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看資陽③

7月14日,伴隨著熱烈的掌聲,為期一天半的資陽市委四屆六次全會落下帷幕。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在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全面小康的衝刺決勝期和轉型跨越的攻堅突破期,資陽召開這次關鍵會議,並審議通過了《中共資陽市委關於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 加快建設成渝門戶樞紐型臨空新興城市的決定》和《中共資陽市委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兩個重要決定,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信息量大、內涵豐富,是兩次分組討論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在資陽市雁江區委書記羅道坤看來,市委書記陳吉明代表市委常委會作的長達35頁的報告和共計近50頁的兩個決定中,“句句是深意,字字有內涵”。

哪些重點決定資陽今後發展大局?哪些亮點又值得特別關注?會議結束後,資陽又將開展哪些大動作?記者為您梳理解讀。

亮點一:進一步明確“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定位

剛剛結束的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為資陽發展進行了重新定位——成渝門戶樞紐型臨空新興城市。這成為資陽今後發展的“定盤星”,也為全市上下幹部群眾提振了精氣神。兩週後召開的資陽市委四屆六次全會,再次對這一定位進行了明確和細化。

建設成渝門戶樞紐,重點是利用好資陽地處成都平原經濟區東向、南向開放咽喉要地和成都東進、重慶西拓戰略節點的獨特優勢,全面借力融入成渝,構建聯結成渝、服務成渝的開放門戶和交通匯集、要素聚集的綜合樞紐,構建立體全面開放大格局。

建設臨空新興城市,重點是用好資陽全域臨空、國際空港聯通全球的獨特優勢,發展臨空製造業和臨空綜合服務,引領帶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成鏈集群發展,建成產城一體、綠色生態、現代美麗的新興產業新城,提升城市能級,創響城市名片。

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已經明確:到2021年,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成果更加鞏固;到2035年,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全面建成,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資陽市副市長、安嶽縣委書記許志勳認為,這一定位“全面、準確、科學、務實”。雁江區委書記羅道坤錶示,它第一次將過去資陽幹部和群眾朦朧的願望、幹事創業衝動清晰化、藍圖化、路徑化了。

資陽市政協副主席王曉明表示:全會明確了資陽的城市定位,並與省十一屆三次全會中事關資陽長遠發展的10條內容充分對接,有利於資陽全面融入成渝。“過去成都的遊客和投資客從來沒有跨國龍泉山,如今,看好成都東進機遇到龍泉的投資客有望繼續東進28公里,到資陽投資興業。”

亮點二:首次提出形成“市域一體、五區共興”統籌一體發展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市委全會首次提出形成“市域一體、五區共興”統籌一體發展格局,第一次打破一區兩縣的區劃限制,在全市層面統籌五區發展。“五區同心要求縣區提高自己的格局,不能像以往一樣只注重自我發展,要與市級聯動,把自身發展放在融入成渝這個格局中。”資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察委員會主任王海波認為。

新格局強調協同發展。產業方面,今後全市統籌產業發展,科學佈局,突出各地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歸併零星工業電、服務業店,促進企業建中,產業集聚,逐步形成帶狀引領、組圖發展區域佈局;在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方面,特別是在實施重大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引領性工程時,致力於推動市域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順暢流動。

新格局又重點突出個性,將支持雁江建設成資同城化創新發展先行區,支持安嶽建設成渝中部開放發展前沿區,支持樂至建設成渝中部產業集聚綠色發展示範區,支持高新區建設國家高新區,支持臨空經濟區建設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不難看出,一區兩縣聚焦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高新區重在進一步升級、提質增效,臨空經濟區則要求高點起步,對標先進,放眼全國。

樂至縣委書記彭洪認為,報告不僅明確了資陽的發展方向,找準了未來發展思路,還第一次把資陽放入成渝大格局中,並圍繞全市定位對各區縣的定位進行了相應明確,避免了此前存在的同質化競爭。羅道坤也認為,這十分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亮點三:把“創新活市”、“環境立市”列入全市發展戰略

