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蜜》火了!原來可以解鎖這麼多神話知識

仙俠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火了,

“真·沒心沒肺”葡萄精(或者說是霜花)

和“父母皆禍害”鳳凰男之間的愛情故事。

雖然絕世美女和天界第一美男的人設

讓人第一時間想拒絕。

但是,看了戀愛全靠腦補、父母造孽無數

兄長腹黑,心上人又少根筋的史上最慘男主後,

還是在忍不住好笑的同時為其掬一把辛酸淚。

再加上不只五毛的特效,

天生喜歡看奇幻故事和絢麗美景的古典君,

終是沒忍住在身邊妹子的安利下

開始了追劇路。

當然了,兢兢業業的古典君是不會忘記本職工作的,

所以在追劇的同時,

也為大家盤點下劇裡的神話元素,

不管是看沒看劇的同學,

希望都能於此感受到

中國神話世界的獨特魅力。

01

鳳凰

對,你沒有看錯,這就是本劇的男主角,號稱六界第一美男子的旭鳳。

是不是有點醜?別急,人家只是在渡劫。

燒焦的黑鳥不一定是烏鴉,

還有可能是鳳凰。

正確打開方式是這樣的:

旭鳳是出身龍族的天帝和出身鳥族的天后所出,真身是一隻鳳凰。

這個,這是怎麼生出來的?大概屬於基因突變吧?

言歸正傳,旭鳳因為涅槃重生,才變得這樣灰頭土臉,可能是沒把握好火候吧。等等,好像哪裡有點不對勁!鳳凰真的會涅槃重生嗎?

我們先來翻一翻《山海經》。

“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

這是中國關於鳳凰最早的記載,請自行腦補一隻五顏六色的彩雞。嗯,這是怎麼評上六界第一美的?

“非梧桐不棲 非竹實不食 非醴泉不飲。”

看看,人家不僅長得講究,吃住也很講究!梧桐樹、竹米、甘泉……

▲傻鳥啊,快放下你手中的筷子,你可是一個只吃竹米的人!

不過編劇也有靠譜的地方。

比如旭鳳即使落難,仍然傲嬌地表示只喝泉水,他一邊悠然地飲水,一邊故作姿態的評價“還算甘冽”。

只可惜,這瀟灑的姿態只維持了短短數秒,他發現自己喝得竟然是女主的洗腳水。

“鳳,神鳥也……見則天下大安寧。”

別看電視劇裡,我們的旭鳳殿下動不動就一臉高冷,其實鳳凰是祥和的象徵,寓意天下安寧。

好了,以上就是中國神話裡關於鳳凰的簡介。

此處還可以插播一條小廣告:鳳凰產下的卵是可以吃的!而且還很好吃!

“沃之野,鳳鳥之卵是食。”

中國人的吃貨形象真是自古以來的啊。

那鳳凰涅槃是怎麼回事呢?敲黑板!記重點!咱們中國的鳳凰不幹這事!

鳳凰涅槃的說法,其實是來自西方傳說中的不死鳥(Phoenix),它們每隔五百年,就會採集有香味的樹枝和草葉,然後引火自焚,留下的灰燼中會出現重生的幼鳥。

關於不死鳥的傳說,在埃及、古希臘、印度、意大利都有流傳,每個地區的版本都不同,名稱也不同。為什麼它會和中國的鳳凰混為一體了呢?

古典君要特別“批評”一下郭沫若先生了!一首長詩《鳳凰涅槃》,流傳度那麼廣,誤導了多少小朋友(編劇),硬生生把不死鳥混淆成鳳凰。

不過大家也多多包涵一下,畢竟民國時期的英文翻譯水平有限,把Phoenix翻譯成鳳凰似乎也能理解了。

02

火神

▲就問你帥不帥?

劇中,我們鳳凰還有個火神的身份。

(鳳凰os:不,我不是,我不會噴火,我也不會自焚。)

其實,在中國神話裡,火神是有的,不過不是鳳凰,而是祝融。

《山海經》裡說:“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

晉朝郭璞給《山海經》做注時,特別標了一下重點:“火神也。”

▲咦,這個火神長得很抽象啊,想哭。

祝融,原名重黎,是黃帝的後裔。他當部落首領時,“能光融天下”,以火施教,為民造福,死後就被奉為火神。

而且,這還只是南方的火神,北方還有個火神呢!

