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猛龍過江》PK 羅維《冷麵虎》不是猛龍不過江

在球場上,與當家球星續約是俱樂部的頭等大事,有的俱樂部為了留 住球星,不惜打破工資平衡開出高價週薪,如米蘭偶像卡卡、曼聯“妖人” c羅、切爾西隊長特里,對影視公司來說也是一樣。然而,李小龍與嘉禾只簽訂了兩部影片的合約,也就是說,在拍完《唐山大兄》和《精武門》 後,李小龍就已經恢復了自由身,之後再與哪家影視公司合作,完全就要看他自己的意願。

最為此事揪心的,莫過於鄒文懷。可以說,李小龍是嘉禾半有意半無意間 挖到的一塊寶,有了李小龍,才有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門》的巨大成功, 才有了嘉禾的鹹魚翻身,大多數影迷去看電影,不是衝著嘉禾的品牌,而是衝 著李小龍的名字,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了李小龍,嘉禾還能否創造一個又一個 的票房奇蹟。因此,從《精武門》殺青到公映的這段時間,鄒文懷是既興奮又 忐忑,興奮的是嘉禾終於擺脫困境,有了與邵氏一較高下的能力,忐忑的是天 馬行空的李小龍會就此離開嘉禾。

怎麼辦?就在鄒文懷苦思冥想如何挽留李小龍的時候,嘉禾的內部也出現 了嚴重的問題——李小龍和大導演羅維鬧翻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小 龍與羅維的矛盾從《唐山大兄》時就已開始。

我們知道,一般來說,一對搭檔,總是一個火爆、一個冷靜,只有性格搭 配好了,才能讓合作達到最好的效果,可李小龍和羅維都是張揚直率之人,做 事都極為認真負責,又極度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人適合當主將,但需要配備 一些低調縝密執行力強的人充當副手,當兩個“主將”相遇時,一山難容二虎 的局面也就在所難免。

早在拍攝《唐山大兄》時,鄒文懷就採取表面順著李小龍,暗地裡說服羅 維的辦法來安撫二人,但這畢竟只是權宜之計,到了《精武門》,兩人的矛盾 更加激化,甚至到了公然針鋒相對的地步,安撫也就很難再起作用。從性格上 看,李小龍的執拗都會很清楚地寫在臉上,從不刻意壓抑、掩藏、剋制,想到 什麼就說什麼,不順著他的意思來,就沒法繼續拍攝;羅維的傲氣則是在骨子裡,早在李小龍回港前,他就是香港一等一的大導演,此後又成為鄒文懷的親 密戰友與合作伙伴,沒有羅維的幫助,就不會有嘉禾的今天,他覺得《唐山大 兄》和《精武門》主要是自己的功勞,即便沒有李小龍,也一樣能成功。

這種矛盾在《精武門》拍攝完成後便直接曝光在了媒體面前,因為羅維覺 得影片已經拍完,李小龍跟嘉禾的合約也已到期,自己沒必要再忍耐,兩人之 間的關係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一定要跟他們開誠佈公地談一談。”鄒文懷如是想。他和羅維是多年好 友,羅維脾氣雖然火爆,但不會做出一些衝動的不利於嘉禾的事情來,所以對 他,鄒文懷還是放心的,當務之急,是要穩住李小龍。

於是,鄒文懷找到了李小龍,他仍想採用老辦法——以情感人,來說服李 小龍這頭“犟驢”。不過這一次,鄒文懷又失算了,因為李小龍根本就不是一 個能夠用常理去度算之人。一見面,李小龍便興沖沖地抓住鄒文懷的手,開門 見山地說:“我要創辦一家自己的電影公司,要拍我自己的電影,你一定要幫我!”

鄒文懷眨了眨小眼睛一一面前的這個年輕人,總是讓人如此的琢磨不透。 緊接著,李小龍就向鄒文懷描繪自己的理想藍圖。面對自信滿滿的李小龍,鄒 文懷微笑著充當著一個聆聽者,同時,他也在思考,究竟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 回應李小龍。鄒文懷的智,在此刻得到了充分體現,他既沒有爽快答應李小龍 脫離嘉禾,也沒有反對他自立門戶,而是設身處地地提出了很多實際運作中可 能出現的問題。李小龍是一名猛將,但他不是全盤謀劃的統帥,很多經營和宣 傳上的問題,是他根本就不曾想到的。在鄒文懷的提醒下,李小龍意識到了獨 立創辦電影公司的困難,但鄒文懷僅僅是出於好心和仗義才說這些的嗎?

