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高考改革日漸明朗,家長們一定要明白這5件事

謝維和

沒有哪一個孩子是完全自覺和主動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家長在適當的時候去推動一下,這樣才能增強孩子的自律,養成孩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謝維和

在當今社會,家庭教育受重視程度變得越來越高,然而不少的家長在教育觀念、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識方面存在著不少的誤區和困惑。

在近期舉辦的2018年“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講壇”上,清華大學原副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謝維和老師結合他豐富的教育經驗和教學經歷,就“新高考與家庭教育”這個主題展開演講。

他指出,家庭教育特別重要的優勢和關鍵,就是幫助孩子真正認識自己,並且形成完善的人格。

01、新高考帶來哪些新變化?

我先來講講新高考帶來的三個方面的新變化。

第一,從“獨木橋”到“兩依據一參考”。

大多數家長都參加過高考,曾經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麼現在的“兩依據一參考”是什麼意思呢?

“兩依據”,一是依據高考成績,也就是語數外的統考成績;二是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三門選考成績。“一參考”,是指高中綜合素質評價。

普通高校的錄取不光是看學生的高考成績,而是按照“兩依據一參考”來進行。

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意味著高考不再是“一錘子買賣”,不再是一考定終生。

上海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語數外必須考試,信息、科技、體育、健身、勞動技術、藝術等七門科目只設合格性考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六門科目分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考完合格性考試後,再考等級性考試。

第二,從統考到選考。

過去的考試都是統一的,現在不一樣,考生可以自己選考。

比如上海是六門裡選三門考試,你得知道自己該選什麼,既要滿足報考的學校的要求,還得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這對學生、對老師、對家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從被動到主動。

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變化。所謂“有意義的變化”是指什麼?

過去學生先填報志願,然後被大學錄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比較被動的,選擇性很小;而現在,學生有了很多選擇,比如按照實施辦法,上海市2017年高校本科招生首次推出了以“院校專業組”為志願單位的填報方式,每個考生在本科普通批次最多可以選擇24個“院校專業組”。

過去,凡是報考重點大學的考生,他們的報考邏輯一般是先大學後專業,只要先上好大學,專業不論。報地方大學的考生,則是先專業後學校,先考慮專業好不好,再考慮學校。

現在這些問題不存在了,重點院校、地方院校都可以把學校的因素和專業因素結合起來,這樣對學生來說選擇性和主動性就大多了。

即使進入大學以後,學生仍然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以清華大學為例,學校把所有專業都打通了,叫作大類招生,一共分為13個門類。進入大學後,學生可以在自己的門類裡甚至跨門類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課程。

02、更強調選擇和自我管理能力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些變化,這些變化帶來了很多連鎖反應,尤其是對原有的教育體制以及基礎教育的培養模式、教學方法,甚至對於家庭教育,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首先,新高考使高中學生選擇能力不足這個問題特別凸顯出來。大多數高中生過去只習慣於埋頭學習,習慣於追求成績,而對於高校學科專業的內涵缺乏瞭解,對於大學報考要求和規則缺乏瞭解,對於自身的興趣特長和專業定向缺乏挖掘和培養,這些短板都很難適應新高考要求。

不久前,上海徐彙區、北京海淀區合作在高中階段實施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對學生的職業發展進行指導,教他們怎樣面對新高考的要求,增加自主選擇的能力,這的確是非常迫切的課題。

為了應對新高考,我認為有兩種能力是目前中學生急需培養的。

其一,真正認識自己。

中國有一句老話,“人貴有自知之明”,判斷一個人是否聰明,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知不知道自己,只有知道自己的短板和缺點在哪裡,才能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其二,瞭解自己的特長。

光有興趣還不行,你有興趣但不擅長也是徒勞。這一點對於現在的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特別重要。

只有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才能找到自己將來想要選擇的學科和專業。

我們的學校教育很會教學生知識,但是我們不善於教學生認識自己,這真的是短板,是一個相當有潛在風險的短板,我認為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重視。

此外,新高考對基礎教育提出的另一個要求,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荀子說,“自知者明,自勝者強”,就是說能調整好自己的行為方式,主動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彌補自身的短板,這才是強者。你光認識自己,管不住自己也是瞎掰。

所謂管理自己,就是要學會制訂學習計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專注學習,能發現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修正;能隨時調整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

所以說,新高考和過去的傳統高考相比,更強調選擇能力,強調自我管理能力。

03、“知子莫若父”,你做到了嗎?

