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青龍偃月刀背後的中國文化內涵

關 羽 是 三 國 時 期 的 著 名 將 領 , 死 後 其 形 象 被 後 人 神 化 , 被 稱 為 “ 關 公 ” “ 關 帝 ” “ 武 聖 ” 。 他 所 代 表 的勇 武 、 忠 義 形 象 折 射 著 中 國 傳 統 道 德 的 理 想 標 準 , 進 而 成 為 中 華 文 化 精 神 的 象 徵 。 提 起 關 羽 , 人 們 總 會對 他 的 英 雄 故 事 津 津 樂 道 , 如 溫 酒 斬 華 雄 、 斬 顏 良 、 誅 文 醜 、 過 五 關 斬 六 將 、 單 刀 赴 會 等 , 他 使 用 的 青 龍偃 月 刀 與 他 的 英 雄 行 為 相 輝 相 映 , 成 為 他 的 標 記 和 象 徵 。

青 龍 偃 月 刀 ” 源 於 《 武 經 總 要 》 ( 編 纂 於 北 宋 仁 宗 皇 帝 時 期 ) 中 的 掩 月 刀 。 作 為 重 型 兵 器 , 掩 月 刀劈 砍 的 威 力 巨 大 , 但 因 太 過 笨 重 且 制 造 成 本 昂 貴 , 常 被 “ 用 來 操 練 , 以 示 威 武 雄 壯 , 並 非 實 戰 所 用 。 據 史書 , 關 羽 作 戰 使 用 的 是 矛 、 戟 和 佩 刀 等 ”。

在 《 三 國 演 義 》 中 , 作 者 對 掩 月 刀 進 行 了 藝 術 化 的 加 工 。“ 青 龍 偃 月 刀 ” 又 名 “ 冷 豔 鋸 ” “ 關 刀 ” “ 關 王 刀 ” , 刀 頭 闊 長 , 刀 刃 部 分 為 半 弦 月 形 , 刀 身 穿 孔 垂 旄 , 刀 上 鑄刻 青 龍 的 長 杆 大 刀 。 青 龍 圖 案 、 長 柄 、 半 弦 月 形 刀 刃 是 “ 青 龍 偃 月 刀 ” 的 最 主 要 特 徵 。 青 龍 在 中 國 傳 統文 化 中 是 四 象 之 一 , 按 照 陰 陽 五 行 給 五 方 配 色 之 說 , 東 方 屬 木 為 青 色 , 故 名 “ 青 龍 ” 。 一 方 面 , 青 色 有 “ 深綠 色 ” 或 “ 淺 藍 色 ” 的 意 思 ; 另 一 方 面 , 根 據 五 行 學 說 , “ 青 龍 ” 代 表 春 季 , 而 春 天 是 綠 色 的 象 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