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膩體貼、溫文爾雅,祖峯用暖男面孔詮釋另類特工生涯

我的公號是《讀史談視》,我的主業是說諜戰。

在人們眼中,特工一般都是身手非凡、雷霆萬鈞的赳赳武夫,而在熱播劇《面具》中,祖峰卻扮演了一個另類特工——不溫不火、溫文爾雅的法醫。從《潛伏》裡沉著精明的李涯到《北平無戰事》悲情敦厚的崔中石,從《雙刺》裡暖男顧家的彭鋼到《面具》裡掙扎糾結的李春秋,祖峰用細節描摹人物,用情感詮釋人性,以潤物細無聲的類別,以溫文爾雅的姿態,抽絲剝繭般將角色多面性展現在觀眾面前,用百姓視角詮釋了特殊背景下特工的真實生活。

用形體動作展現人物情感。情緒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人物的喜怒哀樂是通過情感而展示的。祖峰特別擅長用情緒展現人物,他習慣於用形體動作作為輔助,以無言的方式展現其內心的喜怒哀樂。《潛伏》中,李涯暗中追查餘則成,被發現後遭到餘的一記耳光,在滿肚委屈中,仍陪以笑臉。回到辦公室後則默默流下眼淚,同事之間不便撕破臉皮、獨處則又感到委屈,祖峰把個中微妙情感捏拿的十分到位。《面具》中,李春秋為了保護妻兒安全,一邊吃飯一邊向姚蘭坦白自己出軌事實,用咽飯掩飾哽咽,張弛有度將內心的糾結和惆悵展現得惟妙惟肖,十分符合現實生活中的家庭場景。同時,祖峰還特別擅長用眼神傳遞情感和情報。《面具》中,當李春秋感受到妻兒生命受到威脅時,雙眼無神一人獨坐喝悶酒展現內心的惶恐和不安;《北平無戰事》中,當崔中石發現被人竊聽時,眼神中又表現出瞬間的驚訝,迅速又恢復了平靜,通過形象生活動的形體語言,推動了劇情發展,讓人物更具有戲劇張力和煙火氣息。

用生活細節狀寫人物底色。“細節決定成敗”,很多抗日劇之所以被稱為神劇,主要細節是被誇大其詞,不切合實際,引發網友吐槽。祖峰善於用生活細節狀寫人物底色。《北平無戰事》中的崔中石在方孟韋洗手時,給方孟韋倒水,最後又遞上一塊毛巾,整個過程自然流暢,毫無違和感,充滿著生活的真實,將崔中石心細如髮和體貼入微展現得淋漓盡致。《面具》中,李唐懵懂知道李春秋要離開他們母子兩人之後,早晨煮雞蛋,先拿三枚後又改作兩枚,李春秋發現後,衝著雞蛋瞅了一下,暗暗嘆了一口氣,把內心的無奈和欲說不能的情狀描寫的合情合理;李唐在雪地的街道中衝著李春秋呼喊時,李春秋坐在人力車上稍作停頓,又義無返顧地走了,把內心的掙扎糾結和欺騙軍統盯梢人物的偽裝刻畫得入木三分。所以,李春秋這個角色和現代的普通觀眾之間有了更多的貼近。他的悲歡離合、他要面臨的大到信仰缺失小到柴米油鹽的生活困境,種種關乎人性的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更加直觀生動地展現出間諜職業內心分裂的苦楚。祖峰演技上細膩巧妙的處理將角色的掙扎感刻畫得更加深入人心。

用生活語言拓展戲劇張力。電視劇是戲劇的一種,是生活的翻拍,自然要靠生活化的語言還原生活,一旦對話脫離生活,也就少了生活的煙火味兒。《面具》一劇特別注重用生活化的語言拓展戲劇張力。姚蘭出軌後下班回到家裡,李春秋上去擁抱姚蘭要求親熱,姚蘭說你瘋了?李春秋說我一個月都沒瘋過,瘋一次又怎麼啦?這個細節既符合夫妻生活之道,也為後文李春秋發現姚蘭出軌埋下了伏筆。劇中,李春秋為了遮人耳目,向軍統特務打的暗語,也都恰到好處地用了生活語言,於煙火中掩蓋了真實意圖。類似這樣的對話,在劇中枚不勝舉,既讓劇中人喜歡,也給戲外人留以深刻的印象。

從業20年,祖峰因長期飾演配角,被媒體戲稱為“鑽石配角”。雖然沒有男主的光環,卻能通過對角色的細膩拿捏,贏得稱讚,博得眼球。《面具》中祖峰扮演的李春秋終於讓“媳婦熬成了婆”,劇中他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細膩詮釋,不僅贏得了觀眾的認可,更讓他登上了演藝的高峰。作為演員,他已經將表演鑽研到極致。我們期待著祖峰為影迷帶來更多精彩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