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才危機的警鐘已經敲響

世界各地的組織機構和整個經濟體,正陷入一個重大商業危機。預計到2030年,技能型勞動力將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現象,全球將面臨8,520萬人以上的人才缺口。已經有種種跡象表明在未來兩年內人才市場將出現人才短缺的情況。在捷克共和國、波蘭、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失業率低且製造業蓬勃發展的國家,勞動力短缺加速了其自動化進程。機器人的普遍應用並非取代人類,而是因為勞動力嚴重不足,無法滿足用工需求所致。

(原文來自皮匠網,關注“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分享最新行業報告)

如不重視,到2030年人才短缺所帶來的經濟影響可能會導致全球年收入損失每年高達8.452萬億美元,相當於德國和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總和。僅美國就可能會因勞動力短缺損失1.748萬億美元,約佔其整體經濟的6%。

為保證公司的可持續增長,領導者們在技術上進行了大量投入。夕日渾國際2016年的一項調研發現,67%的首席執行官認為技術將廣泛應用於未來的工作中,但不能了圖古人力資本的價值。即使是機器人普遍應用的的公司也表示,對高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例如,可以把勞動力從車間調遣到研究實驗室,讓機器人承擔車間的重複性工作。然而,自動化、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技術飛速進步,而勞動力駕-9區些先進工具所需的技能和經驗相對滯後,兩者的失調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嚴峻問題.如果缺乏掌握必備技能的勞動力,即使有技術支撐,也無法實現預欺的生產率增長目標.這為全球人才危機埋下了隱患。

本報告中提到的人才危機,是指在2020年、2025年不口2030年三個關鍵時間節點人才供需之間的差距。研究試圖通過評估人才短缺的規模、影響力和時間狀況,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領導者的影響,來幫助組織的管理者成功設計並實施他們的戰略。

我們評沽了20個發達及發展中經濟體的人才供應差距,範圍覆蓋美洲(巴西、墨西哥、美國)、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法國、德國、荷蘭、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阿聯酋和英國)以及亞太地區(澳大利亞、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研究發現,受全球經濟增長、人口趨勢、勞動力技能欠缺和移民政策收緊的影響,即使技術進步促成了生產力的突飛猛進,也不足以化解人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

並且,我們調研了20個經濟體在三大知識密集型行業—金融和商業服務行業(包活保險和房地產);數字新媒體行業(科技、媒體和通信);製造業以及不同技能水平的人才供求情況,這三種技能水平說明如下:

1.高級勞動力(A級):完成了包括學院(或大學)在內的高等教育,或獲得了同等資質。

2.中級勞動力(B級):完成了高中及以上學歷,或獲得了同等資質。

3.基礎勞動力(C級):擁有http://www.3mbang.com/i-3727.html高中以下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