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坐鎮,衆多相聲大師加盟,《笑禮相迎》爲什麼收視率撲街?

眾多相聲大師?如今大師的稱號可以批發了嗎?如果說前兩期觀眾是衝著常派傳人常貴田,少馬爺馬志明,老藝術家楊少華老先生去看的,那麼隨著苗阜,姜昆,高曉攀,何雲偉的陸續登場,我相信收視率還會下跌。


前兩期我都看了,但是和很多朋友一樣,我也快進了,但是我笑了,而且絕不是像別的朋友惡搞說笑了的那種,是真發自肺腑的笑了,當我看到節目回憶馬三立大師唱鄧麗君的歌,我由衷的笑了,當我看到馬志明與楊少華回憶以往的趣事,也笑了。僅此而已。

可以看得出來,《笑禮相迎》這個節目本身就是姜昆用來狙擊郭德綱的相聲節目《相聲有新人》的,本來老郭的這檔節目叫做《中國相聲人》,老郭有想借此次機會和主流相聲界和好的意圖,但是主流相聲界沒搭理郭德綱這個茬,碰了一鼻子灰的老郭悄悄地把《中國相聲人》改成了《相聲有新人》,並且赴各地海選。《笑禮相迎》播出至今收視率可謂是慘不忍睹,即使觀看的人也幾乎是一邊倒的差評。

當姜昆自以為自己的歌頌型相聲能夠獲得觀眾的認可的時候,廣大人民群眾用實際行動狠狠打了姜昆的臉。既然是相聲節目,你得讓現場的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笑啊!可是觀眾真的笑不出來。不能說臺上的演員不努力,但是包袱太少了。我耐心的看了一段《揭瓦》,足足有五分鐘,一個包袱沒有,你可以說是為了下邊的包袱做鋪墊,但是最後的包袱也沒響。臺上的演員尷尬,臺下的觀眾無奈。這段《揭瓦》可以說是《笑禮相迎》節目的一個縮影。

我相信很多人會和我一樣,只記住了馬三立大師表演的唱鄧麗君的歌曲。大師舉手投足,都是活,臺詞表面上聽起來囉嗦,但是都是經過精雕細琢的,沒有一句廢話,說出來就是讓你聽了,發自肺腑的笑。這就是大師!至於題主所說的眾多大師,我實在不敢苟同,他們具備馬老這樣的功底嗎?其他的節目,說實話都聽了一部分,但是我真為他們捏一把汗,如果說半天台下的觀眾不樂,他們會不會真下臺咯吱觀眾呢?我膽小,選擇了快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