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食雙神,他們能和食物交流

和食雙神

食材,

是大自然的饋贈。

好的食材,

只會留給最好的人。

日本兩位職人,

用一生詮釋人與食材的關係。

導演通過鏡頭,

記錄了兩人的故事。

這是一部時長49分鐘,

感動數千人的紀錄片:

《和食雙神:最後的約定》

在日本,

想要吃到最好的壽司,

就必然會去小野二郎的店。

小野做了66年的壽司,

早已成為壽司界公認的大師。

他的小店,

曾連續兩年獲得了米其林的三顆星。

店的位置,

藏匿在京東銀座大樓下。

店裡僅十個座位,

菜品是握壽司,

是當日主廚定製菜。

想要來吃一次,

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

每次用餐不超過15分鐘。

92歲高齡的小野二郎,

握起壽司來絲毫不輸年輕人。

慕名而來的人,

除了明星大腕,

還有日本首相和前美國總統奧巴馬。

其中有一位,

幾乎每天都來。

他在這裡的花銷,

甚至可以買一套不錯的房。

但他看重的不單是壽司,

還有小野的那份匠心。

他也是料理大師,

炸了56年的天婦羅,

被譽為天婦羅之神,

他叫早乙女哲哉。

與和小野一樣,

對食材有著極高的追求。

天婦羅,

並非簡單的油炸食品,

在早乙女手上能玩出上百種花樣。

油的溫度,

麵粉的粘稠度,

烹炸的時間,

都要經過精心測算,

多一分少一秒,

都會影響食材的口感。

精心處理後,

裹上一層面粉,

放入220度的熱油中,

默數27秒,迅速撈出。

早乙女深知其中的奧秘,

因為人的舌頭很挑剔,

只有食物在45℃的時候味覺最強烈。

所以他炸出來的蝦,

蝦芯的溫度差不多就在45℃。

早乙女對食材的把控,

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這種境界就如小野握壽司,

能精準的平衡食材之間的關係。

米飯的軟硬,

魚片的薄厚,

以及海苔的乾溼程度,

都決定著壽司的口感。

小野握出來的壽司,

抹上秘製的山葵,

送入口中的味道,

出乎意料的好吃。

山葵的辛辣搭配魚片的鮮美,

給舌尖帶來非凡的味覺體驗。

兩人在挑選食材上,

都有著各自的方法。

天婦羅的食材,

隨季節而改變。

春季最火的菜,

是來自北海道的海膽。

處理乾淨的海膽,

包裹上一片紫蘇葉,

等待放入油鍋中。

油鍋裡的油,

是芝麻菜籽調和油。

早乙女會根據季節變化,

和空氣的乾溼度進行調配。

當油的溫度適宜後,

迅速將海膽放入鍋中,

再用筷子來回翻轉,幾秒後出鍋。

技法嫻熟,巧妙的鎖住了海膽的鮮味。

早乙女對食材很瞭解,

有時候,光看窗外天氣,

就知道出海的漁船能否豐收,

豐收的魚是否多樣。

而小野選食材,

更是不惜成本,只求最好。

每次準備當天的壽司前,

他都會親自去市場挑選。

只有今天最新鮮的食材才能為他所用。

來的次數多了,

魚販也就知道他的喜好,

刻意把最好的食材留給他。

食材拿回店裡,

並不急著處理。

為了提高章魚的彈性,

需要不斷的揉搓1小時,

直到章魚的纖維斷裂。

蝦的甜味也格外重要,

將蝦放入沸騰的水中,

煮得差不多後撈出,

淋上冰水保鮮。

魚肉切成薄片,

撒上一層細鹽後備用。

小野握壽司的技法,

乾淨利落,一捏成型。

站在櫃檯上的他,

捏著手中的壽司。

看似簡單的動作,

實則需要控制好力道。

將飯糰捏成型,

取生魚片蓋上,

再反覆的捏合,

直到不易分離。

小野對客人觀察入微,

會記住每一個人的位置。

如果客人習慣左手用餐,

他就會倒換壽司的擺放。

還會根據性別調整壽司的大小。

貼心的他,卻很少和客人交流。

因為在他看來,

壽司的味道是最好的表達。

就連休息的時候,

他也不放過學習的機會。

去拜訪有名的壽司店,

研究它好吃的秘密。

在這一點上,

早乙女就不一樣。

他喜歡和客人聊天,

聊到動情處,

也會毫不顧忌的大笑。

在他的店裡,

總少不了歡聲笑語。

早乙女的菜單,

均是自己手繪而成。

沒有學過美術,

卻生活的像個藝術家。

店鋪的每個角落,

都透露出淡淡的藝術氣息。

牆上的壁畫,

來自繪畫大師豐福城之手。

店裡的餐具,

由100多位日本當代名家打造。

就連油煙機,

也專門打造成金屬禮帽造型。

閒暇時光,

早乙女喜歡去俱樂部玩。

早年的經歷,

讓他們都有一顆堅持的心。

在工作的時候,

似乎能從對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小野出生在貧寒人家,

7歲就接觸到廚師行業。

每一天的工作,

就是負責切菜、打掃。

那時的他並不想成為廚師,

二戰爆發,

16歲的他被迫入伍,

一直到戰爭結束。

退伍後回到家鄉時一切都變了樣。