那麼,面對新高考,家庭教育可以做些什麼呢?

家長首先可以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的孩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大家熟知的一句話“知子莫若父”,說的是春秋時代的一個故事。

越國宰相范蠡有三個兒子,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被判死罪,秋後就要處決。

范蠡聞訊,讓小兒子帶上千兩黃金去找楚國宰相擺平這件事。但大兒子聽了不服氣,非要自己去,結果范蠡只好讓大兒子去辦這件事。

大兒子把禮物交給了楚國宰相,宰相就對楚王說,現在殺人天上會有兇相,不吉利,於是宣佈全國大赦。

大兒子一看,國王宣佈大赦了,何必還要送禮物,就把送的禮物要了回去。這下宰相生氣了,趕緊對國王說,越國這名姓範的罪人不能赦,於是楚王就把范蠡的二兒子殺了。

剛好人頭落地的時候,小兒子送的棺材到了。

范蠡為什麼如此料事如神?因為大兒子出生時條件艱苦,所以非常節儉,知道金錢來之不易。而小兒子出生時條件優越,不在意錢財。所以這種情況下,大兒子是肯定辦不好這件事的。

你對自己的兒子或女兒瞭解多少?大家不妨在心裡問一下自己。

這其中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你的孩子是什麼性格的,本性是什麼、特長是什麼、興趣是什麼,潛質又是什麼。

現在很多中學生都給自己“定性”了,什麼金牛座、雙魚座、處女座,如果你不去引導他,那麼他只能通過這些方式認識自己。

有的家長送孩子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又去學鋼琴又去踢足球,唯恐失去了機會。但事實是,你可能並不知道你的孩子真正適合學什麼。

家長應該瞭解自己的孩子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價值觀是什麼,道德取向是怎樣的,他對別人是什麼態度,對自己又是什麼態度,考慮問題的方式是比較現實還是比較理想的。

這些問題都有助於我們去真正認識一個青少年。

第二,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內心煩惱是什麼。

我曾經問過很多家長這個問題,他們都認為中學生把升學當成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最大的焦慮。真的是這樣嗎?可能不一定。

其實大量的研究和事實表明,到了中學,尤其到了高中以後,孩子們遭遇的成長煩惱是自我認同與學業發展之間的矛盾。

一方面,他們還不能清楚地認識自己,這讓他們很糾結;另一方面,學業的壓力紛至沓來。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遇到種種困惑,他們常常這樣想:我學這些東西對將來有什麼用?我是不是適合學這些東西?這才是他們心中最大的煩惱。

有這樣一個教育現象:有些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並不是因為學習能力有問題,也不是智力有問題,關鍵是不用功。

那麼不用功的原因在哪兒?是因為不知道學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突然在一兩個星期內像是變了一個人,那是因為他們悟到了這個道理。

所以不要因為成績不好,就一味地給孩子補課,這可能是南轅北轍。

04、不能做只善於輔導功課的家長

那麼,作為父母,你怎樣來幫助孩子減少他的成長煩惱呢?

很重要的途徑是,你要幫助孩子分析一下,他的一些想法和感覺和他的實際行為之間有沒有差距,這個差距在哪裡。

青少年往往不能單純地靠自己來認識自己,他一定是需要通過別人或某種外在事物來認識自己,這是社會學理論中著名的“鏡中我”理論。

而父母、家長、家庭就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面鏡子,因為孩子在家長這面鏡子面前幾乎是暴露無遺、直截了當的,所以他在這面鏡子中看到的自己也是非常透徹的。

問題是,如果家長不和孩子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那麼家長也就失去了這面鏡子的作用。所以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說,家長的責任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在認識自己的問題上,經常會出現以下三種現象。

