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放水,國常會信號地產人看懂了嗎?

前幾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有新的信號釋放。業內普遍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或利好基建;貨幣寬鬆政策獲得確認,或迎降準,後續流動性環境寬鬆可期。

此次會議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對此有人笑稱“精準式漫灌來了”,也有人擔心,信號背後各地實操落地的效果與反饋能否達到預期。那麼,此次財政貨幣的調整,對樓市有何影響,地產人,你看懂了嗎?

01

劃重點

此次會議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一是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聚焦減稅降費,包括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的增值稅留抵退稅返還等。另外,要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二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

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於支持小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等。

三是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對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給予獎補。

四是堅決出清“殭屍企業”,減少無效資金佔用。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機構及活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02

詳解讀

沒有走地產“泡沫”老路

海通宏觀 姜超、宋瀟

以前每一次央行都是大幅降息降準,但是這一輪到目前為止,央行定向降準3次,但是沒有降息。降準說明貨幣有放水,但沒降息說明沒有漫灌,這一次有寬鬆但是沒有刺激。

同時,以往每一次的寬鬆週期都會刺激房地產,畢竟地產投資是影響中國經濟的最重要動力。但這一次的政策對地產隻字未提,而最近關於地產的政策包括住建部稱控制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比例,以及統計局稱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相關政策舉措,這意味著不會走地產泡沫老路。

同時,下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效用仍在,三四線棚改貨幣化進程和佔比都將下降。而隨著非標融資陸續到期,房企外部融資環境也不容樂觀。同時,今年以來,土地成交價款也出現大幅下滑,土地購置費後續增長乏力。資金約束疊加土地購置費增速回落,預計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大概率將出現下降。

對地產企業是利好,注意在合規框架下操作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 嚴躍進

隨著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寬鬆化的導向後,接下來在產業政策、內需政策等方面預計也會出臺新的寬鬆政策,此類政策形成組合拳,給當前經濟結構轉變提供支持,

對於地產企業來說,肯定是一個利好消息。

比如,房地產領域,包括租賃市場等方面的改革或也可以享受新的財政補貼和各類稅收政策支持。又如,貨幣政策強調流動性寬鬆的概念,對於地產行業的資金面來說,可以比較果斷地判斷,最大的資金壓力或開始過去。此外,對於相關融資平臺的融資需求進行保障,對於一些轉型城市運營的地產商也可以享受更優惠的貸款和金融支持。

但嚴躍進也強調,必須看到,部分基調沒有變,包括去槓桿、控風險等,降準資金的投向也更加規範,所以地產企業和各市場參與者依然需要在合規的框架下進行操作。

房地產政策未見放鬆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 張一平

這次政策調整不代表將重新走上以往“財政刺激”的老路。推動有效投資的領域在於補短板、增後勁以及惠民生,

房地產政策未見放鬆,政策受益主體是新動能、小微企業和居民部門,這與以往財政刺激有明顯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