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影演員楊洸因拍戲太拚命導致失明,卻在丈夫悉心照顧下幸福一生

長影演員楊洸,1932年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楊洸的母親早亡,父親是大學教授。儘管是單親家庭,但是楊洸的父親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她。除了沒有一個能夠管她、愛她,陪伴她才成長的母親,楊洸的生活裡什麼都缺少。楊洸很好地繼承了父母的基因,從小就喜愛文藝。由於人長得漂亮,加上操一口純正的北京普通話,楊洸在學校擔任著報幕員的角色,還經常參加學校的各種文藝演出,是很受歡迎的中心人物。1947年,15歲的楊洸以優秀成績考入華北大學音樂科,主攻聲樂。畢業後分配到中央音樂學院工作團任專業演員。

1950年,在組織推薦下楊洸進入中央電影表演藝術研究所學習電影表演專業,為以後從事藝術表演做準備。與她同期學習的還有從全國各地各文藝系統抽來文藝精英人才。其中,李亞林、張圓、龐學勤、葉琳琅、印質明、趙聯、劉世龍等人後來都成為新中國銀幕上著名的電影明星。學習期間,楊洸參加了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大型話劇《屈原》的演出,在劇中飾演嬋娟。與趙丹、吳雪、白楊、魏鶴齡、謝添、顧而已等電影大師同臺。在三年學習期滿即將畢業時,楊洸被東北電影製片廠借去拍故事片《無窮的潛力》,在劇中飾演青年女工小朱。電影拍攝完成後,楊洸被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

1955年,楊洸從北京電影製片廠調入長春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同年,考取留蘇本科班。為了不影響從事電影拍攝工作,在蘇聯專家建議下楊洸報考了北京電影學校首屆表演專修班,在國內直接接受蘇聯電影專家們的教學培養。1957年畢業回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後,應邀參加八一電影製片廠電影《長空比翼》的拍攝。楊洸數年的學習成果在這部影片拍攝中得到了檢驗,楊洸一人在影片中飾演了女主角楊華和護士小郭兩個角色。影片播出後產生了很大反響,王潤神、曹會渠、楊洸等演員也開始為觀眾所熟知。完成拍攝任務回到長影的楊洸緊接著參加了反映翻身農民進行武裝鬥爭的影片《心連心》的拍攝,在這部電影中,楊洸首次與愛人龐學勤進行了銀幕合作。楊洸在劇中飾演秀清,龐學勤飾演地下黨員李文彩。1960年,兩人又在電影《烽火列車》中再次合作,楊洸飾演志願軍女戰士苗景春,龐學勤飾演王書記。1959年,楊洸連續參加了長影《海上神鷹》、《鋼珠飛車》、《冰上姐妹》和《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四部電影的拍攝。這樣高強度的連續拍攝,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影壇是極為少見的。由於長期在水銀燈下拍攝影片,1960年,拍完電影《烽火列車》後楊洸的眼睛就開始出現問題,被診斷為“尖端勞損性眼疾”並發展到“玻璃障體出血”,由於病情發展太快,楊洸只能暫停演員工作。1963年,長春電影製片廠籌拍《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集時,楊洸老師已經幾近失明,小翠一角不得不改由青年演員宋雪娟出演。沒能在《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再次飾演小翠,成了楊洸老師一輩子的遺憾。

從六十年代開始,飽受眼疾困擾的楊洸不得不離開心愛的演員崗位,轉向幕後工作。不久又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和心臟病。儘管身體欠佳,楊洸還是堅持承擔了電影劇團招考學員和教學工作。70年代以後,還參與過多部電影譯製片的配音工作,在故事片《風雲島》、《第三女神》、《點燃朝霞的人》等影片中客串角色,1986年,龐學勤調到珠海工作時,楊洸也跟著調到了珠海市文化局。楊洸的一生雖然只拍了幾部電影,演藝生涯才剛剛開始便因為疾病的原因不得不被迫結束。但是楊洸收穫了甜蜜的愛情,在楊洸飽受病痛折磨的大半生中,愛人龐學勤對她不離不棄,對她無微不致的關懷呵護,使她的一生充滿了幸福和快樂。

2004年6月15日,楊洸在北京逝世,終年72歲。

楊洸與兒子龐好

龐學勤楊洸夫婦與兒子、侄女

龐學勤楊洸夫婦與兒子、兒媳

楊洸與黃玲、張桂蘭在表演進修班

蘇聯專家為進修班學生授課(左3為楊洸)

1956年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幹部進修班師生合影(前排左4為楊洸)

周恩來與表演進修班演出的話劇《仇敵》後與演員合影(前排右1為楊洸)

《長空比翼》

《鋼珠飛車》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冰上姐妹》

《海上神鷹》

《烽火列車》

《風雲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