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 · 荒野食客,在天地間找回簡單的勇氣

穿越24000公里,尋找不知名的美味。

帶著鍋碗瓢盆說走就走,

一把斧頭披荊斬棘,

荒郊野嶺處,

堆柴生火,

隨性烹調,

三兩好友圍坐,

大塊朵頤。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

這樣村夫式的旅行和生活方式,

他已經持續了十多年。

82年出生的陳東熠,

浙江台州人,

人稱陳師傅。

與所有海邊長大的“孩子”一樣,

小時候,

他最愛混跡在海邊,

抓螃蟹、釣魚、挖貝殼,

在海灘挖個坑,

拾點柴生堆火就開始野餐。

17歲時他開始旅行,

穿越叢林、沙漠、海洋,

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大半個地球。

起初,

陳師傅只是在浙江周邊找一些地方野餐,

兩年前,

他去內蒙古旅行,

途中嘗試了一次野餐,

便再也停不下來,

一邊探索未知的尋味之旅,

一邊拍攝紀錄片《路邊野餐》。

他帶著帳篷、

一把斧頭、

很多奇奇怪怪的鍋和廚具、

各種調味品,

去那些沒有過多人為干預的原生態地方。

從內蒙到福建,

從浙江到貴州,

橫跨南北東西,

在額爾古納河釣魚,

在蒙古邊境尋找當地烤肉最好的石板,

在三門和螃蟹死磕,

在武夷山被鵝“追殺”……

美食成了他深入瞭解一個地域的途徑。

他曾在莫力達瓦的夜晚,

車輪陷入泥坑被困四小時,

在臘爾山上被彪悍的苗民團團圍住,

荒野求生的困境卻是他眼中的“奇妙遭遇”。

去年,

他又自駕湘西和黔東南3000公里,

探訪11處山野、鄉村,

在那些無人問津又有生活氣息的地方,

記錄下了第二季《路邊野餐》。

陳東熠說:

“湘西和貴州最吸引人的,

就是深藏在高山綠水中的原始神秘感。

錯綜起伏的地貌形態,

溼熱的季風氣候,

可以滿足探險者蠢蠢欲動的好奇心。”

在那裡,

他認識了蛇王,

闖進苗家獵場,

還遇到了穀雨中最迷人的村莊。

每一個目的地都像一場關於食物的夢。

第二季《路邊野餐》的結尾,

陳師傅說:

“我不相信行走能改變自然,

但我相信堅持行走的人一定被自然改變。

所有行走,

都是為了更好地回來。”

陳東熠

台州人,廣告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