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左手鏖戰商海,右手烹茶自飲

生活中佛系,工作中狼性”,這應該是劉世超身上最明顯的特質。

心無愧事常安枕,室有餘閒自煮茶”,這是他寫在職場培訓ppt上的兩句話,也是他對成功的定義。閒暇之時,他常點燃一支檀香,在煙霧繞繞中自沏一壺茶細品。

實在很難想象,這樣一位嗜好喝茶打坐、抽雪茄的佛系80後,為了替自己的品牌爭奪一席之地,竟然屢屢在激烈澎湃、波雲詭譎的商海中,以縱橫捭闔之勢攻城略池,手起刀落間大有一種捨我其誰的狠勁。

人的一生,其實都在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只是能兩者兼而有之的,並不多。劉世超應該屬於那種少數中的佼佼者。

翻看劉世超的履歷,非常漂亮。他的故事,也非常精彩。

他曾歷任寶潔、歌莉婭、韓後等公司的高管,成為品牌營銷層面的掌舵人,同時還是一名創業者,擁有自己的品牌——“雍也”。

跟大多數人畢業多年依舊處於迷茫中不同,劉世超在16歲那一年,就已經知道自己以後要走的路,那就是做職業經理人。

認定了一條路,他打算一路走到黑。偏好商業的他,從本科期間的工商管理到讀碩士時的市場營銷,唸的都是商科類。而且,在身邊人忙著考註冊會計師、考託福、考GRE時,依然淡定地不為所動,“我從來沒考過,因為我覺得那跟我的未來沒關係。我喜歡商業,就一直低著頭在那條商業的路上一直走。”他說。

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了富豪中比較快樂的丁磊。吳曉波在最新一期《十年二十人》中問丁磊,如果更專注一點,比如專心做網遊,是不是會更好?丁磊回答說,“可能也會很好,但你有這種興趣,你不能說我要把興趣按住,然後去做這個,那是天性不能抹殺。”

在互聯網圈子裡爬到頂端的那一撮大咖中,丁磊是公認的快樂一族。回看他和網易的近十年,很有意思的是,有人說他完美地錯過了所有風口,也有人說他是“掃地僧”,任由狂風過境,我自屹立不倒,默默守著熱愛的事。

有句老話不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時候,“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純粹,何嘗不是一種“得”。“失與得”往往在於自我內心的那一把尺,而非世俗的標準。

手持純粹與高效這把利劍,職場上的劉世超,所向披靡。

2006年,研究生畢業後劉世超加入了寶潔這個世界500強大公司,在銷售部門任職。說來挺有意思的,在寶潔那幾年,他幾乎是唯一一個不加班的員工。理由很簡單,做一件事就只做這件事,從來不會一邊開著MSN聊天,又一邊看郵件。

相比窩在辦公室走形式加班,他更願意待在家裡看一些與工作相關的書刊雜誌。他坦承,“其實人害怕的不是加班,而是被加班。”

很快,他便掌握銷售的竅門,“永遠不要hard sell,而是想著如何去幫到顧客,Top Sales絕對不是催著你下單的那個”。如此一來,成績自然不菲。

嶄露頭角沒多久,他突然被扔到河北省掌管整個省的生意,這對於初出茅廬的他來說談何容易,手下100多個女生,七八十個櫃檯,更重要的是5個主管年齡都比他大,可是也只能逼著自己一肩挑了。

當時寶潔的模式是分銷商供貨、商場出地盤、再由寶潔僱人去賣。接手後,劉世超先是花大部分時間跑遍各個地級市的分銷商,逐一瞭解問題,“有的談判甚至要談上半年”。理順完三者的關係之後,再著手一一應對,這一方法很快見效,當地的銷售額從他接手前的北部地區最差,成長為了區域增長的第二名。

打完這漂亮的一仗,眼看著就要升職,他卻突然申請調去做市場,這意味著一切從頭開始,而且面對的同事大多是比自己小四五歲的應屆畢業生。可他很坦然,比起加薪升職,更看重提升技能的機會,不想在職業生涯早期就變成一個循規蹈矩的Worker。

正正是寶潔市場,他有機會接觸到互聯網這股浪潮。“生活家”這個O2O項目,是他濃墨重彩的一筆。

剛開始,整個項目只有他一個人,除了運營“生活家”網站、雜誌和電商平臺,研究諸如服務器放在哪裡網站接入速度會更快的問題,他還要從寶潔內部的海飛絲、飄柔等垂直品牌爭取資源。

儘管如此,劉世超也是極度賣命,把每一次推介都當成路演拿風投來看待,細到每次開會時哪個人坐什麼位置都要事先想好,這一點甚至連他的老闆都覺得驚詫,而他的理由是,這有可能影響到對方的決策。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憑此一役,他接連獲得了寶潔大中華區品牌運營部白金獎、亞太地區卓越消費者營銷的獎項,併成為了市場部十年來升職最快的人—兩年之後升任玉蘭油品牌總監。可謂是春風得意之極!

忙碌的日子就像陀螺連軸轉,劉世超深感疲倦。

2011年8月,他從寶潔“裸辭”,賦閒在家。劉世超是那種很注重生活質量的人,文藝一點的說法就是心中有詩意,生活不苟且的文藝男青年。這段日子,他不是待在家裡看書泡茶、打坐入定、種植花草,就是四處旅遊。

在旅途中,他認識了一個朋友,雙方甚是聊得來,便合夥開了一家剎車器材淘寶店,兩年時間做到整個品類的第一名。

這次小打小鬧的試水,讓他更加篤信互聯網上別有一番天地。33歲的劉世超決定重返職場,機緣巧合下,他南下廣州任歌莉婭電商部門的總經理。那時候歌莉婭的電商已經做了3年,有一個基礎團隊,銷售額也達到7000萬。

在此基礎上,劉世超對歌莉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先是擬定一個清晰的全網戰略在戰略上——擺脫單純依賴站內平臺的單一網絡營銷,在全網建立起與消費者全面溝通互動的品牌線上生態系統。

隨後在管理上,他倡導“失控”的管理思想。所謂“失控”,就是不干涉員工做事的過程,“只要過程不超出價值觀的底線,你應該告訴我,你希望到哪裡,需要我提供什麼資源,這是互聯網的精神。”

一系列大動作下來,歌莉婭的成績可謂漂亮:僅僅一年時間,銷售額由7000萬人民幣提升到1.7億人民幣。

一戰成名的劉世超,隨後轉戰韓後電子商務公司任CEO。

不管職場上有多狼性化,劉世超這個人,骨子裡還是一個很文藝很理想化的人。於他而言,無論是在寶潔、在歌莉婭,還是在韓後,那些亮眼的成績只是交了份作業而已。

這個喜歡在深夜跑到書店夜讀的中年人,當他結識了言茶創始人祝敏後,為了做一個基於文化生活的女裝品牌,不僅辭去CEO職位,還抵押了在廣州的房子,隻身來到杭州,甚是瘋狂。

如今的劉世超,鮮少能看到西裝革履一副職場精英的模樣,很多時候,他都是一身亞麻休閒式的打扮,點燃一根檀香,再沏一壺茶,靜靜坐下細品。

狼性與佛系,在他身上竟然如此和諧,難怪同事們私下都親切地稱他為“小清新教主”。這樣的人,與其說是一位生意人,還不如說是文人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