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機構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英威騰:UPS高增長,費用管控有成效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曾朵紅日期:2018-08-27

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長17.05%,歸母淨利潤增長5.88%,扣非淨利潤增長48.04%;預計2018Q1-3利潤變化-20%~+10%。公司發佈2018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35億元,同比增長17.05%;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0.96億元,同比增長5.88%;扣非淨利潤0.86億,同比增長48.04%,增速高於歸母淨利潤增速,主要是去年同期轉讓光伏子公司部分股權有一個一次性的2557萬的非經常損益,而今年上半年沒有對應項目削弱利潤。上半年EPS為0.13元。其中第2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33億元,同比增長17.10%,環比增長57.35%;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0.72億元,同比下降13.30%,環比增長189.69%。2季度對應EPS為0.09元。與此同時,公司預計2018年Q1-3歸母淨利潤1.42-1.95億,同比變化-20%~+10%,主要是由於公司網絡能源UPS、工業自動化快速增長,而電動車、光伏增長未達預期,軌交尚未規模化生產,部分原材料緊缺價格上漲導致毛利率下降等因素影響。

分業務來看:公司工業自動化業務上半年收入增長11.49%,其中變頻器增長11.38%,伺服增長4.44%。網絡能源業務增長45.73%,其中UPS收入增長58.82%略超預期。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下降1.31%,其中電控業務下降12.83%。

毛利率與經營性數據等:毛利率36.11%同比下降1.16個百分點,費用率28.71%下降4.24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現金流流出同比增加75.23%,預收款、應收款等數據較年初有所增長。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018-2020年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2.8/3.3/3.9億元,分別同增22/21/16%,對應EPS分別為0.36/0.44/0.51元,目前位置公司估值只有15倍,我們給予公司2018年20倍PE,目標價7.2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電動車業務不及預期。

滬電股份:數通與汽車電子促業績大超預期,5G需求拉動值得期待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黃瑜,馬紅麗日期:2018-08-27

事件 公司發佈2018年半年報:2018年上半年收入24.6億,同比增長15%,歸母淨利潤1.97億,同比增長91%,扣非歸母淨利潤1.69億,同比增長115%。

簡評

1、2018半年報及前三季業績大超預期,經營性現金流顯著改善 公司本期歸母淨利潤1.97億,貼近此前業績預告區間1.7-2.0億的上限,超出市場預期,Q2單季度淨利潤1.3億,同比增長135%環比增長80%。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3.3-3.9億,同比大增104-141%,大超預期,前三季歸母淨利潤中值3.6億對應Q3單季度淨利潤1.6億,同比增長177%環比增長29%,判斷Q3收入及毛利率持續提升。本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增加467%,期末應收賬款及票據較上年同期末增加8%,低於收入增速,存貨增加17%,因在產品與房地產開發成本增加所致。

2、客戶及產品結構調整驅動利潤率提升,高速通信及汽車電子錶現優 公司上半年利潤增速顯著高於收入增速,綜合毛利率同比提高2.96個pct,淨利率同比提高3.18個pct,三費率同比穩定。利潤率的改善主要因客戶與產品結構調整,高毛利產品佔比持續提升,其中以高速通訊和計算領域、汽車電子訂單結構改善最為顯著:1)本期企業通訊市場板收入佔比63%,同比增加11%,毛利率提高4.25個pct,其中用於IDC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等領域的高層高速PCB產品受益海外大客戶訂單需求增長,該類產品技術品質要求高,為高毛利產品,短期緩衝4G無線通信需求不振的影響,預計下半年份額持續提升;2)汽車板收入佔比28%,同比增加20%,毛利率微幅下降0.24個pct,24GHz汽車高頻雷達用PCB產品及新能源車BMS板訂單增長較快,公司生產銷量及品質持續優化,已進入美國某新能源車供應體系,77GHz雷達板Q4有望小批量供貨,未來中高端及安全性汽車板收入及毛利配合專線建設,有望維持穩定增長。

3、強化技術及成本競爭力,組織效率向善 公司持續加強技術與成本競爭力,企業組織效率向善:1)加大技術投入,以把握高端客戶需求,本期研發費用同比增加30%。

2)加快推進工業4.0管理模式,本期改擴建等在建工程投入約1.42億,主要用於滬利微電及黃石廠生產線的改良與提效配套。伴隨製程優化與中端產品佔比提升,黃石廠成本顯著降低,Q2首度實現扭虧為盈,上半年淨利潤-1277萬元,虧損同比大幅減少76%。3)2018年推出股權激勵與內部績效考核變革,致力於提升人均產值和產品附加值,未來盈利水平有望持續提升。

