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老照片!這些新會的「舊記憶」,你還有多少印象?

這次,我們尋來了48張老照片

一起看看新會的那些年。

出發的地點在新會科學館

從新會科學館往前公園路方向走,來到新會北園公園,這裡曾是全國首個縣辦動物園——新會動物園,以前最開心的莫過於牽著父母的手去看小動物!

現在的新會動物園,改建成以植物觀賞為主的休閒公園,儘管動物不在,但景色猶在,承載著幾代人的回憶還在~

往前走就是盆趣園。

1956年,盆趣園由設計師鍾雪設計並改造,1997年的盆趣園還有遊樂設施。

後來閉園修葺,成為了一個青水悠悠、百樹長青的公園!現在變成各位公公婆婆的唱K聖地!另一個就是對面的人民會堂~

盆趣園的古榕樹,也許它沒有五顯衝那棵歷史悠久,但也已陪伴了幾代人了。

這一棟新蓋的帶有復古氣息的建築。

新建築的一角。

盆趣園的對面是人民會堂,那座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是廣東起源最早的一座會堂。這一帶,在九十多年前,叫“縣前頭”,一直以來都是新會的政治、文化中心。

當年周總理來新會視察時一句:“不要使我同群眾有距離。”留下了這張萬人空巷的經典照片。

雖幾經修葺,但還能依稀看到當年的模樣。現在的它也成為了大媽們跳廣場舞的聚集聖地!

站在廣場上,看著人來人往,看著周圍的高樓,你是否還留意到那座建於1985年的21層?據說那是新會第一座商業大廈,曾是全中國最高的縣級酒店!

以前坐在21層能看到新會的全景,現在周圍的高樓漸多,視野也變得小了,以前說去21層“旋轉餐廳”喝茶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現在逐漸被許多興起的飲食代替……

儘管如此,但回憶是無法代替的!

往前走到菱東路,憶起那些年曾在菱東球場打球的畫面,不免有些感慨!這裡曾是承載幾代人回憶的地方。

1958年菱東路的燈光球場,一眼看過去都是密密麻麻的群眾,可見當年的虛撼程度!

隨著城市不斷髮展,停車位不足,不得不將菱東球場拆除,後來這裡建成了一個休閒娛樂廣場,不過有很多人如今說起這裡仍會說“菱東球場”,雖不見當年盛況,周圍賣運動器材的老店,有些關了,有些還開著……

從知政路往仁壽路方向,你會看到兩旁的歐式風格的騎樓

,你好奇想知道以前是什麼樣的?為你收集了一張1933年仁壽路的老照片

如今的仁壽路成為了會城的商業中心,不僅保留了原來騎樓的建築風格,還有現代的商業氣息!

不知你是否聽爺爺說起過仁壽路,說起新會第一間電影院?

那是一家在在40年代由譚家祠改建而成的會城劇院。

到1992年,再次改建成新會影劇院,電影銀幕寬達20米,有1038個座位,電影銀幕寬達20米,是廣東省首家特級影院。

經多次改名,現在它叫大明星新會影城,也許你會驚訝!原來是這裡?想起小學的時候,最期待的就是學校組織到這裡看電影~

而在大明星新會影城對面的是華僑大廈,以前是一個旅館,曾是國外回來的華人短暫居住的地方,後來幾經變遷,一樓變成商鋪,後來kfc和各種商業的店鋪進駐了。

留有味道的莫過於美食的味道,是每年的八月十五左右,一樓有“華大月餅”在售,相信大多人都買過和吃過!

現在那裡變成了一個停車場,如今路過總忍不住多看一眼。

不知不覺走到岡州大道!站在十字路口,往左或往右都有說不盡的往事,道不盡的歷史,那不如先抬頭先說說它。

還有熱心網友找出一些珍藏 ,一本充滿年代感的電話薄(俗稱黃頁),不知現在有多少新會人還知道這個?

在後來會城的汽車越來越多,那裡就改成了紅綠燈……

相信大家都知道岡州大道原是會城河,隨著城市的發展,1995年2月23日,中心路交通廣場打下了第一根樁,會城河正式開始了覆蓋工程!

覆蓋會城河後建成的岡州大道,承載了會城河的使命,至今仍是新會的交通要道。

其實它還在,只是換了種形式繼續陪著我們~

此外,會城河上曾經有條橋募前橋,那是會城最出名的兩座橋之一(另一座叫驛前橋,也已經拆毀),位於原知政門至募興路的會城河上,不過早在90年代末就已經拆毀。

(圖片中可以看到當年賽龍舟的風采)

以前無論是賽龍舟還是花市,當年募前橋上的繁盛,亦不輸如今的各種商業中心~

而說起會城河就不得不說滻灣街,在80年代的滻灣街曾非常繁華,改革開放後更成為會城商貿中心,但隨著會城河的覆蓋,滻灣路亦風光不再~

如今的滻灣路看上去,飽受風霜的一磚一瓦都是故事,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輝煌與歷史~

你開始好奇,總聽上一輩的人說會城河以前怎樣?它到底是什麼樣的?

也許做為年輕一代的新會人沒有機會親眼看過,只能從這些黑白模糊的照片裡去探知一二。

除此,會城河的支流五顯衝,你可知原來是什麼樣的?一張60年代的老照片帶你回到過去~

以前街上是車水馬龍,現在的馬路上卻剩下車了!其實一個城市的發展,想必是路通財通吧!

而在後來剛建成岡州大道後,也多了兩個供我們休閒娛樂的廣場----世紀廣場和岡州廣場,想當年,還未改造的世紀廣場,這四個C字型的噴泉都記憶深刻!

現在的世紀廣場又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道路兩旁的綠化更多了,也比以前更加繁榮!

再往上走一段就是江會路了!以前道路狹長而兩邊枝茂繁盛,一股清涼的微風撲面而來~

現在的江會路車水馬龍,來往的車輛晝夜不停~

新舊交替,有些歷史可能會被淹沒……

你知道新寧鐵路會城站嗎?知道或者不知道。

這張照片中的歷史可能沒有幾個人知道,其修建於1909年

,原址位於(今新會華僑中學)新寧鐵路會城站,地靠近當年新會城的東門鬧市,和去往江門的驛道(江會路前身)。

兜了一圈又回到新會科學館,帶你走了一圈新會,不知道你有沒有對它有新的認識?

其實還漏了一個地方——圭峰山

上世紀的新會全景,放眼望去,盡是低屋平房!

如今的新會已經是高樓迭起,站在圭峰山上看,密集的樓房就像是一個個火柴盒子…

via:鄭洛文

還有圭峰山下的玉湖,從以前的玉湖一直都是一個泛舟湖上,閒情逸致的好地方。

現在的玉湖更不用說,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每逢節假日,來遊玩的市民絡繹不絕!

看完這些照片,

100年間,原來新會發生了這麼多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