北方的火神叫做燧人氏,又稱火德真君。這個名字聽著是不是有點耳熟?對了,就是那個鑽木取火的燧人氏。

因為他的這一項偉大發明,人類才得以吃上熟食,不容易啊不容易,就衝這口福,封他為火神不過分。

在沒有美顏相機的年代,燧人氏長這樣:

03

水神

說完了男主,我們再來說說女主錦覓。

錦覓的父親是水神洛霖,住在洛湘府,溫文爾雅,清新俊逸,深情款款,與花神上演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你是不是想痛罵編劇了?水神不是共工嗎?

的確,提到水神,大家的第一念頭就是共工。

"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

這個水神長得什麼樣呢?人面、蛇身、朱發。

幹過什麼事呢?

傳說,共工振滔洪水,和顓頊爭奪天下,失敗後,他憤怒地撞到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

顏值、性格,好像都不怎麼匹配花神。

但也別急著為花神可惜,在中國的神話體系裡,水神有很多

喜歡哪個,就可以挑哪個作原型。

“南海之神曰祝融,東海之神曰苟芒,北海之神曰玄冥,西海之神蓐。”

不同的水神掌管著不同的海域。

“屈原以忠見斥,隱於沅湘……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之思慕,謂之水仙,立祠。”

赫赫有名的大詩人屈原,去世後也成了掌管一方水域的仙人。

“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

水伯是名叫天吳的神。

聽起來似乎和洛霖的身世背景有點像?不不不,這個天吳“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黃色,吐雲霧”,一點也不玉樹臨風。

“(長江)江神為奇相,因竊黃帝的玄珠而自沉於長江之中。”

長江之神的出身也不凡,注意了,這是一位女神仙!

她本是上古部落首領震蒙氏的女兒,因為偷了皇帝的玄珠,畏罪跳江而死,死後成為江神。

“(黃河)河神為馮夷……人面,乘兩龍。”

這位河神很可能就是洛霖的原型,因為屈原在《九歌》裡稱讚他“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靈何為兮水中。”

又帥氣又有錢,確實很符合劇中那個翩翩水神。

話說回來,黃河(馮夷)孕育了我們華夏兒女啊,這樣一看,你我都是小仙子。

04

花神

錦覓的母親原是天界花神(後來因與天帝矛盾自立成一界),國色天香,同時引來天帝和水神的愛慕。

她掌管著整個花界,手下有二十四芳主(花仙子)。在花神過世後,這二十四芳主按節氣輪班,掌控人間的百花盛開和衰敗。

事實上,中國神話裡的花神一直是採用按月上崗的制度。

根據古代插花專著《瓶史》,最廣為流傳的花神名單是:

一月花神:迎春花

二月花神:杏花

三月花神:桃花

四月花神:牡丹

五月花神:石榴

六月花神:荷花

七月花神:蘭花

九月花神:菊花

十月花神:月季

十一月花神:梅花

十二月花神:水仙

不知道你是幾月出生的呢?

或許你就是那個月的花神下凡歷劫呢。

05

月老

在劇裡,月老的形象被大大顛覆了:老?白鬍子?滿臉皺紋?不存在的!

他是一個愛穿紅衣、愛笑愛鬧的俊朗少年,號月下仙人,名叫丹朱,真身是一隻狐狸。

狐狸?狐狸不老老實實在青丘待著,跑來給大家牽紅線了?

丹朱?這不是堯帝的兒子嗎?據說他出生時全身紅彤彤,所以取名“朱”,自小就聰明過人,是世界圍棋的始祖。但因為“不肖”,堯帝沒有把皇位傳給他,而是傳給了舜。

編劇,腦洞有點大啊!堯帝的兒子竟然成了月老?還是一隻狐狸?堯帝應該在殺來的路上了。

“遇一老人倚布囊,坐於階上,向月撿書。固問所尋何書,答曰:此幽冥之書。又問囊中何物,答曰:赤繩子耳,以系夫妻之足。”

月老的出現最早是在唐朝,在李復言的小說集《續玄怪錄》中,主管天下男女的婚事。

有個名叫韋固的青年人,碰巧遇到了月老,得知月老掌管姻緣,他立刻打聽起自己的姻緣。因為他年紀一大把了,但總娶不到老婆。

月老掐指一算:你老婆現在才三歲啊,先等著吧,她十七歲的時候會嫁給你。

韋固怎麼也不肯相信:我這不是老牛吃嫩草嗎?