整個日本,

竟連一家餐廳都沒有了。

1年後,才有了黑市,

前來吃飯的客人,

還得從後門溜進去。

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

為了生存下去,

小野踏上了學徒之路。

已經25歲的他,

在一眾學徒中年紀最大,

為了不輸給年輕人,

他每天付出比別人多兩倍的努力。

他不僅學習壽司的製作,

還學習店鋪的經營管理。

一直到35歲那年,

終於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店。

而早乙女,

比他更快一步,

不到30歲就已經開了店。

早乙女的父親,

經營著一家報社。

父親是一位敬業人士,

每天準時送報從不拖延。

15歲那年,

受父親的影響,

開始到東京闖到江湖。

那時的他,

夢想開一家壽司店。

卻在機遇巧合之下,

決心學習天婦羅。

沒想到他天資過人,

很快在日本料理界嶄露頭角。

早乙女的名字,

被小野記在了心上。

小野決定拜訪他的店。

令小野驚豔的是,

早乙女廚藝精湛,

連最難處理的鰻魚都被他搞定了。

海鰻處理後,

仍會自帶一股腥臭味,

普通的方法很難掩蓋這種味道。

而早乙女不僅去除了腥臭,

還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鮮味。

小野心裡頓時覺得,

這將會是一個強大的對手。

這次見面後,

每到季節更替,

小野都會去拜訪早乙女的店。

品嚐他做的天婦羅是一種味覺的享受。

而早乙女更熱情,

他幾乎每天都會去小野的店。

時隔多年,

兩人從青年變成了老年,

但他們的初心從未改變。

在食材的創新上,

他們相互學習不斷進步。

然而,歲月不饒人。

81歲那年,

慶幸的是,情況尚佳,

醫生勸誡他不要過度操勞。

回到家裡的小野,

開始考慮退休了。

得知消息的早乙女,

為了挽留小野,

便私下和他做了一個約定。

“我要活到130歲,

所以老爺子你也做到100歲吧。”

正是這個約定,

讓小野又堅持了10年,

直到91歲再次入院。

這一次,他被植入了心臟起搏器。

哪怕這樣,

他仍放不下手中工作。

因為在他的心裡,

始終記得那個約定。

只是在握壽司時,

手變得沒了水分,

飯粒也粘在手上,

小野不想被人知道,

總是偷偷的隱藏。

早乙女看在眼裡,

卻不忍心揭穿。

衰老不可避免,

他只希望小野能好起來,

他不想失去一個懂他的對手。

為了鼓勵小野,

早乙女提筆寫了信,

信上約他一起品茶。

期間,

早乙女帶他去欣賞了一幅畫。

畫中的一隻蝴蝶,

雖被螳螂咬斷了兩條翅膀,

卻依然竭盡全力的飛舞著。

早乙女的良苦用心,

小野何嘗不明白呢。

談話間,兩人還聊到了生死。

早乙女玩笑說道:

“老爺子你這是好的,

即使即使啪的一下倒了的話,

也是倒在了竹板上,

我要是啪的一下倒了的話,

臉直接衝著油鍋進去了,

那麼燙,簡直受不了啊~"

即使小野不在店裡,

早乙女也會去吃壽司,

這已成了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在店裡,他固定的座位,

那個座位正對著小野的位置。

只是現在他的對面空蕩蕩的,

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記得以前每次來,

小野都會為他準備,

自己用60年的時間,

自創的江戶川終極20貫。

而作為回饋,

小野每次去他的店裡,

他也為他準備了,

自己用大半輩子研製的極品美味。

多年以來,

兩個人養成了一種默契。

用食材,

做出最好的味道,

用味道,

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你用心做,我專心吃。

這一天,

早乙女照常來到店裡。

卻驚喜的發現,

那個空著的位置有了人。

反覆的問道:

老爺子你怎麼也在了呀?

小野笑了笑,請他坐下,

便又開始捏起了壽司。

手的力道不夠,

他就多捏幾次。

飯粒粘在手上,

他就去淋水,如此反覆著。

他要一直堅持下去,

為了他們之間的約定。

早乙女說:

只要小野活著,

自己就有機會超過他。

要是他不在了,

自己就永遠沒辦法超過他了。

小野對工作,

有著百分百的熱情。

做起事來,從不覺得疲倦,

每一件事,都要求做到最好。

早乙女欣賞的,

就是他身上的拼搏精神。

早乙女始終覺得自己太“懶散”。

可是他不曾發覺,

自己和小野一樣是個“工作狂”

56年從未請過一天假。

哪怕父親離世,

自己也是上午去,下午就回,

生怕客人等久了。

每天都是店裡最後一個走的人。

兩個人都一樣。

願意用一生的時間,

去把一件事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