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兄弟情,真香

Another Country

同窗之愛

1984

解毒指數:8/10

導演:馬利克·卡尼斯卡

類型:劇情 / 愛情 / 同性 / 傳記

主演: 魯伯特·艾弗雷特 / 科林·費爾斯 / 加利·艾爾維斯

最近,只要你上網,就應該聽說過“社會主義兄弟情”。

簡而言之,“礙情”藏在眼睛裡

“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兄弟情吧”,說得毫無底氣。

躲躲藏藏,有些委屈。

委屈的時候,我就磕磕貨真價實的兄弟情

比如[同窗之愛],蓋伊(魯伯特·艾弗雷特飾)和賈德(科林·費斯飾)

沒有找了你一萬年的宇宙洪荒,但有大時代的浪潮。

1951年,冷戰時期,英國人蓋伊·伯吉斯和唐納德·麥克萊恩,突然飛往蘇聯。

原來,他們一直在向蘇聯傳遞情報。

劍橋五傑的故事,被拉開了一角。

帷幕之下,看不真切。似乎其下應該煙霧繚繞,充滿了權謀和諜戰。

[同窗之愛],就是以蓋伊·伯吉斯為原型

可電影聰明在,不說那波瀾壯闊,爾虞我詐,只說劍橋五傑故事之前的故事,說那一段兄弟情,或曰同窗之愛。

01 一萬年 淘不盡兄弟情

故事開頭,蓋伊已是耄耋之年。

從西方世界來的記者,好奇地來到蘇聯,想知道他成為“蘇聯間諜”的故事。

可他說,我只能提供故事背景

這一個“背景”,用得妙哉。

對女記者來說,“劍橋五傑”的故事,是會帶來報紙銷量的獵奇秘辛,蓋伊要說的青蔥校園,只不過是背景。

但對這整部電影來說,間諜故事,才是遙遠的背景,正片,正是那個少年。

時代車輪轟隆隆碾過,蓋伊即便是叱吒一時的人物,滿臉褶皺時回望,時代也只留下些煙塵。

年少時的痛苦混亂,和其中一點信仰的微光,才是真正值得被訴說、被聽到的故事。

02 說是兄弟情 就絕不演“礙情”

如同每一段兄弟情,儘管當事人光明磊落,旁人卻總希望看出點兄弟情之外的。

撩一下,“滾”

撈著就跑*1

撈著就跑*2,還弱不禁風扭一下

科林·費斯*魯伯特·艾弗雷特,也成為三十多年經久不衰的CP。

但說是資本主義兄弟情了,就說一不二。

艾弗雷特在演同性之情時,對上戲中的愛人詹姆斯,眼神是專注的

而對著賈德,眼神玩味,嬉笑無所謂

偷了個望遠鏡,說是跟校長申請了“科學研究”,其實全來研究詹姆斯的行蹤。

看不到心慌,看到了又一副昏厥的表情

心煩意亂到想吟詩作對。

影片開頭,老年的蓋伊,也留著詹姆斯的照片

而賈德則完全是個交換心事的“閨蜜”。

躺地上說話,正眼都不瞧一個,滿心是詹姆斯

至於科林·費斯,全程是清高孤絕。

他在這出戏的舞臺劇版,演的是蓋伊,是唯一一個同時出演兩版的演員,對人物心理活動,自然瞭解。當時對手戲的賈德,是肯尼斯·布拉納,那份憤世嫉俗,兩人旗鼓相當。

雖然拿蓋伊當好朋友,鄙視的眼神也是不含糊的

加上開拍兩週後,艾弗雷特開始對費斯開啟嘲諷模式,兩人關係僵化,賈德和蓋伊的彆扭勁,就更加生動。

03 說文解字 什麼是資本主義兄弟情

兩人之間的資本主義兄弟情,又是什麼?

