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城區:建設市區沿江兩岸總部經濟產業帶

今年,惠州市惠城區年度投資73.17億元的83宗重點項目,1~5月累計完成投資31.05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42.23%,超時序進度0.6個百分點。在經濟社會發展邁入新常態的形勢下,惠城區在整體產業佈局上有何總體部署?又有哪些新興產業即將駛入發展快軌?

日前,惠城區深入開展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一把手”訪談活動走進區發改局。區發改局局長李火明表示,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最終要體現在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實踐上來。作為發改部門,該局主要在做好謀發展、促改革、惠民生這3大工作上下功夫。目前,該局已初步完成《惠城區產業佈局構想》和《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帶規劃》,批准後將抓緊實施。

李火明

產業佈局

建設市區沿江兩岸總部經濟產業帶

李火明介紹,按照惠州“一市六組團”發展格局要求,結合惠城區發展實際,將注重不同區域的資源整合,構建“現代高端服務業、現代新型工業、現代都市休閒農業”等具有惠城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的67.7%,是惠城區目前以及未來要發展的重點產業。為此,在現代高端服務業方面,惠城區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會展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以及文化旅遊業。

其中,總部經濟將以江南大道、東江三橋、隆生大橋等沿江、跨江道路設施的開通為契機,在橋東至隆生橋段(7平方公里範圍內)、望江瀝至江北段、江南片區沿江路等建設高檔寫字樓、商務樓宇,發展總部經濟,形成市區沿江兩岸總部經濟產業帶。

金融服務業則聚集在江北中央商務區;現代物流業則優化提升小金口現代物流業集聚區;電子商務業落腳在橋東“互聯網+商創”小鎮範圍內;會展商務業則往南發展,在三棟發展會展服務經濟,形成金山湖片區與三棟片區聯動南部商貿、商務服務區。

文化旅遊業將發揮沿東江生態資源優勢,在汝湖白鷺湖至廟灘水庫一帶發展文化體育旅遊產業;在龍豐火車西站至瑤池片區(含石灰廠)等發展文旅健康產業;在橫瀝譚頭一帶(8000畝土地範圍)打造生態文化旅遊基地。

健康產業

全力打造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帶

惠城

區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 “一三六”發展戰略,是引領全區今後五年發展的“綱”。而作為其中的“目”之一——— 全力打造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帶,將有利於打破區域界限,整合區域資源,推進協調發展,彌補農村經濟短板,推動區域經濟實現新一輪跨越發展。“因此,高水平打造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帶乃箭在弦上、引而待發。”李火明說。

記者瞭解到,惠城區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平臺區域包括橋東、龍豐、江南、水口、馬安、汝湖、橫瀝、蘆洲等8個鎮(街道),土地總面積986平方公里,約佔全區土地面積的85%,涵蓋優化提升、重點拓展及生態發展等三個主體功能區;2017年轄區GDP總額為269.25億元,佔全區GDP的3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區的87%,第二產業增加值佔全區的47%,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區的31%。

李火明介紹說,研究制定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帶規劃,將把鄉村振興戰略、特色小鎮建設、海綿行動等工作統籌起來,將環東江的生態資源整合起來,統籌促進生態健康產業經濟圈的快速發展。

目前,惠城區已成立區環東江大健康產業帶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由區領導任組長、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和鎮(街道)主要領導為成員。規劃編制以招標採購方式,聘請惠州學院專家團隊進行規劃編制,藉助外腦,增強規劃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使規劃能真正地起到戰略指引、統籌部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