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商學院——如何減少蘋果花葉病發生

蘋果花葉病在大部分果園均有發生,是一種發生較普遍的病毒病。患病的樹,一年生的枝條較健株短,節數少,果實不耐貯藏,易提早落葉。果樹花葉病是一種病毒性病害,是不能根本治癒的。病毒性病害雖然不能“去根”,但也沒有“癌症”那麼可怕。幾乎所有的病毒性病害,都存在顯性與隱性兩種表現形式。樹體強壯時,病害不會表現出來,樹體結果生長都比較正常。樹體衰弱時,就會出現花葉症狀。花葉病在果園的表現形式多為局部發生。有的是個別樹,有的是個別枝。

蘋果花葉病主要表現在葉片上,症狀因品種和病毒株系的不同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分為五種類型。 (1)斑駁型:從小葉脈上開始發生,產生鮮黃色、大小不等或不定型的病斑,邊緣清晰。病斑常彼此聯合成大斑。 (2)花葉病:新葉上呈現深綠與淺綠相間的不規則病斑,邊緣不清晰,較大。 (3)條斑網紋型:病葉沿葉脈失綠黃化,並延至附近葉肉組織,有時僅葉脈黃化,變色部分較寬,有時僅限於葉脈及其附近組織,但較狹窄,成網紋狀,稱“網紋亞型”。幼葉染病,中脈向一側明顯彎曲,致病葉畸形,或在病葉頂部以支脈為界形成“V”字形的黃斑,稱“條斑亞型”。 (4)環斑型:病葉上產生鮮黃色、圓形或橢圓形斑紋,環狀或近環狀。 (5)鑲邊型:病葉邊緣黃化,葉緣鋸齒狀成一窄的變色鑲邊,病葉其他部分正常。以上五種類型症狀常混合發生。

發生規律:蘋果花葉病是由植物病毒侵染引起的。蘋果樹感染花葉病毒後,全樹都帶有病毒,並不斷增殖,終生危害,該病主要靠嫁接傳染,也可通過修剪、菟絲子、蚜蟲、木蝨、線蟲等方式傳毒,病樹早春萌芽不久即出現病葉,4~5月發展迅速.其後減慢;7~8月病害基本停止發展.病樹抽發秋梢後,症狀又重新發展。

防治措施:1、加強檢疫。選用無病接穗和實生砧木,培育無病苗木。

2、苗圃內及早拔除病苗或集中栽植,發現病苗及時拔除並集中燒燬。

3、選用抗病品種。如黃金、印度、紅國光、早生旭等抗性較強。

4、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主要補充鉬、硼、銅等微量元素肥料。旱天及時灌水,雨季及時排水,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

5、剷除果園附近野生寄主,防治蚜蟲及刺吸式口器害蟲。

6、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噴灑病毒A,植病靈、鹽酸嗎啉胍、殼聚糖等,每10天左右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