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放不羈的RGB——酷冷至尊 H500M ARGB遊戲機箱

說來也巧了,我曾經擁有過他的同門哥哥 —— 酷冷至尊 H500P,不過那個時候因為工作的原因需要在外常駐,住的地方比較小,桌子也小。所以無奈之下只好忍痛割愛,但是其良好的散熱、酷炫且安靜的設計一直讓我念念不忘。

沒想剛剛結束了在外的工作,回到家裡,可以享受大尺寸的娛樂環境的時候,可以換成其兄弟產品H500M。廢話不多說,就讓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這款頂級A-RGB機箱吧。

開箱

外包黑色為主色調,中間是機箱的渲染圖,展示了機箱的前面板可替換的特性。右下角是各家RGB的認證標識。

H500M 隸屬於MASTERCASE系列主打模塊化設計,主打內部和外部模塊化設置,屬於酷媽家旗下比較頂級的機箱系列。

酷媽家包裝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機箱的背面必定是多國語言的特性介紹。哇這次H500M的特性介紹可真是非常的多呢。

側面則是機箱的前面板渲染圖以及參數。

包裝內有一個手提袋,有了手提袋這樣即便是一個人,也可以輕鬆取出機箱了。話說這個手提袋真的超結實,H500P裡有一個同款的手提袋,我搬家的時候還用上了。

曬物

說明書&安裝 說明,萌新的話建議仔細閱讀哦

配件很豐富,一根A-RGB控制器的轉接線,一根USB備用線

值得一提的是,附贈的機箱清潔布質量非常好,真是比我的眼鏡布質量還好。。

酷冷至尊H500M雖說是中塔機箱,但是兼容EATX,尺寸544 x 248 x 546mm,在中塔機箱中算是個大高個了

這次的酷冷至尊H500M和哥哥產品H500P的單面玻璃不同,採用了雙測透設計。

2面的鋼化玻璃面板都貼有易碎貼。

2邊的側面板都採用了免螺絲的設計,只需要1元硬幣或是鑰匙之類東西旋轉90度,就可以輕鬆打開側面板了。

剛好朋友看到我帥氣的機箱忍不住也入手,卻遇到了打不開的問題。。。我怎麼感覺被赤裸裸的鄙視了?估計最後是疊了一沓很厚的100元給開的有錢人的世界原來是這樣玩DIY的。

側面板的玻璃足足有4mm的厚度。

和H500P的前面板聚碳酸脂材料不同,這次的H500M的前面板採用了玻璃及衝孔網兩塊面板,可以根據喜好,搭配其一進行安裝,玻璃前面板兼顧美感和性能;衝孔網面板保證更加出色的通風性能。

因為H500M的面板全都是烤漆材料,表面貼滿了保護膜。

前面板的烤漆圖層讓我一度以為它是玻璃材質的。面板雖然沒有H500P那麼多的線條,但是簡單光滑的處理卻多了幾分大氣和狂野。

前置的I/O面板提供的接口很豐富,光USB接口就提供了5個。所有的接口都進行了黑化。重啟鍵做小做深了,需要按得話,必須要用指尖才能按下,這樣可以避免誤觸。硬盤燈和電源燈點亮之後會發白光。H500P沒有Type-C的遺憾總算在H500M上得到實現。

重啟按鈕也可與預裝的ARGB控制器相連接,用於切換ARGB燈效,後面會為大家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H500M改進了前面板的打開方式,必須要打開側方的4個關鍵的卡扣,才可以取下前面板,像我這樣直接拉動前面板是無法直接打開的。這樣的設計有效的避免了,在搬運的過程中誤開了前面板導致機箱跌落。

