽訂合作協議時常忽視解決條款設計,一旦發生爭議後,又不善於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至於解決方案,朱宏任認為,首先應該樹立企業的合規意識。他說,企業要將合規理念根植到企業文化中,將建立合規體系擺在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上,在合規管理制度方面下功夫,通過系統化的管理制度將合規意識全面植入企業運營之中,同時企業還要致力營造合規的社會氛圍。

其次,孫勁建議,“走出去”的中企還應加強對外國法律和規則的研究,以及全方位提升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最後則是要重視爭議的解決,尤其是加強對合同條款中爭議解決條款的設計,並學會在風險發生後運用,善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