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風采」飛龍島「島主」帶你看不一樣的小島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生活在喧囂的城市,人們總是想找尋這樣的詩和美景。

其實,當你漫步在整治改造好的飛龍島好人文化主題公園,或許能有些微體驗:置身其中,可浸潤於好人文化之中,與草木相映成趣,聽飛鳥晨鳴舞蹈。

飛龍島位於章江北大道、飛龍大橋下,是一座天然江心小島。自然的力量造就出這座江心小島,又陰差陽錯地讓這裡成為鳥的樂園。

一踏上飛龍島,就有人給我們介紹說,島上有一位“島主”,他最懂島。

此島主莫不是金庸筆下的桃花島主黃藥師,有“絕招”?

“白鷺、灰鷺喜歡在水邊捉魚,畫眉、麻雀經常躲在草叢中撿蟲子和野果吃……還有很多不知名的鳥類,他們已經在這裡繁衍好幾代了。”說起飛龍島,“島主”邱承武如數家珍。

邱承武是南外街道紅旗村的普通村民,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就常來到飛龍島上釣魚、散步、巡邏,還自己划著船義務清理被江水衝到島上的垃圾,20多年來從未間斷過。飛龍島好人文化主題公園建成後,他成了這裡的一名保安,因此,同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島主”。

人們都說“愛屋及烏”,邱承武卻是名副其實的“愛島及鳥”。

在島上,普通人想要從密密麻麻的樹木花草中辨認出鳥在哪裡,必須得找上半天。但邱承武只需眼觀、耳聽,便能很快鎖定“目標”。

不僅如此,他隔三差五就要到樹叢裡走一走,數數鳥蛋,清理清理樹枝。同事們開玩笑說:“木棧道上的鳥糞多了還是少了,老邱都知道。”

邱承武說,每一個蛋殼都是一隻新誕生的小鳥,它們已經把飛龍島當成自己的家了。

“飛龍島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邱承武說,在飛龍島公園改造之前是一個廢棄的遊樂場,由於無人管理,這裡一度成為流浪貓狗的“天堂”,鳥兒們時刻受到這些流浪動物的威脅,而且一到汛期,江水帶來的垃圾都堆積在小島上,滋生了大量蚊蟲。

那在邱承武看來,

如今的飛龍島是怎麼樣呢?

↓↓↓

這是一個傾注了多方關注的地方

飛龍島好人文化主題公園從規劃到建設再到落成,每一個環節都備受關注。

像邱承武一樣,很多市民對這裡情結頗深。清晨在橋上架設機位拍鳥,傍晚在章江北大道河岸邊釣魚,還有的每天慢跑經過此都要駐足看看。

也正是為了回應廣大市民們的熱切期待,重新改造小島被提上日程。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親臨,為小島的設計規劃出謀劃策,關心小島建設;

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每隔一段時間都要來到小島調研督導,幫助解決問題,調度施工進度;

……

大家為的都是讓小島早日呈現出它應有的樣子。

這是一個為鳥兒搭建的家

如何打造好小島,既為民所用,又不驚擾鳥的棲息?這是責任單位區建投公司首要考慮的問題。

為了不干擾鳥類的棲息,摒棄了最初建設跨島拱橋的設計方案,採用了大環線型親地木棧道的方式,避免遊人踩踏鳥的棲息地。木棧道全長約1公里,寬度3米,還特意抬高了離地高度,達0.5米,避免了水淹。

與此同時,在島上原有植被基礎上,補種了鳥類愛吃的漿果類的樹木,以及適合鳥類築巢的植被。

巡邏時看見地上有垃圾,邱承武也會順手撿起來扔掉。

邱承武說,“市民和遊客都愛來這裡,我很歡迎,但必須要愛護鳥類。對於偷鳥和破壞環境的行為,我會堅決予制止。”他和同事們在巡邏時碰到爬樹偷鳥窩或者用彈弓打鳥的人會都堅決制止或者罰款。

同時,飛龍島的管理部門也不允許在島上跳廣場舞或者舉辦大型文藝活動,以防驚擾鳥類。

這是一個安靜的讀書空間

島上利用原有的一座玻璃房,打造了飛龍島“城市書屋”。整個書屋雖然僅有66平米,但藏書2500餘冊,功能也是“五臟俱全”:可以閱讀傳統的書籍,還能進行電子閱讀,還可以將自家的書拿來共享“漂流”,另外還能體驗AR閱讀等技術。

邱承武說,現在放暑假了,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學生在書屋裡靜靜地坐上半天甚至一天,讀上幾本書。“看書的時候,家長們都會告訴孩子要保持安靜,這種氛圍真好。”

這是一個浸潤好人文化的公園

飛龍島好人文化主題公園除了有鳥,還有像“島主”邱承武這樣的好人。

島上設置有“中國好人”“贛州好人”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公益廣告51塊,宣傳章貢區區級以上“身邊好人”31位。

同時,島上打造了志願驛站,可以為遊客提供雨傘、免費飲水、問路諮詢、免費藥箱等志願服務。

平凡的邱承武或許就是這個好人公園的縮影。“20多年來自己在島上走過多少圈,我已經數不清了。”邱承武說:“能守護這個小島感到特別愜意。”他笑著,眼神流露出的是對這個島、這群鳥的真摯熱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