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女主更出彩的女配盤點!

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國產影視劇中的女配女二們,漸漸模糊了名字,隱去了性格,只剩下一個個精美的皮囊,一步步變得日趨臉譜化。

有的成了男主與女主戀愛道路上的絆腳石,也有的為了激發女主未知的小宇宙而不惜“犧牲自己”炸成炮灰。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 素錦

錦繡未央 - 李長樂

李長樂設計殺害高陽王拓跋浚的母妃,使得李未央與拓跋浚感情破裂。後嫁給拓跋浚,對拓跋浚因愛生恨,和拓跋餘聯手陷害拓跋浚。

以《錦繡未央》中這一段對李長樂的人物描述為例,似乎這已經成了女配的官方設定。

一個明顯高於女主的尊貴出生;也擁有了與女主同樣出眾的相貌;還有非富即貴一帆風順的成長經歷,這一切似乎都是為了“滿足”在日後加害女主時的蠻不講理,喪心病狂做鋪墊。

可是,從小在愛裡被滋養著長大的女孩子,真的會養成恃寵而驕得不到就毀掉的性格特點嗎?

想必我在這裡不用多做累述,大家心中也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黛玉和寶釵

七月與安生

無論是經典如黛玉寶釵,還是喜獲了金馬雙影后的七月與安生,好的女主和女配,甚至是雙女主的陣容,往往更能戳中觀眾的心絃。

就在鎮魂女孩們都沉浸在“巍瀾”雙男主的奇妙化合作用下不可自拔的時候,我們的女配們也確實需要一些成長了。

誠然,一部作品,勢必需要一些反面人物,以製造戲劇衝突,完成主角的人物成長,抑或是推動劇情朝著更高潮的方向發展。而同時,越來越的觀眾,似乎也漸漸默認了這樣的套路組合。彷彿這些角色的孕育和產生就是為了去承擔一部分來自觀眾也好,甚至是組創的惡意。

而我同時也認為,這樣是不對的。

小編記得,上一個讓我心疼唏噓不已,對女二的愛意甚至勝過了女主的角色,還是《偽裝者》中的於曼麗。

一個好的角色絕不是依附於另一個,或是為了推動其他角色的劇情而生的,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甚至當一個角色完全獨立被創造出來之後,他的一切行為只為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