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優不優秀?只看這五點!

管理的本質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公司的發展。管理者的身份不僅要考慮管,還要考慮理。管是管住,讓所管的人按要求做;理是理順,是將利益和責任理順,該得的利益得夠,該負的責任負全,而且要人性化,要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目標統一,這樣才能形成合力。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才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呢?

一、目標是否聚焦?

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哪兒都是目標,哪兒就都沒有目標。

吳起,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軍事理論家、軍事改革家。後世把他和孫子連稱“孫吳”,著有《吳子》,《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吳起是一位軍事和政治上的鬼才,吳起的一生中毫無敗績,可以說是不敗的軍神,在政治上提出的改革方案,令魏國和楚國成為當時戰國的霸主,吳起在作戰上號令嚴明,在尋常的出征途中願意和普通士卒同甘共苦,贏得了士卒的愛戴,以至於士卒為其戰死亦在所不惜。吳起在軍制的改革拋棄了當時軍事上士卒作戰不積極的弊病,使所仕國家的軍事強於其他國家,正因此才能抵禦強國的入侵,侵佔小國的領土。

點評:這個故事講的是領導在目標管理中要拉下架子,平等對待部門或團隊的每個成員,並提供顧問、教練、保姆服務,就會創造出驚人的團隊的整體業績。

二、計劃是否嚴謹?

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是最好。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裡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裡,把其餘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裡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裡,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點評:作為管理者,在你迷茫慌亂的時候,完整的計劃絕對是很好的信念支撐。而計劃的制定都是由小到大、由近到遠、由少積多等,依次實施執行得出結果。

三、眼光是否遠大?

很多人的失敗感,不是來自自己的感受,而是別人的眼光與當下世俗的標準。

威爾瑪·魯道夫是奧運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短跑運動員之一。在她出她出生時早產而險些喪命,4歲時患了肺炎和猩紅熱,左腿因此而癱瘓。9歲時她努力脫離金屬腿部支架獨立行走,直到到13歲才勉強可以比較正常地行走。她下定決心決定成為一名跑步運動員,當然參加每一項比賽的結果是最後一名。每個人都勸她放棄,但是她還是跑著。直到有一天,她贏得了一場比賽。此後,勝利不斷,直到在每一場比賽中取勝。特別是在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上,女子100米決賽中,當她第一個撞線後,賽場上掌聲如雷,人們紛紛站起來為她喝彩,齊聲喊著這個美國黑人的名字—威爾瑪·魯道夫。這個黑人小姑娘就是“黑色羚羊”威爾瑪·魯道夫,3枚奧運金牌的獲得者。

點評:用他人的眼光來衡量自己的力量,等於自我鄙視自我放棄。作為管理者的話,你要有一雙放遠未來的眼睛,不去在意理會他人無用的看法,目標也就更加遠大。

四、內心是否寬厚?

在“仁厚”和“殘暴”爭奪王業的時候,總是那和顏悅色的“仁厚”最先把它贏到手。

遠在北宋時期有位進士叫作楊時,他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其弟推薦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焦躁,尊師敬友得人心,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有天楊時同遊酢一起求學,卻看到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跟遊酢便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這時天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大,遊酢實在凍的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阻攔住了,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之後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

點評:做事業做管理也要像求學一樣,成為一個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如果:你急錢就躁,你兇人就跑,你坑客就少,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五、付出是否等價?

你不努力有人努力,你不付出有人付出。很多時候,我們和別人拼的,不過是誰更破釜沉舟。

在電視劇裡經常聽到看到:在世罪孽深重的人,死後會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就好比這個小故事:甲乙兩人死後來到陰曹地府,閻王查看功過簿後說:“你二人前世未做大惡,准許投胎為人。但現在只有兩種人可供選擇:付出的人與索取的人,也就是說,一個必須過付出、給予的人生,另一個則必須過索取、接受的人生。”甲暗忖,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於是他搶先道:“我要過索取、接受的人生!”乙見此情景,也沒有別的選擇,就表示情願過付出、給予的生活。閻王聽其所願,當下判定二人來世前途:“甲過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輩子當乞丐,整天向人索取,接受別人施捨;乙就成為富翁,廣捨錢財,享樂一生。”

點評: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懂得“捨得”的道理。有舍才能有得,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回報。付出的多少,決定了成就的大小。

其實公司並不需要管制者,我們只是需要有個人坐在管理的椅子上。倘若被管理者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工作,管理者就會輕鬆很多,公司也就日漸完善。在完善自己公司之前,管理者必須得做到:堅定目標、嚴謹計劃、放遠目光、內心仁厚、努力付出,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優秀。正所謂完己整大=完善自己整齊公司。

運營者:小V魚,頭條號:心靈小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