4、5G基站與汽車電子PCB主力供應商,新一輪高速成長可期

5G通訊及汽車電子化提升將成為PCB行業未來5年新的增長引擎,公司立足在既有企業通訊市場板及汽車板等主導產品的領先優勢,卡位5G基站與汽車電子中高端市場。黃石新廠PCB總設計年產能300萬平方米,接近崑山廠區合計產能,產能彈性足夠大,業績彈性值得期待。

5、盈利預測與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淨利潤分別為4.61、5.90、8.14億元,EPS分別為0.268、0.343、0.474元/股,當前股價對應的PE分別為20、16、11X,按照2018年25X PE對應6個月目標價6.71元,首次給予買入評級。

6、風險提示

行業景氣下降、產能擴產不達預期、5G商用進度不達預期。

日照港:18H1吐吞量穩增6.62%,基本面上行大邏輯初步驗證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王立平日期:2018-08-27

事件/新聞:公司發佈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5.63億元,同比增長9.78%;歸母淨利潤3.55億元,同比增長56.28%;最終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加權平均ROE 為3.28%,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業績基本符合預期。

金屬礦石和煤炭增長強勁,拉動吞吐量同比增長6.62%。報告期完成貨物吞吐量12169萬噸,同比增長6.62%。其中外貿吞吐量10002萬噸,同比增長5.93%;內貿吞吐量2167萬噸,同比增長9.92%。主力貨種中,佔比最高的金屬礦石和煤炭及製品吞吐量分別為7608萬和2059萬噸,分別同比增長9.14%和22.92%;木材、水泥貨種受下游需求增長帶動,吞吐量增幅分別達到12.66%和31.78%。受中美貿易 摩擦影響,公司糧食、鋼鐵等貨種吞同比分別下降16.17%和27.82%,由於實際吞吐量基數較小,對公司整體影響不大。

山鋼精品基地一期一步投產並上量,疊加腹地內需求增加,推動金屬礦石吞吐量加速上行。

在公司所有貨種中,金屬礦石佔比超過六成,我們倒減出前兩個季度金屬礦石吞吐量分別同比增長7.35%和11.01%,邊際加速趨勢明顯。未來驅動金屬礦石增長的因素如下:一是山鋼精品基地產能逐步提升,拉動上水鐵礦石和下水成品鋼運輸需求,二是下半年基建有望進入景氣週期,推動腹地礦石煤炭木材水泥等貨物運輸量的提升。此外精品基地一期二步在明年上半年投產,上水的40萬噸合資碼頭將同期投產,下水的產成品碼頭北護岸、東護岸拋填完成,預計年底4萬噸泊位竣工,將為公司貢獻新的貨物吞吐量。

“公轉鐵”政策推進超預期,瓦日鐵路煤炭運輸逐步上量打開運量空間。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推進“公轉鐵”政策,要求山東地區年底前主要港口的煤炭集港改走鐵路或水路;

2020年採暖季前,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原則上主要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日照港是瓦日線下水港,報告期共接卸萬噸大列330餘列,完成煤炭集港約250萬噸,萬噸大列到港已實現了常態化、規模化,港口內部鐵路集疏運體系基本建成,同時新設立4個“無水港”以吸引貨源,隨著下半年進入政策窗口期,公司有望進一步搶奪環渤海地區煤炭集疏港需求,推進鐵礦石內運,打開運量空間。

上調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考慮到公轉鐵政策帶來吐吞量加速增長,我們上調盈利預測,預計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6.25億元、7.78億元、12.71億元(原預測6.16億元、6.88億元、7.93億元),對應現股價PE 為16倍、12倍、8倍,相對行業平均估值,公司估值偏低,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瓦日線上量不及預測,山鋼基地未按期投產。

華域汽車:穩健基本盤下的確定增長,業績符合預期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宋亭亭,蔡麟琳日期:2018-08-27

事件:公司公佈2018年半年報,實現營業總收入816.27億元,同比增長19.35%;實現歸母淨利潤47.74億元,同比增長47.67%;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33.39億元,同比增長8.52%,扣非業績符合市場預期。

