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用晶片「封鎖」的老套路?國內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宣布無效!

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發展的如火如荼,互聯網創業紅遍大江南北。我們出行用滴滴打車,吃飯用美團外賣,買東西上淘寶、京東,找房子上58同城。正當我們以為,即將走上人生巔峰的時候,美國封鎖中興事件,就像給我們一記重拳徹底擊中我們的軟肋,原來我們的核心技術底子那麼薄。無論我們的移動互聯網多麼的發達,都是建立在國外先進基礎設施上的空中花園。

美國的一紙公文,完全可以左右一家中企的生命。高通、英特爾分別終止對中興提供核心芯片之後,徹底宣告中興的悲劇。這其實不僅僅是中興集團的悲劇,而是我們整個國家社會的悲劇。因為我們的命脈被別人牢牢的抓住,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差距,集中力量迎頭趕上。最可怕的是連認識都認識不到位,前段時間有名的“技術無國界”就是一種不幸。“技工貿”已不符合時代的要求。

不過我們更加慶幸的是,國內眾多知名企業已經開始覺醒,這其中就包括兩個著名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之所以說他們是覺醒,是因為芯片看似與互聯網不相干,但阿里巴巴和騰訊卻開始涉足芯片。而且他們不是淺嘗輒止,而是作為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阿里巴巴花重金全資收購國內芯片企業,目的就是要掌握自主芯片的研發、設計、生產技術,特別是在未來的物聯網時代,核心芯片不能再受制於人。

騰訊所採取的方式有別於阿里巴巴,他主要是採取入股芯片公司的方式,來進入芯片行業。馬化騰說,騰訊投資計算機芯片,是為了順應中國核心技術發展的潮流。這個說法與馬雲的說法不謀而合。馬雲認為,中國現在科技的骨頭還不夠硬,是因為我們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什麼時候我們掌握了核心技術,我們才能真正的站起來。

面對國外科技巨頭封鎖的刺痛,國內兩大互聯網巨頭紛紛揭竿而起,承擔起了應有的社會責任,相信以他們的人才、資源、影響力,一定可以在芯片領域創造出一片天地。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耐心,未來西方企業還想用芯片封鎖的老套路來對付中國企業,必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你們看好阿里巴巴和騰訊發展芯片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