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下半場,誰將能成爲「頭號玩家」

從"百團大戰"到如今的"三強爭霸"短短一年的時間,共享單車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隨著資本的不斷加註,整個行業也將迎來新的格局。

縱觀如今單車市場,其實本質上,已經成為了阿里和騰訊的又一戰場,而經過滴滴的教訓之後,合併似乎不太現實,這塊巨大的蛋糕誰也不會輕易拱手相送,而這場戰爭也將愈演愈烈。

摩拜重生

美團在兩月前正式收購了摩拜單車,在經過長達兩個月的磨合之後,在前不久的摩拜發佈會上,其已經正式宣佈將全面接入美團,上架美團首頁選項,而兩者的真正融合,也將對整個市場造成不小的衝擊。

摩拜也在發佈會上推出了共享助力車,而這也將助摩拜完成3到7公里的路程的出行部署。如今摩拜出行範圍已經能夠完全輻射0到10公里,而這也將助推美團所打造的線下生活場景形成商業閉環。

同時摩拜也全面接入了由騰訊主導的免押金騎行,用戶量瞬間提升高達1500萬,並且這也是行業內首次無限制的免押金措施,這將大力助推摩拜市場份額,而隨著美團上市,摩拜也無需擔心資金困擾,重獲新生的摩拜將再次助推騰訊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OFO自救

OFO明確拒絕了滴滴,阿里兩大股東的收購提議選擇造血自救,而隨著資本不斷加註,OFO也失去了曾經絕對的領先地位,並且在如今的免押金浪潮下,OFO也選擇了全面退出,構建自身免押金體系以提升盈利點。

小遊戲,信息流,現金貸,車身廣告,等等等等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OFO可謂動作頻頻,同時也能從側面看出,OFO尋求資金窗口之迫切,而伴隨著敵人的快速成長,關於OFO大規模裁員,撤銷海外事業部等傳聞也相繼湧現。

在免押金的大規模推行之下,OFO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被蠶食,同時也時刻伴隨著即將被阿里巴巴收購的風險,這也大大增加的自救難度,雖然戴威已經宣稱其已經實現百餘城市盈利,但隨著資本的不斷加註,如果OFO未能找到明確的盈利點,其未來的道路也將愈發艱難。

哈羅逆襲

哈羅的強勢入局,很大程度加大了阿里方在共享單車領域的影響力,同時與芝麻信用推出免押金騎行之後,迅速掀起了市場又一股狂潮,而隨著螞蟻金服在6月份20億助資永安行之後,其股份也成功上升至36%成為哈羅最大的股東,以及實際掌控者,而它的成功也充分證明了其"農村包圍城市"戰略的成功。

並且在接入支付寶小程序之後,其訂單量更是穩步提升,儼然已經呈現逆襲"頭號玩家"之勢。

這場有資本主導的遊戲已經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三家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將愈發激烈,而究竟這能最終站在市場的頂點呢?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