頂蓋只需要取掉後方的一顆螺絲即可輕鬆取下。頂蓋同樣也是採用了灰玻璃的設計,所有的稜角處都做了光滑處理

電源倉採用了易取設計,下置了防塵網。電源倉的螺絲很有質感。

裝機前先秤個重。。。27.2斤。。。可見用料的紮實。

畢竟是能容納下EATX的中塔機箱,H500M提供的內部空間非常的寬敞。

後置的14CM的黑化風扇。3Pin接口。速度: 1200RPM

H500M提供了9個接駁位。有一個立式安裝顯卡的顯卡位,不過沒有給配轉接線。畢竟配便宜的線怕燒顯卡,貴了的線可以再搭上一臺機箱的錢了。

主板支撐柱對應的規格也貼心的進行了標註。

2顆200mm ARGB 風扇(速度: 800RPM / 連接器: 3Pin + ARGB 3pin)。支持A-RGB燈效調節。

電源倉有一個酷冷LOGO形狀的凹槽,電源倉的頂部可以安裝2個2.5英寸的硬盤。

機箱背面有3塊簡單拆卸的裝甲,可以用來藏線。

CPU部分的背板是面非螺絲的,拉出一角很容易就可以取下,一角有一個酷冷的小標誌

底部的裝甲裡藏了一個A-RGB的控制器,乍看一看我還以為是風扇的Hub

這個控制器提供了3種控制方案,一種是USB,可以通過酷冷定製的軟件進行調節。一種是ARGB接口直接控制,前提是你的主板要有這個接口。而且這種方式只能通過主板商提供的RGB軟件進行調節。然後最後一種,就是直接通過控制器調節,看到這個重啟控制線接入這個控制器,我相信你就明白這個控制方式了。

背板給空出的空間非常大,可以容下很多線材,所有的線材都做了黑化處理。

3根USB數據線,有一個前置Type-C的

Designed by Cooler Master

硬盤位需要從機箱前部打開,後方空餘了更多位置用於走線。

拆去前面的裝甲即可看到可以拆卸的硬盤架,3.5英寸的硬盤是面螺絲的。

裝甲基本拆完了,準備上機。

裝機

帶開窗的電源艙蓋可以透過玻璃側板展露出電源,同時也可將電源完全遮蓋打造簡潔外觀。

主板上外置的USB 3.1 (Gen 2) Type-C接口總算能用上了。

頂部的面板可以拆除後,用冷排和風扇把它加在中間的方式安裝,這樣可以更好的展示風扇的RGB效果,面板上也預留了足夠的開孔方便穿線。

最後就是顯卡支架了,通過螺絲固定可以隨意調節高度和角度,很方便。

個人比較喜歡用玻璃的面板,取掉前面板對應的螺絲即可取下衝孔網面板。

換上玻璃面板,這樣就基本上完成了全部的安裝。

A-RGB展示

首先給大家展示的是控制器控制的幾個動態效果。其實最漂亮的A-RGB的混彩效果用動圖很難標書,因為GIF的色彩只有256色,一旦色彩變化頻繁了,動圖就很難展示出變化的效果了。所以為大家用靜態圖片展示一下

200mm的超大機箱風扇格外搶眼,再經過黑玻璃濾過光之後,顏色顯得更加純淨透亮。即便在晚上也不會顯得非常刺眼。

通過機箱的A-RGB控制器同步水冷的光效之後整體感覺更加驚豔了。

最後

酷冷至尊 H500M ARGB遊戲機箱做為同門兄弟H500P的升級版,不但在細節上優化了很多安裝的體驗,在美感上更是登峰造極,讓我進一步體驗了一把硬件美學。

20CM的大風扇不但讓我的顯卡和CPU在夏日裡暢玩無憂,也讓我收穫了安靜的娛樂環境。

目前而言,控制器僅能同步接入設備的燈效,其實,如果使用USB連接主板可以進一步實現主板和內存燈效的同步,只是目前相關軟件暫未公佈,這是我通過華碩AURA系統手動修改的偽同步,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參看我上面的文章。期待酷媽官方的燈效控制軟件,畢竟酷媽玩燈還是很有一套的。有機會也會為大家送上相關文章。

最後的最後,感謝您的閱讀,也感謝SMZDM以及酷媽為本文提供產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