穩健的下游核心客戶基本盤帶來確定性的增長,疊加上海小糸並表增厚業績,中報增速符合市場預期。分客戶看,公司的核心主力依然為上汽大眾+上汽通用,2018H1其營收佔比為49.45%,同時,上汽大眾、上汽通用超越行業的銷量增速(分別優於行業0.6pct、6pct)表現為公司業績兌現做依託。同時,上海小糸的加入也為公司智能照明業務注入新活力。2018H1小糸由於新客戶(比如廣汽集團、吉利汽車)的開拓配套,業績表現也非常亮眼,2018H1實現營收77.45億元,同比增長25%左右,後續將持續推進新客戶、甚至全球化、高端化的配套中,以實現全年120億的收入目標。扣掉由於收購上海小糸(華域視覺)重新計量50%股權帶來的9.18億元,公司中報業績符合預期。

外部因素擾動毛利承壓,海外業務出現短期下滑,後續將更注重成本控制管理。受上半年乘用車行業總體增速放緩、大宗商品價格帶來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2018H1毛利率下降0.73pct,內外飾件、金屬成型和模具、電子電器件和熱加工件主業毛利率分別下滑0.77/2.68/0.48/4.80pct,僅功能件主業毛利率上升0.04pct。同時,由於北美市場結構性變化(傳統優勢配套車型乘用車銷量出現負增長,SUV、皮卡銷量增長的市場趨勢)、海外運營成本相對較高導致海外業務出現短期-2%的短期收入下滑,後續將通過產品擴展到豪華市場、加強運營管理等方式將公司整合到平穩的階段。2018H1公司三費基本穩定,管理費用率為7.80%,下降0.23pct;銷售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基本維持穩定。

公司短中長期的增長路徑很清晰。內生增長:受益大眾SUV超強週期,未來2年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等大眾集團旗下整車廠將會推出30餘款改款或換代車。從中長期來看,除了傳統零部件(延鋒內外飾、小糸車燈)帶來的增長以外,更看重公司在新能源電驅動和智能駕駛ADAS方面的發展,有望成為新興行業的領頭羊。

上調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預計2018-2019年公司可以實現營收1,640.15億、1,810.43億,新增2020年收入預測為1,977.99億,對應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0.76億、80.97億及89.78億,對應EPS分別為2.56、2.57及2.85元,對應估值分別為8、8及7倍。

中國中車:半年報營收整體平穩,淨利潤增速略超預期,行業利好頻出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劉國清日期:2018-08-27

事件:公司近日發佈2018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862.90億元,同比下降2.73%,歸母淨利潤41.17億元,同比增長12.16%,基本EPS為0.14元,同比增長11.67%,ROE3.39%,同比增長0.24pct。

鐵路板塊業務穩步發展,受益於招標大幅提升,未來公司業績確保進一步提升。2018年上半年公司積極推進350公里時速“復興號”動車組銷售,截至上半年鐵總已採購8輛編組標準列145列,全年有望超過300列。近日鐵總內部人士對《》透露中國鐵總計劃未來三年新採購貨車21.6萬輛、機車3756臺。其中2018年計劃採購貨車4萬輛、機車188臺;2019年計劃採購貨車7.8萬輛、機車1564臺;2020年計劃採購貨車9.8萬輛、機車2004臺。此外2018年全國兩會上鐵總總經理陸東福表示未來三年將有900列“復興號”投入運營,年均300列。據我們測算車輛招標的增量有望在未來兩年提升公司淨利潤增速2pct以上。

新興業務逐漸顯露頭角。2018年上半年,公司發揮核心技術優勢,以新材料、新能源、環保水處理裝備、海工裝備等戰略新興業務為重點,聚焦細分市場,加強市場開發,風電裝備進入歐盟市場,城鄉環保汙水處理業務訂單不斷取得新進展,海外併購的德國BOGE公司、英國SMD公司等對拓展汽車、船舶、海工等業務領域成效凸顯,新產業業務不斷髮展壯大。

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有望提升。今年1-7月我國完成鐵路固定資產投資375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3%,前7月共完成全年原先預計額度的51.23%。按照歷史慣例,下半年平均完成全年投資額的60%-70%,隨著2018年下半年一批新的基建項目開工建設,鐵路建設投資有望迴歸8000億元的高點。