第一種是過早閉合型。

就是家長過於包辦、過於干預,以至於孩子對自己的判斷完全是聽從父母和老師的。

第二種是迷失型。

在家庭中,老人說這個孩子很聰明,母親說這個孩子太調皮,父親又說這個孩子沒出息,造成孩子對自己無法認識。

第三種是延緩型。

孩子因為一直不能認識自己,也沒有人幫他,於是就隨大流,別人怎麼樣我跟著怎麼樣。

在清華大學也有這樣的現象,一個學生讀到博士後了,有一天他不辭而別,給導師留了一封信,說我實在不想做科研了,最後他選擇到中學去當老師。在認識自己的問題上,每個人都要過這一關。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說,家長必須去幫助或者和孩子一起形成他對自己人格特徵的認識,並且幫助和引導他能夠合理地管理自己,對自己的所思所為負責。

但是,很多家長只是善於輔導孩子做數學、寫作文,卻不善於輔導孩子認識他自己,包括我自己在內,我也在不斷地學習。假如讓我重新當一遍父母,我覺得我一定會比原來做得更好。

05、培養私德最好的空間是家庭

怎樣幫助孩子管理自己,這比孩子學會認識自己還要難。

現在很多孩子玩手機、玩遊戲不能自拔,自己管不住自己的現象很普遍。

其中涉及一個特別重要的品格——私德。換句話說,家庭教育在幫助孩子形成自覺性和自我管理的過程中,特別重要的一點在於培養孩子的私德。

私德是什麼?就是獨善其身,自己要對自己有所規範。

我們前面講的學習自覺性以及新高考對學生自我認識、自我管理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私德的重要內容。

公德和私德有什麼關係?

梁啟超先生說過,“公德者私德之推也,知私德而不知公德,所缺者只在一推,蔑私德而謬託公德,則並所以推之具而不存也”。

就是說,公德是私德的推廣,如果你只有私德沒有公德,缺的只是推廣的問題;而看不起私德,大談所謂的公德,這樣的人其實是沒什麼道德可言的。

私德是如此的重要,而私德最好的培養環境和空間就是在家庭裡。

因為家庭是一個典型的私域,什麼叫私域?就是私人領域。

很多學生在學校裡非常聽話,那是因為有公共的規範來約束他們的行為;而在私人領域裡,沒有外部壓力的約束,更多的是依靠家庭成員的管教和個人自覺,所以在家庭裡培養私德是最適合的。

通過私德,可以培養孩子有廉恥心、自尊自愛、誠信的美德,當然還包括能夠自己管理自己。

有一些家庭教育的具體方法可以幫助孩子管理自己。

比如,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後,家長應該怎樣表揚他,這裡面很有講究。

表揚不能隨便表揚,從心理學上講這叫作歸因,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家長表揚說你真聰明,這就是將成績歸因在孩子的聰明上,而沒有歸因在孩子的勤奮上。

所以,你希望培養和發展孩子哪方面的素質,你就要從哪裡入手去表揚他,這就是表揚的技巧。表揚是一種激勵,最好能針對孩子的薄弱環節,強化他某些不足的方面。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家長應該告訴他,你如果不能很好地調整和管理自己的話,後果會怎麼樣,讓他自己做出調整。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應該培養孩子做事的毅力。

安吉拉·達克沃斯是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他提出的一些新概念引起了廣泛關注。

他認為,一個孩子未來成功與否,最重要的關鍵因素是有沒有毅力,有沒有耐心。

他還提出了一些幫助家長培養孩子毅力的辦法,比如,把挑戰擺在孩子面前,同時不要在孩子感覺糟糕的時候輕易結束一件事,而要再拖一下,再多堅持一分鐘。

如果孩子感覺很糟糕的時候就結束了,他會覺得一下子輕鬆了,不願意再承受挫折,將來會在成長過程中的很多節點選擇逃避。

其實,沒有哪一個孩子是完全自覺和主動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家長在適當的時候去推動一下,這樣才能增強孩子的自律,養成孩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

文章來源解放日報,歡迎收藏及轉發到朋友圈,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