月老就帶著他去了菜市場,指著一個瞎眼的婆子說:看到沒有,她抱著的那個娃,就是你將來的老婆。

韋固徹底傻眼了:看這婆子的樣子,她女兒應該好看不到哪兒去。難道我命中要娶一個又窮又醜又小的?那算了,我還是打光棍吧。

他找來一個僕人,讓他去刺殺那個女娃。沒想到僕人失手了,匕首刺傷了嬰孩的眉心。

十四年後,韋固當上了相州參軍,還是光棍一個。他的上司看不過去,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這個新夫人才十七歲,年輕貌美,眉間總戴著花鈿,沐浴時也不取下來。

韋固覺得很奇怪,新夫人便解釋:其實我只是你上司的侄女,我爸媽死得早,小時候我跟著家裡的保姆生活,她每天出去賣菜也帶著我。有一天,不知道從哪兒跑來個喪心病狂的人,竟然對著我刺了一刀,還好我命大,但是眉心留了疤,

我只好天天戴著花鈿了。

呵呵,奉勸各位單身的朋友們,你們腳下已經簽好了紅繩,彆著急,慢慢等著吧。

06

窮奇

這什麼怪獸?這是推動男主和女主發展感情的道具:窮奇

古典君小小的劇透一下,後期這傢伙還會登場的。

窮奇,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古代四凶之一。

它有多兇呢?

“窮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兩龍。”

《山海經》裡說,它外貌像老虎,長有一雙翅膀,喜歡吃人,更喜歡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

這真是一個奇怪而又兇殘的愛好啊,能改改嗎?

這還不算,窮奇還有一個更兇殘的愛好。

它喜歡看人打架,正直有理的那一方,它就啊嗚一口吃了!遇到忠誠老實的人,它就把人家的鼻子咬掉;遇到作惡多端的人,它就給人家送捕殺的野獸。

這不是有病是什麼?遇上如此不講理的怪獸,祝願大家保護好自己的鼻子。

07

朱雀卵

劇中,錦覓為了增加靈力,誤食兩枚朱雀卵,結果險些魂飛魄散,幸好我們鳳凰英雄救美。

瞧瞧,這就是煮好的朱雀卵。

看著和紅皮蛋差不多,要是你不怕吃撐,試上一兩顆也無妨。

朱雀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

,另外三個是青龍、白虎和玄武。

《淮南子》天文訓:“南方,火也,其獸朱鳥。"

朱雀可沒有什麼增加靈力的功能。在先秦,它被認為能接引死者靈魂上升於天,後世認為其能予人長生。

古越國以朱雀為圖騰, 在甘肅等地區,至今仍有祭祀朱雀的民俗存在。

08

靈芝聖草

在第六集中,旭鳳殿下被窮奇不慎打傷,錦覓為了替他療傷,用靈力種出了一棵靈芝聖草。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

這……這大概是錦覓小仙子用靈力種出來的一頓菌菇火鍋。

真正的靈芝是這樣的:

這朵醜醜的靈芝真能起死回生?

“石菌、靈芝,皆海中神山所有神草名,仙之所食者。”

這是漢朝時,《西京賦》裡關於靈芝的記載,說它是神仙們的專屬點心。

請記住漢朝!為什麼呢?因為在此之前,無論《拾遺記》還是《廣異記》,只說靈芝是仙草,並沒有吹噓具體功效,就是從漢朝開始,靈芝莫名其妙的有了長生的功能。

小編嚴重懷疑,這和追求長生不老的漢武帝有關係。

“元封二年六月,宮中產芝,九莖連葉。為慶祥瑞,赦天下,並作芝房之歌以記其事。”

漢武帝的甘泉宮因為年久失修,長出了一棵靈芝,大臣們紛紛來拍馬屁:祥瑞啊祥瑞啊。

漢武帝高興得找不到北了,專門讓人寫了《靈芝歌》,歌頌它可以延年益壽,白髮轉黑,還下旨讓各地進宮靈芝。

靈芝:劉徹,你怕不是想成仙想瘋了吧!

那麼問題來了,靈芝,你到底有啥用呢?

咳咳咳,以下內容少兒不宜:其實,靈芝是最早有記錄可尋的春藥,啊呸,是媚藥。(有啥區別嗎?)