盈利預測及評級。根據公司業務發展進度及規劃,我們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480億元、2750億元、3050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5億元、137億元、153億元,對應PE分別為18X、17X、15X,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9.5元。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貿易戰風險;系統性風險等。

片仔癀:海外銷量增長恢復,業績持續超預期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朱國廣,何治力,張肖星日期:2018-08-27

事件:公司2018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扣非淨利潤分別約為24 億元、6 億元, 同比增速約為37%、45%;2018Q2 營業收入、扣非淨利潤分別約為11.8 億元、2.8 億元,同比增速約為32.4%、46.1%。

海外銷量增長恢復,業績持續超預期。公司2018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為24 億元, 同比增速約為37%,其中母公司約為10.4 億元,同比增速約為41%。分業務來看,醫藥工業收入約為10.4 億元,同比增速約為41%,其中肝病用藥約為10 億元,同比增速約為46%,同時考慮2017 年產品提價因素,保守估計2018H1 片仔癀銷量增速仍維持在30%以上;期間內境外產品銷售收入約為1.8 億元, 同比增長約100%,境外片仔癀銷量在調價後迎來新的增長,如剔除電商、控貨及提價等因素,預計片仔癀系列的銷量增速或高於境內;醫藥商業收入約為11.4 億元,同比增速約為35%,其中有並表因素影響,預計Q3-Q4 商業增速會有下降;日化收入約為2.2 億元,同比增速約為32.5%,其中片仔癀牙膏系列收入約為0.61 億元,同比增速約為55%,全年收入或超過1.5 億元。公司2018 年上半年扣非淨利潤約為6 億元,同比增長約為45%,超過收入增速約8 個點, 具體點評如下:1)公司毛利率約為44.6%,同比提升約0.5 個百分點,其中母公司毛利率約為81%,同比下降約1 個百分點,與核心產品片仔癀原材料成本上漲有關;2)公司期間費用約為14.5%,同比下降約1 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約為2.2 億元、1.3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約為31.8%、24.7%, 均低於收入增速,控制較好;3)公司上半年現金流較差與商業規模及原材料存貨增加有關,全年來看會改善。從單季度來看,2018Q2 營業收入、扣非淨利潤分別約為11.8 億元、2.8 億元,同比增速約為32.4%、46.1%。我們認為Q2 收入增速環比放緩,與公司持續控貨有關,Q2 淨利潤增速加快與毛利率提升有關。我們能認為隨著片仔癀體驗店繼續增加,空白市場逐漸覆蓋,且公司產品具有稀缺、奢侈品屬性,將受益於消費升級趨勢,繼續看好全年業績增長。

提速發展趨勢明顯,持續看好公司快速成長。1)管理層戰略清晰,由原來坐商制變革為主動營銷。目前輕資產體驗店等模式已使片仔癀產品從福建、華南逐步走向華中、華北乃至全國,體驗店模式及相關政策將得到繼續推進。a、強化建設片仔癀體驗店建設,估算體驗店渠道2017 年銷售規模或已經實現翻番,目前體驗店規模預計已經達到120 家左右,預計其數量仍將持續穩定而有質量的增長,持續看好片仔癀在體驗店渠道的銷售放量;b、加強產品終端價格管理保證渠道利潤空間,提價後渠道讓利增加,且對體驗店及經銷商政策更加寬鬆, 促進產品銷售;2)稀缺性強化提價邏輯。目前全國天然麝香需求競爭加劇,原材料稀缺性。片仔癀系列在上輪提價後消費端接受度較好,量價齊升趨勢明顯, 預計其出廠價及終端價仍有持續提價動力和空間。由於2017 年牛黃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明顯,且2018H1 肝病用藥整體毛利率下滑約3.2 個百分點,我們認為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產品提價預期仍較強烈;3)存在市場預期差。我們認為公司產品具有獨特、稀缺及其發展階段特殊性,理應享受高估值;麝香行業供給雖然緊張,但是行業內部仍有分化,但對於公司而言其原材料產能瓶頸限制較弱,具體原因有行業養麝數量有改善、養麝基地儲備,且申請增加配額已經獲得通過等,供給穩定持續。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18-2020 年EPS 分別為1.89 元、2.56 元、3.46 元,對應市盈率分別為54 倍、40 倍、30 倍。我們長期看好公司稀缺性及產品提價邏輯,且隨著公司在營銷領域不斷加強,品牌形象提升將帶動大健康系列銷售,收入或維持快速增長,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產品銷售或不達預期、市場拓展或不達預期。