顯然不是。一個高明的決策者,他的每一步行動,每一句話,都是經過深 思熟慮的,都不可能是無的放矢,哪怕坐在對面的是自己最器重、最看好的 人。兩人見面之初,李小龍就曾直言不諱地說,鄒先生你是我的偶像,總有一 天我也要像你一樣創辦自己的公司,不再為他人擺佈。當時,鄒文懷只是哈哈 一笑,稱讚他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有幹勁,是好事,說機會肯定會來,只 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當時,整個香港都在為邵氏感到惋惜,認為 “六叔”平白放走了一個大金礦,給了嘉禾翻身的機會,這就像是楚漢相爭,得韓信者得天下,鄒文懷自然不會讓李小龍重投邵氏懷抱。

“既然這樣,那不如我們合作。”李小龍的心思都在如何拍好電影上,他 根本就不想為周邊製作宣傳協調關係的事情勞心費神,尤其厭惡與媒體打交 道,而這些,恰恰是鄒文懷的擅長。

“義不容辭。”這是鄒文懷給李小龍的答覆,既充滿了人情味,又一舉兩 得。鄒文懷知道,李小龍的性格,你越是反對,他就越是要做,而且不惜翻 臉,只有順著他的意思,才有還轉的餘地——只要跟李小龍合作的還是嘉禾, 讓他開一間公司又有什麼關係呢?鄒文懷太極推手的功力,顯然毫不遜色於李 小龍的恩師葉問。

1971年12月29日,李小龍創辦的協和電影公司在畚港正式掛牌成立。從名 義上看,協和是李小龍的電影公司,但實際上,協和只是嘉禾的子公司,真正 的後臺老闆依舊是鄒文懷。李小龍還為協和設計了一個獨特的商標——太極。 正如截拳道的標誌,這個陰陽雙魚的圖標與協和二字充分體現出了李小龍的 哲學思想一•以圖像表達太極陰陽對立面的統一,以文字昭示動與靜的完美結 合。

新公司要有新氣象,鄒文懷決定,趁《精武門》熱映之機,趁熱打鐵再推 出一部電影,仍由羅維和李小龍合作。影片的名字叫《黃面虎》,講的是陳真 師父霍元甲的故事,從時機看,《精武門》捧紅了陳真,在《精武門》之後推 出《黃面虎》,打霍元甲牌,是非常符合觀眾心理和市場規律的。另外,《黃 面虎》也是協和第一部重量級產品,對羅維對李小龍都是好事,但是當羅維把 擬定的劇本拿給李小龍過目時,一向做事痛快的李小龍卻拖延了很久都沒有給 出回應。李小龍給鄒文懷的解釋是處理私事無暇修改劇本,但實際上,李小龍 卻按照自己的意願對《黃面虎》的劇本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只不過由於修改 完的劇本還不是很令他滿意,才遲遲不願交給羅維。為了趁熱打鐵儘快讓《黃 面虎》開機,羅維強忍怒氣主動打電話給李小龍詢問劇本事宜,李小龍卻依舊 不肯給出明確的答覆。羅維沒有辦法,只好請鄒文懷出面敦促李小龍.《黃面 虎》拍攝計劃一拖再拖。

面對鄒文懷,李小龍才說出了自己拍攝《猛龍過江》的設想,很快就把劇 本交到了鄒文懷手裡。一邊是有著廣闊市場前景的“黃面虎”,一邊是如日中天的李小龍,鄒文 懷如何取捨?這個時候,鄒文懷又表現了壯士斷腕的氣魄,他毅然決定擱置羅 維的《黃面虎》,協和公司全力投拍《猛龍過江》!