“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屍,化為瑤草。
其葉胥成,其華黃,其實如菟丘,服之媚於人。”

皇帝的小女兒叫瑤姬,還沒出嫁就死了,化成一棵瑤草,也就是靈芝。長得還挺好看,吃了它,可以魅惑別人。

你不相信?楚襄王表示這是真的。

有一年,楚襄王和宋玉跑到雲夢去春遊,不知道怎麼就遇到了瑤姬。

她主動跑到楚襄王的夢裡,說:“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瑤姬,精魂依草,實為靈芝。”

於是兩人開始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全程電燈泡的楚國第一美男子宋玉表示:靈芝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

09

忘川

在第七集裡,旭鳳前往魔界捕殺窮奇,錦覓躲在他的袖子裡,也到了忘川。

忘川是魔界和仙界的分界線,河底是無數的幽魂,河水能讓人忘卻前塵往事,河上由一個老頭駕船擺渡。

當年,花神為情所傷,想要喝忘川水,卻被人阻攔下來。

世上真的有忘川嗎?真的能夠忘卻前事?

在古希臘神話裡,冥界有一條河叫Lethe,中文翻譯成遺忘之河。亡魂必須飲下河水,忘記人間事,但丁的《神曲》中就有記載。

中國神話裡有一條相似的河,叫奈河。

它是陰間和陽間的分界,凡人過世後,所有的魂魄都會路過奈河,生前有罪的會被推入河中,生前行善的會過橋。

而橋上守著一位孟婆,喝了孟婆湯,就能忘記一切。

那孟婆又是誰呢?

“帝之二女,遊於江中,出入必以風雨自隨,以帝女故曰孟婆。”

據明代的《留青日札》所說,孟婆原是天帝的兩個女兒。不過在民間傳說裡,孟婆通常是一個人,守在奈河橋上,用奈河水熬湯。

10

魘獸

第一次看到這個傢伙登場,你是不是以為這是一頭小鹿?

我們的男二號潤玉小哥哥說:這是魘獸!不吃草,只吃夢,要是吃多了,還能吐幾個夢出來。

錦覓就一不小心在魘獸那兒看到了旭鳳殿下的春夢,哈哈哈。

這個魘獸倒不算編劇空穴來風的瞎編,日本就有關於食夢貘的傳說。

據說它象鼻、犀目、牛尾、虎足,會吃掉人的噩夢,只留下美夢。所以日本人喜歡把貘的畫像懸掛在屋內,或者用硃砂寫下貘的漢字,用來辟邪。

等等,為什麼是漢字?

聰明的你一定發現了問題,是的,食夢貘其實是從中國傳到日本,只是由日本發揚光大了。

哎,理解一下吧,畢竟中國的怪獸太多,一個個都還等著排隊出道呢,食夢貘估計是不想等了,就跑去日本,竟然混出頭了。

“食夢貘”,這三個字在中國古代神話裡是找不到的,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日本藝名。

它原來的名字叫什麼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腓腓,養之可以已憂。”

據古典君推測,這個名叫腓腓的小怪獸,很有可能是食夢貘的原型。為什麼?只要養了它,可以排解憂慮啊,哪還有什麼噩夢?

但是,它沒有明確的提到吃噩夢這個功能。所以古典君又在書海里找了一番,終於找出了另一個小怪獸:伯奇

“伯奇食夢”是最早的、也是唯一關於食夢的記載。

敦煌文獻《白澤精怪圖》裡說,人夜裡做了噩夢,早上起來,向著東北方向,披頭散髮的念幾句:伯奇!伯奇!就會擺脫噩夢的糾纏。

伯奇是十二神獸之一,後世誤傳為莫奇

但莫奇和食夢貘讀音也有些差異,它們真的是同一個嗎?

別急別急,古典君還有第三個懷疑對象:

在《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猛豹即貘豹也”,據說它能吃蛇,又能吃銅鐵,使用貘的毛皮做為坐墊或寢具,可以避免疾病和厄運。唐朝時,還有繪製貘的畫來避免邪氣的風俗。

日本的食夢貘,很大程度上應該是以這個貘豹為原型,只是從“避免噩夢”演變成了“吃掉噩夢”,綜合了貘豹和伯奇的技能。

不得不說的是,根據有些專家的觀點,這個貘豹很可能就是今天的熊貓。

嗯,小編決定去拐一隻熊貓來養,天天吃掉我的噩夢。

好了,以上就是古典君為你貼心整理的看劇手冊。

仙俠劇雖然好看,但更好看的是那些紛雜而精彩的中國古典神話元素,

建議每個仙俠劇的編劇都應該準備一份這樣的手冊,

可以傳承,可以創新,可以借鑑,

但也不能學了糟粕,丟了精華。

《香蜜沉沉燼如霜》只是眾多仙俠劇中的一部,

希望大家在看劇之餘,

也能愛上浪漫瑰麗的中國古典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