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膨脹」了七百年的漳州小吃,依然讓我們愛得深沉!

每個人的心中,總有一道不變的味道,串聯起這些年,甚至以後更多歲月的記憶,那是一份獨屬於家的味覺,是在陌生的城市裡最熟悉的味道

今天我們要說的那個味道是 南勝麻棗

說它似棗不是棗,芝麻包裹糯米心;

熱油一過變鬆脆,入口酥香記心頭;

一口一個倍好吃,小孩老人樂開懷。

麻棗別名祭灶果,是福建省平和縣著名茶料甜點,原產地在南勝鎮,是南勝鎮著名的土特產,已有700多年曆史

這樣一味祖傳秘製的茶料甜點,被後人一代一代地用心製作,從古早一路吃過來,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味民間小吃了,更代表著漳州人的回憶與傳承

坊間傳說,早在明朝嘉靖年間,平和南勝一書生進京,把隨身攜帶的老家小吃麻棗進獻給皇帝,皇帝吃得金口生香,龍顏大悅,一揮手就讓那人當了南勝縣令,此後,麻棗位列貢品名單數十年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關於這個用麻棗換來的烏紗帽,平和麻棗的製作方法吧~

原料與配方

以上等糯米、角棕芋、白糖、飴糖、花生油、白麻等為原料

而要製作成功一炸即膨,入口即化的南勝麻棗,最重要的

第一道工序就是,把南勝本地特產的"角棕芋"加工成粉末狀,再拌以糯米粉,製成一指見寬,4公分見長的麻棗胚

第二道工序和第三道工序

是把麻棗胚用花生油炸漲,迅速撈出,再醮糖漿,拌以白麻,成為棗糕

南勝麻棗口感不怎麼甜,有油香味卻無膩味

皮酥鬆而香脆,質嫩而香甜,富有韌性,形狀也有趣,其狀如卵,中空

兩三麻棗,再配上一壺好茶,這就是漳州人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