川投能源:參控股公司發電量大增,大渡河推遲分紅致利潤下滑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劉曉寧,葉旭晨,王璐日期:2018-08-27

公司公佈2018年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8億元,同比下降3.96%;實現歸母淨利潤11.63億元,同比下降5.43%,符合申萬宏源預期。

投資要點:

上半年來水向好,公司參控股公司發電量增長。受益於控股機組所在流域來水向好及電力供需改善,公司上半年控股電站實現發電量12.20億kwh,同比增長5.25%,電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7.8%;參股48%的雅礱江水電上半年實現發電量299.06億kwh,同比增長3.18%,受益於市場化讓利幅度收窄,雅礱江水電平均上網電價同比增加0.72%;參股10%的大渡河水電上半年實現發電量168.34億kwh,同比增長24.31%。公司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3.96%主要源於從事鐵路遠動控制系統的子公司交大光芒收入減少0.20 億元。

大渡河推遲分紅+雅礱江退稅優惠到期導致投資收益下滑,看好全年業績。上半年投資收益下滑源於多方面,公司將持有的大渡河電站10%股權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根據會計準則,僅分紅時可計算投資收益,去年同期大渡河公司分紅0.47 億元,今年上半年未分紅導致未確認投資收益。大渡河電站上半年發電量大幅增長,期待下半年分紅收益確認。雅礱江方面,2017年底大型水電增值稅退稅優惠政策到期,雅礱江水電上半年僅確認少量剩餘退稅補貼0.69億元,導致雅礱江水電淨利潤同比下降0.96%,公司投資收益相應下滑。

雅礱江中游開發進行時,公開發行40億可轉債增資雅礱江水電。公司與國投電力共同開發雅礱江流域水電資源,全流域可開發規模約3000萬千瓦,目前雅礱江中游的楊房溝、兩河口水電站(合計450萬千瓦)相繼核准開工,預計2021年投產。公司2018年5月發佈公開發行可轉債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40億元增資雅礱江水電(持股比例不變),用於楊房溝水電站建設,目前發行項目處於審批階段。此外,國家電網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已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投產後將直接利好楊房溝水電站外送消納。

盈利預測與評級:我們下調18~20年公司歸母淨利潤預測分別為34.41、34.24、34.43億元(調整前為35.93、35.00、34.66億元),EPS分別為0.78、0.78和0.78元/股,對應18-20年PE分別為11、11、11倍。隨著外送條件的改善,我們看好電力市場化背景下優質清潔發電公司,維持“買入”評級。

愛爾眼科:內生增長強勁,成熟和非成熟醫院成長動力充足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江琦日期:2018-08-27

事件:公司發佈2018年中報,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80億元,同比增長45.94%;實現淨利潤5.09億元,同比增長40.61%;實現扣非淨利潤5.27億元,同比增長44.50%。

點評:公司上半年業績略超市場預期,其中二季度扣非業績繼續超預期;公司2季度扣非業績增速48.8%,較一季度的38.4%增速顯著加快。扣除併購CB眼科約5250萬的業績貢獻,和美國AWHM1-2月貢獻以及上半年收購太原、東莞、昆明愛爾等10家醫院的少數股權的新增股權部分貢獻,公司的內生增速約為26-28%,較去年同期提速,公司經營性現金流7.78億元,同比增長86%,業績增長質量高。

成熟醫院依然實現20%同比增長,歐洲CB眼科經營超預期,新醫院和次新醫院實現高增速成長空間大。根據報表披露的部分醫院經營數據,我們測算公司前8大的成熟醫院收入和利潤分別實現19.8%和20.7%的同比增長;而去年並表的歐洲CB眼科半年利潤5400萬,和其2016整個財年經營成績相當;剔除公司所披露8家成熟醫院和5家合夥人醫院及歐洲CB的實際利潤貢獻,剩餘以次新和新醫院為代表的66家醫院實現52%的同比業績增長,2018H1佔公司總利潤的37%,相對成熟醫院仍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受益於消費升級,公司收入呈現量價齊升態勢,屈光業務繼續爆發性增長,視光業務的成長潛力大。2018H1公司門診量和手術量分別為274.41萬人次和28.00萬例,分別增長22%和20%;以門診量計算,公司的客單價已達1379元,同比增長約20%;屈光項目收入同比增長84%,高端項目佔比繼續提升;視光項目同比增長29%,公司正通過視光診所等拓寬渠道,未來的增長潛力廣闊。

