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農產品難以言說的痛!他的一個點子或顛覆整個行業!

導語

最近有位櫻桃哥找源味君訴苦:今年剛把家裡種的櫻桃拿到線上賣,37.9元3斤包郵,兩個月成交了200多單,結果收到30多箇中差評,面臨封店的結局!不少人都評價:好惡心,好多爛了,發黴了,垃圾……

他倍感委屈,其實發貨的時候都是從樹上新鮮摘下的,順豐包不起,一般的物流時間長,再加上天氣炎熱,兜兜轉轉到客戶手裡,壞果就多了。

這樣的委屈,估計很多農人都曾遭遇過,源味君今天要採訪的對象,深刻意識到農產品要真正做大做強,一定要解決好物流問題,他想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01

創建田園大隊,始於一份情懷

和團隊小夥伴的合影,中間為陳敦圓

這位87年的帥小夥叫陳敦圓

安徽安慶潛山人

和很多搞農業的人一樣

陳敦圓最初起心動念

是源於那一份揮之不去的田園情結

作為一名資深吃貨

思念故鄉

往往首先想起故鄉牽腸掛肚的美味

他總是懷念小時候

縱橫交錯的田埂邊

母親掐一把嬌嫩的水萩

和些糯米粉

加入臘肉、粉絲、鹹菜、醬幹

做成柔軟綿和、鮮鹹可口的水萩粑

還有和小夥伴們打打鬧鬧

玩累了,就隨手摘一個田裡

嫣紅的番茄和碧翠的黃瓜

咬上一口

自然的清香溢滿舌尖

來到大城市後

有一種不管吃什麼都覺得味道不對的感覺

有一回,他在小區樓下買了幾個菜包子

一口咬下

味蕾中瀰漫著一股濃郁的農藥味

看著剛剛出生的可愛寶寶

平日裡大大咧咧的他不禁擔憂起來

自己倒無所謂

可怎麼能讓孩子吃化肥農藥浸染過的食物?

陳敦圓和他的寶寶

他不禁思考

在老家輕而易舉能得到的健康食材

能不能端上城裡人的餐桌?

一方是生產過剩找不到銷售渠道的農戶

一方是籠罩在化肥農藥陰影中的城裡人

如何搭建一個彼此溝通的橋樑?

之前在金融行業已小有成就的他

當機立斷改行做農業

他找到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一起成立了一個農產品電商平臺

取了個很80後的名字——“田園大隊”

他們要把安徽省內所有的生態農產品一網打盡

讓優質的農產品走進城裡的千家萬戶

“田園大隊”電商平臺的農戶

02

遭遇物流難題,他想到用循環冷藏箱

“唉,真正做起來,才發現有很多bug”

他對源味君發出這樣的慨嘆

市場上銷售的蔬菜

往往經過一級、二級、三級批發渠道

只有專業的種植戶才有資格進入城市

力量薄弱、單打獨鬥的小農戶

即便產品質量很好

也無法打進市場

更何況他們種類單一、包裝簡陋

又不懂得營銷自己

缺乏議價能力

唯一的辦法是走快遞

但農產品面臨著天然的短板

生鮮蔬果保質期太短、易損耗

通過長途運輸到達消費者的手裡

最後往往面目全非

雖然減少了中間渠道

但一旦加上快遞費

原生態的農產品往往就少了價格優勢

以土雞蛋為例

一般顧客會選擇購買50個雞蛋

省內也要15-20元的包裝及快遞成本

均攤在每一個雞蛋上

要加價4毛才能收回快遞成本

對於客單價本來就不高的雞蛋

這是一筆不小的數額

也大大降低了農戶土雞蛋的銷售優勢

而讓他更加痛心疾首的是

快遞包裝在生活中造成大量

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

無論是泡沫板或充氣塑料袋

還是抗震的珍珠棉

顧客都是一扔了事

這些包裝物大部分很難降解

所帶來的白色垃圾汙染

對農業和生態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初衷是為了銷售生態有機農產品

結果卻因為這些塑膠原料難以降解

反而對生態農業造成破壞

這不可謂不諷刺

他想到了一個將物流包裝循環利用的方法

當即聯繫生產廠家

經過幾番改進之後

可循環利用的冷藏箱開始投入使用

冷藏箱用的是純PC材料

具有優良的耐衝擊性

即使是放在高溫的水中進行消毒也不會變形

可以循環使用1000次而不壞

不僅如此

還採用密封保鮮設計

並配備了食品級內膜對生鮮進行保護

能夠有效地防止食物串味

最重要的是

因為可循環利用

減少了塑料包裝的浪費和汙染

把物流費用從原來的近20元降低到5-8元

將降低了至少一半的物流費用

讓利給消費者

而且,循環冷藏箱因為結實牢靠、保鮮性能突出

還很好地解決了暴力快遞、物流不及時等難題

03

懷揣一個夢,構建中國農產品流通的新體系

那這種循環回收給快遞員和顧客

會不會帶來一定的麻煩?

他們會有牴觸情緒嗎?

源味君問他

他笑了笑:

時間成本肯定是有的

但我們推廣半年多來

顧客的接受度很高

說實話,一般願意購買生態農產品的顧客

還是非常能夠接受這種環保理念的

所以,快遞員等待兩三分鐘

讓顧客把收到的貨品拿出來

大家基本上都無異議

因為以前的包裝箱

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堆垃圾

丟進樓下的垃圾箱也是一種麻煩

至於我們電商平臺的農戶

因為只需要交付一部分押金

每利用一次收取2元的回收費和折損費

這比原來的物流成本降低太多了

所以在他們中推廣也挺容易的

現在大家都說有機產品難做

在我走訪的農場裡80%都是虧損

但很多農場主只會說老百姓不識貨

很少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大米人家賣3塊你賣30

蔬菜市場都是3元、4元的

到你這20多

是我也會肉疼

有機農產品是好

但也不能永遠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態

價格太高的菜是賣給富豪的

不是普通老百姓

盡一切力量降低成本

讓普通大眾消費得起

才是長久的經營之道

我想把生態有機這個蛋糕做大

把這個市場培育成熟

首先第一步

就是降低物流成本

循環冷藏箱推廣至今

市場反應良好

我們先在省內試點

慢慢推廣到全國

我相信傳統的農產品渠道

會一直是最高效、有生命力的模式

但我想要把我們的電商平臺做大做強

一個農民的吆喝聲太弱

我想集中力量替他們喊一嗓子

讓更多的顧客瞭解生態有機農產品

並且能夠吃得起生態有機農產品

最終我希望自己

能夠構建中國農產品流通的新體系

這算是我的一點小野心吧

我相信一句話

今天很殘酷

明天更殘酷

後天很美好

但絕對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

所以每個人不要輕言放棄

我知道還會遇到很多的麻煩

但我會沉下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一點一點地

我會越來越接近我的目標

但凡做農業的,都少不了為物流頭疼。我國每年消費的易腐食品超過10億噸,有近一半需要冷鏈運輸,其中的物流成本難以計數,而因為快遞包裝造成的生態災難,其代價和成本更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陳敦圓的循環冷藏箱,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減輕了產品損耗,還解決了生態環境問題,可謂一舉三得

很多時候,市場的痛點,就是你的機會,你對他的這番事業認可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