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美劇太好看了 豆瓣評分9.4 完爆《西部世界》了解一下

艾美獎是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地位如同奧斯卡獎於電影界和格萊美獎於音樂界一樣重要。

2017年,有一部美劇橫掃了艾美獎。

一舉斬獲第69屆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劇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獎

什麼概念?

艾美獎劇情類大獎,主要獎項有7項,這一部劇就拿了5個!

而且與它相競爭獎項的美劇,部部也都含金量十足,哪一部都不弱。

比如科幻神劇《西部世界》,評分9.4的家庭喜劇《我們這一天》,以及每一分鐘都在燒錢的《王冠》……

但它能在這麼多神劇中,脫穎而出,足以說明這部劇,是多麼的牛逼。他就是……

使女的故事 The Handmaid's

本局講訴的是,未來社會,環境汙染嚴重,人口出生率急劇下滑,這種情況下,一個極端的宗教組織趁勢崛起,在美國發動政變,建立了基列共和國

這個國家,男權當道,女性成為男性附屬,內部社會分為三六九等,完全與外界隔離,所有人的最高的使命都是: 生育。

所謂“使女”,就是專門用來生育的女人。

但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都被國家統一徵召起來,身著紅罩袍,頭戴翼帽,被送去大主教們的家中,進行生育任務。

在這裡,“生育”是她們存在的唯一價值。

原來的名字,成為禁忌,在各自大主教的名字前加上“of”,就成了她們新的名字,意為“被大主教所屬”。

比如,劇中的

女主角瓊,因為大主教名字是瑞德,就有了新的名字奧芙瑞德

每月的排卵日,就是執行任務的時候。

大主教站在床邊,主教夫人坐在床上,瓊躺在她叉開的雙腿間,充當著她和大主教之間的媒介,接受著大主教的蹂躪。

整個過程,三個人都保持著這麼詭異的姿勢,每個人都面無表情,毫無眼神交流,只是粗暴的,機械的“造人”。

更詭異的是,使女生孩子的時候,主教夫人也需要坐在孕婦後面假裝自己在生孩子。

前邊使女疼的渾身發抖,後邊主教夫人就努力假裝疼痛,聲嘶力竭的表演著。

孩子一落地,就被迅速抱去主教夫人身邊,她也立馬結束演技,抱住自己“辛苦”生下的孩子。

是的,生下的孩子並不屬於使女,她在生下這個孩子後,將會立即被送往另一位大主教家,擁有新的名字,開始新的任務……

流水線的生育,直到使女完全喪失利用價值。

這個過程中,會有專門的嬤嬤來管理教化她們,稍有不從,輕則用電擊、用火燒……重則剜眼。

在他們眼中,使女不是人,只是“行走的子宮”,只要子宮完好,其它的都不重要。

這部劇去年一播出,就引發了討論的熱潮,豆瓣評分也高達到8.8分

今年4月底,第二季上線,目前剛播出四集,豆瓣評分就飆到了9.4分

隨著第二季上線,一個更完整的基列共和國女人生存現狀,也逐漸展現在我們面前。

使女以生育為存在價值,身上的紅色罩袍,既象徵著生殖和慾望,也是為了逃跑的時候更明顯,更容易辨認。

嬤嬤全身褐色,淡化女性身份,為神服務,通過蕩婦羞辱、非人懲罰來洗腦教化使女。

關鍵是,有的嬤嬤真的相信自己所從事的事兒是出於正義,為了神在服務。

瓊所服務的瑞德這家,瑞德的妻子甚至為了增加瓊受孕的可能性,親手把她送到了司機的床上。

對她來說,不管瓊懷的是誰的孩子,都是自己和瑞德的孩子。

至於她和瑞德,其實早已經沒有親密接觸了,不過是住在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

有的主教夫人,因為夫妻關係疏離,耐不住寂寞,會悄悄和別的男人私通,一經發現,就會被剝奪主教夫人的特權,送往殖民地。

殖民地,就是那些犯了所謂“大錯”的女人們,被髮配到的地方。

這裡焦土遍地,散發著毒氣,滿眼都是荒蕪破敗,“罪罰”們衣衫襤褸,每天要做的就是拿著鐵鍬來挖焦土。

監管者們個個戴著防毒面具,但她們只有一把鐵鍬,再無其它。

說白了,來到這裡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條,不過是壓榨最後一份體力,等死罷了。

那麼,除了私通的主教夫人,究竟犯了什麼罪會來這裡?

同性戀。

艾米莉曾經是一位大學教授,和女友合法結婚,並育有一子。

形勢剛發生改變時,結婚證還被承認合法有效,沒過一會兒,結婚證被宣佈作廢,再後來,同性戀就被判為了犯罪。

前後形象,對比鮮明

此外,不服教的使女也會被送到這裡來。

瓊的好友珍妮,剛被徵召為使女時因為反抗,被嬤嬤挖去了一隻眼睛,後來被大主教所引誘,成功生下了一個女兒。

孩子剛出生就被從她身邊帶走,而大主教原來那些“帶她私奔”的話,也隨即成了謊言,走投無路的珍妮抱著孩子,意欲跳河自殺。

後來,因為實在捨不得女兒,她將女兒交了出來,自己縱身跳了下去。

然而,她被救了起來,但救她不是為了讓她活,只是為了壓榨她最後的價值,給其它使女帶來威懾,分配到殖民地幹活等死。

基列國的女人們,毫無人權,上流階層的男人們倒是可以為所欲為。

大主教們平時說話不離聖經,但私底下,卻有自己的“樂園”,蕩婦俱樂部。

和殖民地的女人一樣,這裡的女人也是在等死,只不過是外表光鮮亮麗的等死。

過得是現代社會夜店的生活,但內裡的苦澀,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整個國家,唯一正常點的家庭,應該就是中產階層了。

