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百問第59問:翡翠雕刻中所說的「調水」,你真的懂嗎?

翡翠業內有著“三分料,七分工”的說法

可想而知翡翠的雕刻工藝是多麼的重要

翡翠的雕刻工藝有很多

浮雕,圓雕,鏤空雕等等

但是我們在判斷一個雕工好壞的時候

看的是“巧、俏、精”

01.翡翠雕刻中的“巧”

“巧”指的是,

運用巧妙的構思和取材定義,

來進行雕刻。

好的巧妙構思,

能在最大程度上,

表現出一件翡翠的美。

根據原料本身的

種、水、色、結構、大小,

設計出最為合適的款式,

定義出最為美好的寓意,

這就是翡翠雕刻中的“巧”

02.翡翠雕刻中的“俏”

“俏”指的,

就是俏色的利用,

翡翠的顏色多樣繽紛,

根據原料的特點,

充分利用每個顏色的佈局。

讓顏色和款式和諧統一,

完美的展現出翡翠的美,

俏色的運用是每一位雕刻師傅,

必須熟悉和用心研究設計的!

03.翡翠的“精”

“精”指的

就是工藝的精湛,

在翡翠作品的細節中,

都能充分展現出來!

比如:

線條的舒暢,

比例的協調,

神態的惟妙惟肖,

一件好的翡翠雕刻作品,

都是由逐個細節組合而成。

那麼,

在翡翠雕刻中,

有一個詞,

叫“調水”,

大家知道它指的是什麼嗎?

調水,

其實就是通過雕刻工藝,

有技巧的提升,

翡翠成品的通透感,

造成一種視角上的好水頭。

必須說明一下的是,

調水是物理過程,

不破壞和影響翡翠本身的結構。

在翡翠的創作過程中,

為了增強其質感和層次感,

要經過一系列的設計和打磨,

使其更加通透、有光澤,

這個過程用行話講就是翡翠“調水”,

用專業的話說就是利用光影的

物理的原理達到凸顯材質的效果。

水與透明度息息相關。

透明度是指翡翠的透光程度,

翡翠分級國家標準將

翡翠的透明度分為五個級別:

透明,亞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利用雕刻技巧是調水的主要方法。

在雕刻時,將翡翠磨薄,

增強其透光性,

提高其透明度,

使翡翠更容易出“水”;

將不雕刻的面加工成凹下去的陰面(弧面),

從而擴大受光面積。

鑲嵌封底

是另外一種“調水”方法。

底指背面,

鑲嵌封底即在鑲嵌時,

將翡翠的背面用整片

金屬材質的東西封包起來。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

雕刻品種之一,

玉雕的品種很多。

主要有人物、器具、鳥獸、花卉等,

中國的玉雕作品,

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那麼國內現代玉雕技術,

又有什麼特點呢?

01.因料施藝

翡翠的原石各不相同,

要根據其質地、顏色、形狀

等特徵加工

02.翡翠珍貴

只有這樣才儘可能的

減少玉料的損失,

也能利用玉料本身的特點,

使翡翠更美觀更有特色。

03.剜髒去綹

髒和綹裂可以說是翡翠原石中,

最常見的瑕疵。

剜髒去綹就是

把這些雜質去掉或者遮掩住。

使其不影響翡翠本身的美觀。

04.化瑕為瑜

有些裂紋之處,

可以巧妙利用,

使其成為翡翠作品中,

錦上添花的一部分。

05.邊角料的巧妙利用

在翡翠日益稀缺的時候,

優質的翡翠已經很難得,

節約玉石資源,

除低成本,

對一些邊角料,

巧妙構思

再發揮其價值。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

感謝朋友們的閱讀和關注,

大熊希望將翡翠的美,

以圖文形式呈現給大家,

讓更多的朋友

瞭解翡翠、愛上翡翠、

感受到翡翠的非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