得到這個消息後的羅維大呼上當,他不怪鄒文懷,因為他知道鄒文懷的難 處,換了自己同樣也會做此選擇;但羅維也是個不服輸之人,既然你李小龍擺 譜,那我就另請高明。很快,羅維就把《黃面虎》改名為《冷麵虎》,但是由 誰來頂替李小龍呢?羅維想到了在香港影壇有著“大刀王羽”之稱的資深武打 明星王羽。早在邵氏時,王羽就在拍攝影片《刀神》期間與羅維的太太、製片 人劉亮華鬧翻。為了安撫王羽,“六叔”邵逸夫不得不將劉亮華免職以繼續影 片拍攝。妻子吃虧,丈夫焉能坐視不理,羅維當即趕到王羽家中理論,兩人互 不相讓,當場絕交。在得知丈夫想邀請王羽加盟後,妻子劉亮華主動請纓—— 當年,是劉亮華在美國說服李小龍回港發展,李小龍回港後又是在羅維的“扶 持”下才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說,他們夫妻二人對李小龍有著知遇之恩,但這 個李小龍太忘恩負義,是要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很快,劉亮華就通過與王羽太太的私交與王羽進行了溝通,不想一貫盛氣 凌人的王羽竟一口答應合作。其實,王羽也有自己的難處,李小龍回港之前, 王羽一直是香港影壇數一數二的武打明星,但是在《龍虎鬥》之後,王羽的事 業每況愈下。很難說是李小龍的橫空出世壓制了王羽,但當時很多人確有“既 生羽,何生龍”之感,相信王羽心中也是非常鬱悶,他也想尋找機會打個翻身 仗,重新奪回“ 一哥”寶座。

“我倒要看看你李小龍能拍出什麼樣的電影來! ”羅維冷笑著,他要看李小龍出洋相。羅維與王羽,這兩個在李小龍身上吃了憋的人走到了一起,決定 聯手拍攝《冷麵虎》,要與李小龍一決高下!

在得知羅維起用王羽拍攝《冷麵虎》的消息後,李小龍覺得很丟面子,於 是跑到鄒文懷處大發雷霆。羅維也不是善主,第二天又打電話給李小龍想要好 好刺激他一下,兩人在電話裡爆發了激烈的爭執,終於徹底鬧翻。面對媒體 時,李小龍指責羅維出爾反爾,羅維卻聲稱是李小龍在蓄意破壞《黃面虎》的 拍攝計劃,他才不得不與王羽重新拍攝全新的《冷麵虎》。

將相不和、窩裡內訌,對嘉禾決非好事,但對王羽來說卻是天賜良機,他也很好地把握住了這次機會,在《冷麵虎》中有著出色的表演,也獲得了不錯 的票房。

《冷麵虎》PK《猛龍過江》,鄒文懷非但沒有阻止,反而暗自竊喜:《冷 面虎》完全是嘉禾的製作班底,《猛龍過江》也離不開嘉禾的扶持運作,說到 頭,這兩部影片都是嘉禾出品。與其讓羅維和李小龍在一個片場鬥得你死我 活,不如讓他們各千各的——兩個不服輸的人一旦競爭起來,拍出來必定都是 精品,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李小龍與羅維之間,不 過是兩頭鬥犬間你咬我我咬你的意氣之爭,唯有鄒文懷,才是坐收漁翁之利的 幕後尚手。

那麼,李小龍精心創作的《猛龍過江》,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最 初,李小龍設計的情節是一個香港華工去美國闖蕩的故事,故事本身有李小龍 在美國經歷的影子,主要的外景地也在李小龍出生的三藩市,其實是李小龍想 藉機殺回美國影壇的迂迴一招。他的心思豈能瞞過鄒文懷,鄒文懷在看過劇本 後認為這還不足以打開美國市場,難以取得票房佳績。李小龍考慮之後,決定 把背景設定在晚清,講述的是一個鄉下青年闖蕩京城與滿人高手較量的故事。 這個想法原本不錯,但鄒文懷覺得會讓影片的受眾侷限於華人圈,不如把外景 地改到拍攝費用相對較低、風光秀美的歐洲。李小龍接受了鄒文懷的建議,還 決定把片中最後一場決戰的場地安排在了古羅馬角鬥場。

敲定劇本和外景地後,李小龍開始挑選《猛龍過江》的演員,第一個便是 曾與他在《唐山大兄》和《精武門》中有過合作的女星苗可秀。李小龍的“要 人”讓鄒文懷十分為難,當時,羅維執導、王羽主演的《冷麵虎》已經開拍,

片中雲集了王羽、田俊、依依、苗可秀等影星,植耀昌與羅維合作多年,苗可 秀更是羅維的千女兒,鄒文懷無論如何也開不了這個口。

“不行,我非要這兩個人不可! ”李小龍的態度也很堅決。鄒文懷沒有辦 法,只好硬著頭皮去跟羅維解釋,希望他能顧全大局。羅維此刻正抱著看李小 龍出醜的心態,於是很爽快地答應把副導演植耀昌給他,至於乾女兒苗可秀去 與不去,則要看她自己的意願。羅維這一手也很高明,如果苗可秀願意去,那 就是她對不起自己這個乾爹;如果不願去,你李小龍也沒法怪罪我。

