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前五強省份民營百強大揭祕,這些化工企業堪比「四桶油」!

本頭條號每天都會發布環保以及相關行業的法規,資訊以及技術文章,如果感興趣,請關注本頭條號。

近兩個月,各地區均公佈了半年的經濟數據,超萬億的省級地區共計16個,山東持續領跑,江蘇、廣東、浙江、河南緊隨其後,且僅此五家GDP超2萬億。今天,興園小編將帶你走進這五個省,結合各省發佈的民營企業百強或企業百強進行分析,扒一扒那些上榜的石化化工企業,看一看他們在各省榜單中的地位如何。

2018上半年,中國超萬億省級行政區域中,GDP百強市共計83個,佔了絕大多數。山東15個地級市上榜,上榜數量最多;江蘇13個地級市均上榜,質量最好。三大經濟圈同樣是亮點,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分別有8、22、11個城市上榜,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市以9927.6億元排名省級地區GDP排名第17位。

江蘇、浙江、河南均於近日公佈了2017年民營百強企業,山東公佈了2017年百強企業(含國企排名),廣東暫未公佈2017年全年民營百強數據。我們依託現有數據,為大家分析一下,各省的“百強企業”,石化化工企業情況。

廣東省

以廣東省2017年9月公佈的“2017廣東百強民營企業”(2016年數據)為依託,我們進行分析。廣東省2016年度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企業有9家,分別是華為、正威國際、萬科、恆大、美的、雪松控股、碧桂園、TCL和比亞迪。名單中多以科技企業、輕工、建築業為主,石化化工行業成績並不突出,僅三家生產型企業上榜,同時有三家石化產品貿易企業上榜,由此可見廣東的服務產業發展超前。三家上榜生產企業,產品更偏終端,廣東聯塑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以生產塑料管件著稱,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很高的份額,這家企業也代表了廣東生產型企業的特點,已終端加工為主,生產服務業配合發展。

江蘇省

2018年6月,江蘇省公佈了“2017年江蘇前100位民營企業(集團)”,榜單中

超千億的企業有9家,分別是蘇寧、恆力、沙鋼、中南控股、三胞集團、蘇寧環球、中天鋼鐵、海瀾集團和盛虹,其中恆力和盛虹行業子類歸為紡織,但是兩家企業分別在大連、連雲港建造石化基地,且恆力在大連的煉化項目尤為突出。上榜名單中,子行業為化工的共計5家,且僅有一家位於下半區,其餘四家均在前五十。

山東省

2018年7月,山東省公佈了“2017年度山東省100強企業”,山東的名單不僅是當地的民營企業,還包括地方國企、央企地方分公司等。百強名單中超千億的共計10家,分別是魏橋、山東能源、海爾、濰柴、信發、兗礦、國網山東、山東鋼鐵、海信集團、南山集團。縱觀百強名單,石化化工企業共計34家,是五個省份中最多的,產業主要以石油煉化為主,煤化工、化工、特種化學品均有佈局

浙江省

近日,浙江省公佈了“2017年度浙江省民營企業百強榜單”,百強榜單中有8家企業銷售總額破千億,分別是吉利控股、海亮集團、青山控股、萬向集團、天能集團、榮盛控股、恆逸集團和超威集團。上榜十家石化生產型企業2017年銷售額達到4818.6億元,佔百強企業總銷售額的13%,其中榮盛、恆逸破千億元,且第一次進入“千億俱樂部”。十家企業多以化纖、PTA及聚氨酯產品為主,其中華峰集團是全國最大的聚氨酯生產企業,龍盛擁有全球最大的分散染料生產和出口基地。

河南省

2017年底,河南省公佈了“2017河南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僅有一家企業銷售總額超500億,20家企業超100億。縱觀榜單,石化化工為主導產業的企業有9家,產品多以石油加工、焦化為主,產業結構較為落後。

根據上述內容和數據,我們對五個省的石化化工產業佔比進行分析。山東的石化生產企業數量、銷售總額、石化生產企業銷售額佔比三項均遙遙領先,不辱國內第一石化大省的名聲。從石化服務業的指標來看,廣東佔據第一的位置。江蘇的恆力、盛虹,浙江的榮盛、恆逸,這四家企業進軍石化行業,將來可能會引領國內石化行業的走向。隨著河南神馬集團的PC項目、多氟多的氟化工項目的推進,未來河南將向產業鏈下游發展延伸,弱化能源、焦化產業,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