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大學城農家小菜館

我們就是為了吃蝦來的。其實眼下蝦不如上月好,上月有籽,最肥,甩籽後其實是最疲憊消耗的階段,所以味道也是一年中最不好的。

河蝦入饌前尚在水裡暢遊,拿手指捏起來,大鉗揮得威武,霸氣側漏。片刻上桌,進了五臟廟。鹹甜口,福州味。濃油赤醬,也像杭幫菜味道。​酒燜蜆子。
​蜆子,福州人叫妞央。個頭較大,肉質新鮮、肥厚乾淨,用老酒壓住了妞央的腥氣,食之不願停下。燒黃骨魚
​,炸、燜、煨​,若有米飯,拌飯最佳。可惜大家忍住了。
辣炒魚泡。我是魚泡愛好者,除了生吃不接受,怎麼做都愛吃,口感豐富,鮮脆有,
​嬌糯也有。

蟶湯,拼了花蛤。肥厚。
主食,糟肉光餅。幾人食,便幾塊。本想再叫米飯,想想,忍住了。青菜。微微有了把年紀
​後,吃飯一定點個青菜。沒有青菜,就跟福建人吃飯不點湯一樣,算不得功德圓滿。清炒地瓜藤。據說本地現多植食用地瓜藤,藤葉嫩爽,不結塊莖。不為地裡的地瓜就為了吃枝葉。
每日更新美食文章,歡迎關注、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