讓羅維沒想到的是,乾女兒苗可秀接到李小龍的召喚,就不顧一切地推掉了《冷麵虎》中的角色,與植耀昌一起飛往羅馬。羅維哭笑不得,也無可奈 何。《猛龍過江》的演職人員陣容堪稱豪華:李小龍不僅從羅維那裡挖來了 “嘉禾玉女”苗可秀和副導演植耀昌,還邀請了大量武術界的朋友加盟演出, 如全美空手道大賽冠軍羅利士、得意弟子鮑勃•沃爾、韓國合氣道高手黃仁植 等。為了讓李小龍能夠順利完成影片的拍攝,鄒文懷也是不惜血本邀請了很多 電影技術方面的高手前來助陣,如香港著名導演張徹的得力助手張欽鵬、曰本 著名攝影師西本正、著名作曲家顧家輝等,李小龍的好朋友小麒麟也在片中擔 任武術指導。

《猛龍過江》的故事很簡單:李小龍飾演一個生活在香港新界的“鄉下 佬”唐龍(取中國龍之意,也影射李小龍本人),他一心習武,性格有些木 訥,對外面的花花世界一無所知。一天,他收到了在意大利開餐館的表妹陳清 華(苗可秀飾)的求助信,原因是她經常受到當地的地痞流氓的威脅,強迫她 出賣餐館,使得餐館的生意越來越差,這才想到請功夫高強的唐龍去幫忙。 唐龍很快就從鄉下飛到意大利,面對大城市的生活,唐龍顯得很不適應,經 常鬧出一些笑話,表妹和店裡的夥計都有些瞧不起他。不久,那些流氓又來餐 館鬧事,還打傷了一名夥計,待頭待腦的唐龍一出手就輕鬆制服了這些歹徒, 矯健的身手讓所有人刮目相看。幾天後,那些歹徒再一次來到餐館,還用槍威 脅剛從外面回來的唐龍,要他立刻離開餐館。唐龍急中生智,答應離開,將歹 徒們引出餐館,然後突然亮出兩支雙節棍,左右開弓,完全沒有給對手開槍的 機會,就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惱羞成怒的歹徒首領下達了必殺令,一面派人 暗殺唐龍,一面派人綁架了他的表妹。唐龍擺脫殺手追蹤後,才發現表妹已經 被人抓走。憤怒的唐龍直搗歹徒巢穴,狠狠教訓他們一頓。為了幹掉唐龍,歹 徒首領請來了全美空手道冠軍向唐龍發出挑戰。最後的決戰在古羅馬角鬥場進 行,唐龍與來自美國的空手道高手在古羅馬角鬥場進行了一場生死搏鬥,最後 以出神入化的截拳道功夫將對手擊倒,一舉瓦解歹徒集團,救出了表妹陳清華。

影片依舊採用了李小龍慣用的套路——先抑後揚。但是與《唐山大兄》和 《精武門》相比,《猛龍過江》在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突破。第一是人物性格。如果說鄭潮安“苦”、陳真“忍”,那麼唐龍就是一種 大智若愚的“待”,是一種能夠讓觀眾覺得十分親切滑稽的小市民氣息。李小 龍在片中充分發揮了自己在喜劇上的特長,往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臺 詞,就能把劇組的人逗得開懷大笑,這種“搞笑”風格也開闢了香港功夫片的 一個全新流派。李小龍之後,成龍、周星馳等巨星更是將這一風格發揮到了極 致。

第二是場景選擇。唐龍和美國空手道高手在古羅馬角鬥場的決戰無疑是整 部影片最大的亮點,看過電影《角鬥士》的人都會為古羅馬角鬥場雄偉、宏 大、熱烈的氣氛所震撼,會為角鬥士在場中與對手、與野獸的血淋淋的搏鬥所 震撼。這就是李小龍要的效果,這場決鬥,既是歷史的傳承與延續,也是東西 方最高武技的直接對話。唐龍的最終取勝,也鮮明的傳達了李小龍“中國功夫 世界第一”的理念。羅利士在影片拍攝完成後表示:“古鬥獸場的一場決鬥, 可算是從來沒有人拍攝過的最緊張刺激的打鬥場面。”