開放興市、產業強市,過去幾年,資陽從未停止過開放的腳步,並持續依託做大做強產業支撐全市經濟兩次邁上千億臺階。四屆六次全會中,這兩大戰略得到進一步強化。

其中,擴大開放合作被看作是資陽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之舉,將進行全面開放、全域開放,主攻成渝、四向拓展、放眼全球。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發展是主戰場。資陽將把突破口放在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上,突出工業主導、產業融合。

當市委書記陳吉明在大會上首次提出,實施創新活市、環境立市兩大戰略時,在座代表都眼前一亮。

所謂創新活市,將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突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科技轉化和人才培育引進,推動理念、體制、科技和人才創新。

環境立市戰略,將把環境作為立市之基,突出改善硬環境、優化軟環境,瞄準薄弱環境精準發力。

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主任姜鴻飛認為,兩大戰略的提出,完全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切中臨空經濟區的要害。按照規劃,臨空經濟區對標國際、高點起步,致力於建成“山水城相融”、“產城一體”的現代臨空產業新城,核心正是“創新”和“環境”。

“全會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的發展定位和信心,下一步我們將充分保護利用自然生態資源,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建設生態智慧臨空新城。同時全面推進改革創新和開放合作,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富有活力的開放新高地。”姜鴻飛表示。

亮點四:在“激勵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上求突破

“提氣”是兩次分組討論中,代表們反覆提及、感受最強烈的。資陽市城市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楊峰認為,兩個決定中,一系列關於資陽城市發展、產業佈局的好政策都讓大家感到很振奮。

方向有了,如何抓落實?能否實現美好藍圖,關鍵取決於幹部的思想觀念和能力素質。

資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雷明認為,以前幹部隊伍中存在信心不足、擔當不夠、形式主義等問題。分析信心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資陽近年來沒有大項目給大家鼓勁,幹部對資陽前景看得不夠、看得不深,需要儘快落實一批重大項目給幹部打氣鼓勁。分析幹部不願擔當的原因,既有自身原因,還有環境、政策等因素,要實現資陽跨越發展,既要用好“四種形態”管理好乾部,又要建立容錯糾錯機制,保護好乾部。

全會對這些問題做出了有力回應,特別提出要“圍繞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激勵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上求突破。強調要鮮明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湧入導向,選樹一批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的先進典型,要關心愛護幹部,充分信任幹部,認真執行容錯申訴、防錯糾錯、澄清保護等制度機制,全面清理規範各類檢查考核事項,嚴格落實帶薪休假、體檢、談心談話等制度,科學設置目標考核體系等。

針對報告中提出的幹部要跨行業交流近期紀委將出臺激勵幹部獎勵措施,“都是乾貨,有內容的,特別是針對基層幹部。”王海波表示。

更令人欣喜的是,就在全會召開的前一天,資陽市委常委會剛剛審議通過了《關於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方案》,推出包括差異化考評、容錯糾錯、提高村社幹部待遇等7個方面共22條措施,激勵幹部幹事創業。

“接下來各部門還將制定細化方案,推動儘快實施。”資陽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賈發揚透露。

小鏈接

四大戰略:開放興市、產業強市、創新活市、環境立市

五基地一樞紐“六大支撐”:國際口腔裝備材料基地、國家機車商用車製造基地、國家級臨空製造服務基地、成渝中心城市配套服務基地、丘陵地區綠色發展示範基地、成渝空鐵陸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七大任務:全面借力成渝、融入成渝,著力強化成渝中部支撐;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創新,著力激發發展動力活力;持續改善發展基礎條件,著力增強後發趕超優勢;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夯實全面小康基礎;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著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切實改善民生維護穩定,著力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五大突破:圍繞促進經濟增長,在項目投資、招商引資和企業培育上求突破;圍繞推動發展動能轉化,在改革創新和人才引進上求突破;圍繞提高推動發展本領,在解放思想和提升能力上求突破;圍繞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在激勵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上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