這要先說到電影中表現的貴族公學的環境。

影片中的公學,以伊頓公學和溫徹斯特公學為原型,嚴謹,古板。

校內氣氛肅殺,隔三岔五要接受領導檢閱。學生會層級森嚴,如果能在學生會里得個一官半職,固然畢業後也平步青雲,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壓抑得喘不過氣。

新生無需思考,只需服從

雖然甚至還沒到大學,但這裡早就不是象牙塔了,反而處處是校方的威權、同學的算計。

影片開始,就出了一樁自殺案。馬提諾的同性情事被老師撞破,羞憤恐懼之下,他上吊了。

俯拍視角極其恐怖

而學生會里有關這次自殺的討論,個個從自己利益出發。

和蓋伊有過關係的,心裡有鬼

最位高權重的,急於優雅地撇清責任

想借機上位的,則趁勢攻擊別人,表現自己的領導力

在這個環境裡,“正常”人有兩種,一是新生,鞍前馬後,小心做人;二是既得利益者,濁了。

但賈德和蓋伊,卻都不在這兩種人之列。

也就是說,對這個畸形的環境來說,他們是一對怪人。

前者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在1930年的大英帝國,是個“受人敬重的笑話”,難以被人理解,但原則性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言必以階級觀點分析

後者是隻花蝴蝶,睡遍半個公學,全校都知道他的性取向,但這取向,彼時並不能放在明面上說。

捅到校長那兒,所有人都要遭殃

一個是敢於同這個環境中所有人的政治觀點不同,一個是敢於同這個環境中所有人的性觀念不同。

他們在不同的層面,對抗大英帝國僵化的體制。

這個意義上,他們是同一種人。

但另一個意義上,他們的價值觀,又南轅北轍。

蓋伊一心要成為最高年級長,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得到地位,進而讓人們認同不一樣的他。

而賈德,對這整個系統嗤之以鼻。另一方面,他又根本不相信,會有人是認真的同性戀。

對蓋伊“墜入愛河”不以為然

對喜歡男孩這整件事都不以為然

但是,他們依然是最好的朋友。他們故意忽略對方的不同,好在汙濁厚重的空氣裡,對彼此的乾淨、清醒,心懷敬意。

直到最後,蓋伊說出心裡話

賈德已經不敢看蓋伊

在這個瞬間,他意識到自以為的清高,多麼狹隘。平等的烏托邦,遠遠超過他個人的眼界。

而賈德也告訴蓋伊自己的信仰

堅定地,平等地,而不是像以前,高高在上地。

很多年以後,史書上以“劍橋五傑”之一的名義,記錄下了蓋伊的名字。蓋伊終於達到了他一心想要的永垂不朽,別人的無法忽視。用的是賈德的方式。

本片最好的地方,是雖然有同性元素,卻不渲染,而是用最多的筆墨,書寫兩個與世俗格格不入的人,書寫一段友情。

這是所謂,同窗之愛。

04 再來個彩蛋吧 費斯和艾弗雷特的同窗之愛

前文已經說到,兩人在開拍兩週後,關係惡化。

原本,艾弗雷特先被定下來演蓋伊,還是他說,舞臺劇裡演蓋伊的費斯不錯,應該來參演。

但之後,艾弗雷特看到費斯在看《衛報》——和他立場不對付的報紙,自此印象惡化,還在自傳裡形容費斯

“穿著拖鞋,彈著吉他,唱著抗議歌曲”。

==這麼嬉皮的臉叔我倒是想看看。

費斯一口咬定這是艾弗雷特腦補的,可艾弗雷特又說記得真切,這成了一樁無頭公案。

說是“宿敵”,可偏偏,兩人又都是對方合作次數最多的拍檔。

[莎翁情史],關係沒緩和,就又合作

[甜心大話王],嘻嘻哈哈的喜劇氛圍中,兩人成了好朋友

誰看誰知道,王爾德的妙筆劇本之下,不成好朋友都難。

再到[新烏龍女校],費斯根本是因為有艾弗雷特在,才出演了。

這次,偉大的編劇還響應CP粉的號召,把他們寫成了一對。

只是……艾弗雷特演女校長

總之,兄弟情絕不能被腐朽的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了。

還非常知情識趣地表示,我們在“Another Country”見過

Another Country是[同窗之愛]的英文名啊。

彼時汝為男兒身==

[新烏龍女校],臉叔先殺青。他離開後,艾弗雷特因為捨不得,躺在地上,假死了一小時。

今年艾弗雷特做導演的新片,還是處女作,[快樂王子],當然是無論如何還要請臉叔演。

你們說這人,咋恨起來牙癢癢,愛起來又要命呢。

可能,這就是資本主義兄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