第三是格鬥技巧的創新。在《猛龍過江》中,李小龍對唐龍的武打動作做 了精心的設計,而且把他的經典武器一一雙節棍從一對增加到了兩對。對敵 時,兩支雙節棍左右開弓,動作瀟灑凌厲,極富視覺效果。除了好友羅利士和 弟子鮑勃•沃爾,李小龍還邀請美國空手道的另一位高手柯爾特飾演片中的歹 徒老大一角,這三人使的都是貨真價實的空手道功夫,對打場面自然格外精 彩。

第四是武道理念的檢釋。在片中,唐龍與眾歹徒的較量與其說是報仇,還 不如看成是一場又一場的擂臺比拼,獲勝後的唐龍沒有表現出勝利的快感,而 是拾起地上的道袍和黑色腰帶,神情肅穆地將它們蓋到對手的身上,以顯示他 對對手的敬意。通過這些細節的刻畫,李小龍向觀眾傳達了自己的武學理念:不以勝負論英雄,即便是對手,也該死得轟轟烈烈蕩氣迴腸。

依諾山度看完《猛龍過江》後這樣說道:“李小龍在該片中,將截拳道向 前推動了一大步。李小龍一貫主張在極短的時間裡,發出最大的力量將對手打 敗,最妙的就是在一拳一腳之間取勝。他很少考慮:若遇到旗鼓相當或者氣勢 勝於自己的對手,不可能在一瞬間打敗對方,甚至還會被對方打倒,遇到這種 情況,該怎麼辦?羅利士就是這樣一位強大的對手,李小龍的快攻戰術一時不能撼動他,反而被他擊倒在地。這時候,李小龍機智果敢地改變戰術,以虛對實,以退為進,以柔克剛。其目的在消耗對手的體力,洞察對手的套路,伺機 反攻,克敵制勝。……這些中國的古老武道之術,李小龍曾多多否定,多多嘲 弄,現在又當至寶拾起一一這就是他的截拳道,一切招數都可為已所用,目的 惟有一個,打敗敵手。……我看《猛龍過江》,李小龍與羅利士在古羅馬鬥獸 場的戲,不覺得是在看戲,而是兩人真正在武打,在比武,在生死博鬥。最後是羅利士死了,那是電影的安排。”

在球場上,球員出身的教練和非球員出身的教練在指揮風格和球隊管理上 相去甚遠;上過戰場的人和沒使過槍的人對戰爭片的看法也完全不同。同樣, 習武出身的李小龍所拍出的影片也與普通導演拍出的影片有著本質的不同。李 小龍首先考慮的,不是影片能獲得多少票房,會不會得到觀眾的認可,而是影 片本身能否表現出他所要傳達的一種理念,一種精神,即武者的境界。

電影《英雄》中,甄子丹扮演的長空與秦宮七雄不期而遇,一場惡鬥一觸 即發,但是在動手前,雙方都沒有忘記相互頜首致敬。這個小小的細節動作, 曾被人貶斥為模仿日本武士,但在我看來,這恰恰是戰國時期中國武士精神的 一種體現。俠義與武道並非少男少女鮮衣怒馬的風花雪月,那只是套著武俠外 衣的言情劇。中國的武學,是深長悠遠、剛而不露、質樸勇毅、慷慨以歌的, 中國的俠氣,恰恰在先秦、西漢、盛唐,這三個最為陽剛大氣的時代最為鼎 盛。而李小龍所要追尋的,正是這種除去了虛偽做作、除去了矯情客套、除去 了華而不實的最為直接而深刻的武學之道。

為了充分展示截拳道功夫和自己的武學思想,李小龍還採取了全新的拍攝 手法,用影評家澄雨的話來說就是:“在處理手法方面,這部戲和羅維的處理 也有很大的分別。羅維喜歡用蒙太奇、用剪接來拍攝打鬥場面,更喜歡用特寫 表現對手中拳或被踢中的場面。他的鏡頭是主觀的,常出現李小龍面對鏡頭連 踢三腳或連打數拳。但在《猛龍過江》中,李小龍卻喜歡用中鏡和長鏡,李小 龍的對手不是站在銀幕的左右兩邊,就是%度的互相對峙。這樣的拍攝方法接 近拍攝舞臺劇或擂臺比賽%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