眼科醫療市場空間大,行業景氣度高,民營醫療長期有望佔據市場主導。公司是領域內的民營龍頭,目前公司體內和集團已基本完成全國地市以上城市佈局,顯著領先同行,同時積極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學科實力正逐漸趕超高等級公立醫院。受流行病學變化和消費升級的推動,公司的市佔率有望持續快速提升。

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我們調整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5億元、14.1億元、1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5%、33.9%和29.1%;對應EPS分別為0.44元、0.59元和0.76元。基於公司的龍頭地位和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們給予公司2019年60-65倍PE,對應價格區間34.8-38.4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事件:醫院經營不達預期和市場競爭風險,體外醫院的運營和注入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白內障、屈光、視光等業務市場規模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綠盟科技:新產品研發投入加大,關注三季度業績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謝春生日期:2018-08-27

18H1收入增速15%,公司預計18Q3淨利增長234%-276%。2018H1,公司營業收入為4.16億元,同比增長15.1%,歸母淨利潤為-6068萬元,同比減少30.8%,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8033萬元,同比減少52.4%。2018Q2單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51億元,同比增長9.6%,歸母淨利潤為-3220萬元,同比減少522%,扣非歸母淨利潤為-4983萬元,同比減少3031%。我們認為,公司業績的下滑主要是由於研發投入和營銷投入較大導致。公司預計,2018年Q1-Q3,歸母淨利潤約為-4500萬元至-4000萬元,同比增長22.6%-31.2%,2018Q3單季度歸母淨利潤有望達到1568萬元-2068萬元,同比增長234%-276%。可見,公司第三季度業績有望實現快速增長。

安全服務收入增速明顯,子公司業績平穩增長。(1)各業務方面,2018H1,安全產品收入為2.54億元,同比減少2.95%,毛利率為76.2%,同比減少2.2個百分點;安全服務收入為1.36億元,同比增長37.6%,毛利率為78.0%,同比提升2.1個百分點。(2)子公司方面,2018H1,子公司億賽通營業收入為2026萬元,淨利潤為-629萬元;綠盟香港子公司營業收入為1375萬元,淨利潤為-3019萬元。(3)費用率方面,2018H1,公司銷售費用率為47.6%,同比增加1.3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率為49.1%,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其中研發費用為1.5億元,同比增長6.9%,主要是對雲安全、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投入。

產品競爭力強勁。2018年1月,Gartner發佈了新一輪IDPS(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Systems入侵檢測與防禦系統魔力象限報告。綠盟科技NIDS/NIPS產品躍升“挑戰者”象限。NIPS產品自2005年發佈以來,持續獲得用戶和市場好評。自2012年起,綠盟科技進入Gartner IPS魔力象限,連續五年在“特定領域者”象限中排在前列。本次躍升至“挑戰者”象限,是對綠盟科技NIDS/NIPS產品深厚檢測防禦能力、高檢測性能、廣泛市場空間的肯定。根據公司官網信息,近日,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集中採購2018-2019年信息類產品協議供貨採購項目名單出爐,綠盟科技18類產品全線入圍,涉及低中高端型號,覆蓋全系列117款產品。這是對公司品牌、產品、服務及特色解決方案等方面價值的高度認可。

不斷加大對新領域新產品研發。2018年上半年,公司不斷加大對新領域和新產品的研發投入。(1)雲安全領域,研發行業雲私有云安全解決方案及相關產品,建設基於SaaS 化的安全即服務的相關基礎設施,軟件系統等。(2)加大對工業互聯網安全,工控安全以及物聯網、車聯網安全的產品開發與安全研究的投入。(3)加大在雲端建設大數據安全研究和運營體系的建設。研究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方法對建設雲端威脅建模和攻擊檢測引擎,產生威脅情報和最新的檢測引擎。(4)加大在關鍵基礎設施保護平臺,高級威脅分析系統,智能檢測分析與應急響應系統的研發投入。(5)進行安全新技術領域的研究和產品預研。包括大數據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認為,綠盟技Web應用防火牆(WAF)領域始終保持國內第一的位置(2017年以17.9%市場佔有率),技術和產品優勢較為明顯。目前公司不斷加大對新領域的產品研發投入,新業務有望不斷獲得推進。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74億元/3.77億元/4.72億元,EPS分別為0.34元/0.47元/0.59元,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27倍、20倍、16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產品收入增速低於預期的風險;股權轉讓進度低於預期的風險,費用投入加大拖累業績的風險。

