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市場價值幾何?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1900年由廣東省率先開鑄,福建省立即跟進,同年閏八月二十一日(時距廣東開鑄銅元不到兩個月)閩浙總督許應騤就奏請福建開鑄銅元,十月獲清廷批准。同年,在福州成立福建銅幣局,負責鑄造銅元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朝廷批准福建省由官紳辦造幣廠,仿廣東鑄小銀元。同年10月這家造幣廠奉令停辦,總督邊寶泉收回鑄幣權,隨即下令試鑄七錢二分大銀元。該幣正面點圈內鐫漢文和滿文“光緒元寶”字樣,上鑄“福建官局造”五字,下鐫“庫平七錢二分”六字,兩旁鐫花飾。背面蟠龍居中,外圈為英文,並鐫有“7”和“2”阿拉伯數字,兩旁鐫小花飾。

錢幣的正面是滿漢文“光緒元寶”,圈外上環“福建官局造”,下環“每枚當錢十文”。錢幣背面的中心是蟠龍圖,上下環英文,左右各有一十字花星。背面紋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鑄造工藝神乎其技,正面真龍栩栩如生,且龍身紋路精美,看上去彷彿是一幅畫畫,極其瑰麗。此幣制作精良,包漿自然,品相好,此種版別特別稀少,特別珍貴,有極高的研究和收藏價值。

此枚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字面、圖案表面均依勢圓潤凸起、錯落有致,有立體雕塑之感。文字間架結構大氣磅礴,猶如墨跡正在飽滿之時,令文人歎為觀止。祥雲蟠龍前後有別,形似騰躍之際,使觀者立感龍威無邊。滿文書法根基牢固、運筆自如、渾厚有力,深受中文行書書法精髓導引,頗具皇家風範。

從古到今,人們就有儲蓄錢幣的傳統習俗,據瞭解,錢幣珍藏一般分為紙幣、金銀紀念幣和古錢幣三大類,而古錢幣中銀元一直是一大熱點。因為銀元材質珍貴,藝術價值高。同時,銀幣制作量比古錢和民國紙幣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國戰亂連連等因素,一些較珍貴的銀元品種存世量已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