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產業闖出的首富,萬達都干不過他,你爲啥不能闖一闖!

他是一位隱形富豪,他的產業帝國在中國最夕陽的行業紡織和電解鋁產業裡攻城略地,以3732億的營收總額,在“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名列探花。在榜單中,華為控股和蘇寧控股分別以營收總額5215.74億元、4129.50億元奪得狀元、榜眼,而在此榜單中,威震四方的萬達集團僅排名第九。

他就是山東省魏橋集團的創始人――張士平。相比華為的任正非與蘇寧的張近東的高調廣為人知,張士平和他的魏橋集團則異常低調,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在平常人的眼裡張士平更像一個普通同事、一個鄰居家的老頭子。但是他卻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紡織和鋁業當之無愧的雙料寡頭,其麾下的企業,是個不折不扣的產業帝國:中國宏橋,是世界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商之一;魏橋紡織,則是世界最大的紡織企業。

張士平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步時,張士平便弄潮在紡織市場和鋁電行業的風口浪尖。也正是這一次次的“離經叛道”,才締造出了全球第一的傳奇。他曾連續多年被胡潤富豪榜評為“山東首富”,2013年就以300億身家在中國富豪榜中排行第10,2016年,以650億財富位列第16名。在全球紡織和鋁業兩大行業不斷處於紅海競爭的情況下,張士平能帶著自己的企業逆流而上,實則不易。小編今天通過對魏橋集團進行分析,總結出魏橋集團決勝千里的經營策略希望對廣大青年創業者和企業家有所幫助。

1、用好“快”、“高”、“低”,輪好三板斧

魏橋創業的巨大成功依靠著張士平自己對市場的獨特理解和把握,張士平性格堅毅、雷厲風行他帶著魏橋創業總結出了魏橋創業百戰百勝的三字訣“快”、“高”、“低”,強化集團執行力將這三字訣打造成了集團決戰市場最鋒利的“三板斧”,使魏橋創業的優勢不斷強化。 “快”字訣,在魏橋創業表現為迅速的市場反應和項目完成能力上。其所有工程項目基本上都能做到當年立項當年施工當年投產。

9個工業園生產、財務、銷售高度統一,組成一支有集團總部直接管理的“快速反應部隊”,根據市場需求反應極為迅速。 “高”字訣,在魏橋創業對外擴張具體體現是不靠低水平重複建設,而緊盯時代技術進步,高投入換取高技術,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僅 2004年魏橋就從日、美等國引進噴氣織機、劍桿織機等頂尖設備3890多臺(套)。集團已擁有十大類2000多個品種,高技術含量棉布佔到60%,成為全國最大的無接紗、精梳紗和無梭布生產基地。“低” 字訣,在魏橋創業則主要表現為在同行業的商業競爭中他們驚人的降低了成本,將成本降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進而換來了令同行咋舌的高產出。比如,魏橋創業每噸紗耗棉僅 1040公斤,管理人員僅佔全部職工的0.8%,年人均勞效達20萬元以上,均居國內外領先水平。

2、守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不眼紅暴富

今年5月,中國宏橋旗宏橋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將收購魯豐環保28.18%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如果收購成功,這會是魏橋集團旗下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張士平將成為魯豐的實際控制人。

張士平很少關注公司股價,更反對身邊人炒股。他視投機為賭博,也從不眼紅別人的快速暴富。在為數不多的專訪中,他幾乎每次都要強調,不碰金融,不玩房地產。“前幾年房地產比較火的時候,我們做房地產非常有優勢。第一批入選可以做民營銀行的企業名單上,魏橋也是第一個,但不管外界怎麼引導,我都不進入這兩個行業,因為我很有自知之明。”張士平解釋說,魏橋創業的核心領導幹部和幾百名管理骨幹,包括他自己,都不具備駕馭本行業之外產業的能力。

“我們不打算髮展任何第三種產業,只會在原有兩個行業上延伸產業鏈。”在張士平看來,製造業才是國家發展的最重要的支撐,如果沒有製造業支撐,金融再繁榮也是假象。

3、財聚人散,人散財聚

與華為不同,魏橋沒股權激勵政策,員工的收入全都來自工資和獎金。用張士平的話說,按勞分配、多勞多得。魏橋創業的總部——鄒平縣的房價並不便宜,在人均年收入3萬元左右的鄒平,房價卻達到了7000元每平米。但魏橋創業的員工,只要符合了規定,最高只需2000元每平米就能購買企業的自建房。而且只需交50%的首付款,餘下的50%通過每月的工資還款付清。在魏橋家屬區內,也只收極低的物業費和電費,取暖費則全免。魏橋創業看上去有點像計劃經濟時期的國有企業——有自己的家屬區、醫院、幼兒園,甚至還有自己的電視臺,形成了一個“小社會”。如果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學,企業還會根據高考成績給員工發相應額度的獎金。“都是農村出來的,我理解他們,只有為他們解決後顧之憂,員工才能真心把企業當家。”張士平說,很多員工一家三代都在魏橋工作。

4、鐵腕掌權,軍事化管理

在魏橋集團每天收支費用高達數億元,但是公司卻沒有出過比較嚴重的腐敗問題,也基本沒人敢動歪心思。在魏橋集團所有的普通員工都知道張士平的手機號,集團也專門設定了意見箱,各種來信張士平會親自看。不久前,張士平收到了一條員工的舉報信息,舉報魏橋某幹部的違紀行為。經過集團經濟監察部的調查,情況屬實。張士平在每個工作日早6點40分例行的高管團隊早會上,發了通火。他用了一個詞——“心疼”:“培養了多年的幹部犯了錯誤要撤職,不光是他的損失,也是企業的損失。”

魏橋創業的高管幾乎都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張士平對他們的第一要求,就是要認同企業文化。每年,管理幹部都會收到一本管理手冊。內容大部分是強調企業精神。在生活中平易近人的張士平,對員工的工作要求和對待技術要求一樣,眼裡不揉一點兒沙子。隨著員工的更迭換代,“鐵腕”管理方式,也並未改變。因為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帶來的是高效率、是高執行力、是高利潤,年輕人在這種環境下可以看到希望,可以看到在這裡只有努力工作就有進一步晉升的機會。在魏橋創業工作的青年人,也很少有人在嚴格的制度下選擇離開。1990年出生的王少奇,把自己能進魏橋創業工作稱之為“幸運”。

張士平給創業者的箴言

張士平說:“一個企業的成功,僅僅靠項目的成功是不行的,必須是用人的成功。”他一再調:“創業者首先要認清自己,不要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未來的競爭,不再停留於產品的競爭,渠道的競爭,而是資源整合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眼界格局的競爭。誰擁有強大團隊,誰就能立於於不敗之地!”

他還告誡現在的創業者:“一定要打開格局,‘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句話是真理,多讓點利益給合作商和團隊,會有更多人願意和你合作,但是很多創業者想不明白這一點,把錢都攥在自己手裡,眼前是多賺了點,但企業註定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