金風科技:業績超預期,銷售費用同比大幅下降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聯訊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韓晨,夏春秋日期:2018-08-27

業績超預期,銷售費用同比大幅下降

2018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10.30億元,同比增長12.10%;實現歸母淨利潤15.30億元,同比增長35.05%。實現扣非淨利潤14.26億元,同比增長30.38%。上半年綜合毛利率為31.18%,相比同期下降約1個百分點。上半年公司期間費用控制較好,其中銷售費用大幅下降25%,業績略超預期。

主機銷量穩步上漲,毛利率略降,訂單維持高位水平,訂單確認有望提速

2018年上半年,公司風力發電機組及零部件銷售收入為80.13億元,同比上升9.80%,其中主機收入為76.56億元,同比增長9.9%,實現對外銷售容量2,094MW,同比上升11.71%,其中2.0MW機組銷售容量明顯增加,銷售容量佔比由去年同期的37.56%增至72.97%。主機毛利率為21.31%,相比同期下降約3.2個百分點。

上半年,公司在手訂單量穩步提升。截至2018年上半年,公司外部待執行訂單總量為10849.7MW,其中2.X機組9398.5MW,3.X機組656.2MW,6.X機組258MW。公司外部中標未簽訂單6651.3MW,其中2.X機組5632.8MW,3.X機組741MW,6.X機組226.1MW。在手外部訂單共計17501MW,處於歷史高位水平。此外,公司另有內部訂單為1155.1MW。我們認為,隨著風電行業新增裝機增速的回升,公司在手訂單的確認有望提速。

運營風場發電量同比增長25%,毛利率提升5.9個百分點

2018年上半年,公司運營風電業務實現營業務收入20.19億元,同比增長21.62%,公司發電量為40.59億度,同比增長25%,由於國內棄風情況改善,及公司內部的提質增效,運營風電業務毛利率達到71.83%,相比同期上升5.9個百分點。 上半年,公司國內新增併網裝機容量165.5MW,新增併網權益裝機容量165.5MW。截至報告期末,公司風電場累計併網裝機容量4879MW,累計權益併網容量4033.44MW,在建風電場項目容量3326.9MW,在建風電場項目權益容量3053.40MW。公司新增併網容量有望在下半年提速。

技術研發,兩海戰略助力公司未來發展

2018年上半年,公司持續推進GW2S、GW2.5S、GW3S系列化機組研發工作。金風科技2.5S平臺“Double140”機型,獲得型式認證證書,該機型是全球首個獲得第三方權威機構認可的葉輪直徑、塔架高度均達到140米級別的2.5MW產品,使得我國低風速、高切變的資源開發有了更高適應性的產品。2017年公司向市場上正式推出GW3S機型,該平臺GW140/3400機組已經獲得DNV型式認證,GW136/4200產品已經完成機組設計,預期下半年完成樣機併網運行。

2018年上半年,公司自主開發,亞太地區最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GW154/6700順利完成吊裝,該機組葉輪直徑154m,採用一體化運輸和吊裝方案,搭載金風iGO(Intelligent Gold Offshore)系統。

海外業務拓展方面,公司海外首臺GW3.0MW(S)機組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坎寧市完成吊裝併成功實現併網滿發。巴基斯坦66臺金風1.5MW高溫機組一次性通過巴基斯坦預驗收並實現併網,32臺金風2.5MW智利Punta Sierra項目全部完成吊裝。公司國際服務業務在巴西實現突破,獲得315MW發電機服務訂單,3S機組在土耳其獲得首份訂單。截至報告期末,國際項目在手訂單合計742.7MW,在建風電場項目容量1511.4MW,權益容量1392.68MW。我們認為,公司兩海戰略正在穩步實施,未來海上風電,海外風電業務將給公司帶來業績增量。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為33.45/43.08/55.33億元,EPS為0.94/1.21/1.56元,增速分別為12.1%、28.8%、28.4%,考慮公司風電龍頭地位,按18年17倍PE,目標價為16元,對應19、20年為13、10倍PE水平,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增速低於預期;風電機組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公司毛利率進一步下降;兩海戰略進展低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