他們要麼是早早就投降於政府,要麼是對政府有所貢獻,有孩子的家庭依舊可以保持正常的夫妻關係。

但必須身著灰色格紋衫,每日去教堂接受洗腦,時時刻刻受人監視,毫無人身自由。

整個社會,鮮明的三六九等,一樣的壓抑變態,很多情節都看得人無比壓抑,大氣都不敢出。

但如果僅僅是這些荒謬駭人的設定,這部劇遠不會是現在這樣的口碑。

在我看來,這部劇真正吸引人,就在於它看似是

“科幻”題材,其中的故事卻實實在在是在映射現實

使女的故事,不是發生在虛構的時空,也不是發生在野蠻未經開化的過去,而是在我們不久後的未來。

瓊被徵用為使女之前,做著編輯的工作,和丈夫育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一家三口的日子,和我們現在的生活並沒什麼兩樣。

但是,在他們為吃喝拉撒而每日奔波的時候,這個世界卻渾不知鬼不覺的發生了變化。

有一天,瓊發現自己買藥的時候需要丈夫簽字,但她並未過多在意。

後來,她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被凍結,公寓裡多了士兵扛槍駐紮……但她都沒有想太多,以為是在鎮壓“恐怖分子”。

等她終於察覺到不對勁兒,結伴上街遊行抗議的時候,很快就被扛槍的士兵鎮壓。

當鎮壓死人成為常有的事情時,他們終於決定逃亡,但一切都為時已晚。

逃亡路上,丈夫遭遇槍擊,生死未卜。女兒被搶奪,不知去向。自己遭遇割禮,成了使女。

當他們屠殺國會時,我們沒有覺醒;當他們聲討恐怖分子,中止憲法時,我們沒有覺醒,他們說這只是暫時的。

沒有什麼會一瞬間改變,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在你還未發現不對勁兒時就已經被燙死了。

說的太媽的讚了!

和她一樣,艾米莉因為同性戀身份被禁止上課時,她除了憤怒,並未想到要做更多抗爭。

當自己同性戀的同事被公然處死,吊在教學樓示眾的時候,她才真正意識到形勢變了。

移民出國時,女友和兒子因為加拿大國籍過了海關,她卻因為結婚證宣告失效被留了下來。

從此,一個世界,一家人,猶如天上地下,過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原著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不止一次的強調:

這並不是科幻故事。

切記,在這本書中我用的所有細節都是曾經在歷史上發生過的。換句話說,它不是科幻小說。

中世紀歐洲穿著衣服的“受精儀式”、納粹時期的“生命之源計劃”、長達四百年的黑奴貿易……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前後,女人們的衣著變化,就是讓人心驚肉跳的現實。

再近一些,“代孕媽媽”,將子宮出賣,只為換取鉅額資產。

「蕩婦羞辱」

每逢看到強姦案的新聞,總能聽到“誰讓她衣著暴露?”“誰讓她一個人外出?”的言論,這和劇中的情節何其相似。

使女被強姦,嬤嬤出言訓斥,“你那天穿了什麼衣服?”“你確定沒有言語暗示對方?”

然後命令使女們圍成一圈羞辱她,“她的錯!她的錯!”

不管你什麼性別,什麼年齡,什麼膚色,什麼社會地位,《使女的故事》都能讓你產生一種真實的驚悚感。

當生殖成為一個集體最高要義的時候,擁有子宮或者精子的你,就是被困於溫水中的青蛙。

溫水煮青蛙,有的青蛙在水逐漸變溫的時候,就已經被燙死,而有的青蛙,會在水變得更燙之前覺醒,勇敢跳出,努力抗爭。

艾米莉被分配到殖民地,依舊不忘用自己的生物學知識,去幫助別人再多活一天,哪怕就一天。

當一位主教夫人被分配到這裡時,她也利用自己的“藥物”,使其在一夜之間暴斃。

每個月,你壓制一個女人好讓你丈夫強姦她,有些事,是永遠無法被原諒的。

這種復仇的感覺,真的太爽了!

瓊的反抗計劃,也一直在進行中。

她一邊暗地裡接受大主教的“勾引”,利用他來謀求出路,一邊和司機尼克保持曖昧關係,通過他來打探消息。

終於,他懷了尼克的孩子,主教夫人高興不已,而她為了不讓孩子落入他們手中,在尼克的幫助下,成功逃脫了大主教的家。

幾經輾轉,東躲西藏,雖然出境仍舊遙遙無期,但瓊的內心,卻已經不再是隱忍的等待,而是主動出擊,無所畏懼的進行反抗。

曾經,瓊的女強人母親教導她去抗議,勇敢發聲,但她卻沉迷於眼前的安穩,對自己權力的喪失視而不見。

如今,當自己的權力完全喪失,珍視的東西完全失去時,她終於明白了母親的話,不要依賴於任何人,凡事靠自己去爭取。

我曾以為事情會好起來,我發誓,再也不會了!

燒掉象徵使女身份的紅罩袍,剪去耳朵上的定位器,她半邊臉都是血的抬起頭,眼睛中卻全是堅毅。

瓊的復仇雖然遙遠,但我非常期待,她復仇成功的那一天。

故事來源於現實,無數歷史經驗告訴我們:

歷史的車輪也並非都是朝前進,它有時候也會倒退,去碾壓平等,正義與自由。

但如果故事有一天變成了現實。

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溫水中慢慢被燙死的可憐青蛙。而是一隻敢舉起弱小手臂,阻擋黑暗邪惡的勇敢“螳螂”。

這部劇在你看起來或許會有些荒謬,但它確實很真實,它把千百年來的一種社會想象真實的演繹了出了,在我們看來也許太誇張,但是在那些經歷過的人的眼中,這就是她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