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道這個祕密的人不多,利用人性弱點賺錢大道至簡

彼得·林奇的投資名言

1.你的投資才能不是來源於華爾街的專家,你本身就具有這種才能。如果你運用你的才能,投資你所熟悉的公司或行業,你就能超過專家。

2.每支股票後面都有一家公司,要了解公司在幹什麼!

3.你得了解你擁有的(股票)和你為什麼擁有它。“這隻股票一定要漲”的說法並不可靠。

4.擁有股票就像養孩子一樣--不要養得太多而管不過來。業餘選股者大約有時間跟蹤8-12家公司,在有條件買賣股票時,同一時間的投資組合不要超過5家公司。

5.當你讀不懂某一公司的財務情況時,不要投資。股市的最大的虧損源於投資了在資產負債方面很糟糕的公司。先看資產負債表,搞清該公司是否有償債能力,然後再投錢冒險。

6.避開熱門行業裡的熱門股票。被冷落,不再增長的行業裡的好公司總會是大贏家。

7.對於小公司,最好等到他們贏利後再投資。

8.公司經營的成功往往幾個月、甚至幾年都和它的股票的成功不同步。從長遠看,它們百分之百相關。這種不一致才是賺錢的關鍵,耐心和擁有成功的公司,終將得到厚報。

9.如果你投資1000美元於一只股票,你最多損失1000美元,而且如果你有耐心的話,你還有等到賺一萬美元的機會。一般人可以集中投資於幾個好的公司,基金管理人卻不得不分散投資。股票的只數太多,你就會失去集中的優勢,幾隻大賺的股票就足以使投資生涯有價值了。

10.在全國的每一行業和地區,仔細觀察的業餘投資者都可以在職業投資者之前發現有增長前景的公司。

11.股市下跌就象科羅拉多一月的暴風雪一樣平常,如果你有準備,它並不能傷害你。下跌正是好機會,去撿那 些慌忙逃離風暴的投資者丟下的廉價貨。

12.每人都有炒股賺錢的腦力,但不是每人都有這樣的肚量。如果你動不動就聞風出逃,你不要碰股票,也不要 買股票基金。

13.事情是擔心不完的。避開週末悲觀,也不要理會股評人士大膽的最新預測。賣股票得是因為該公司的基本面 變壞,而不是因為天要塌下來。

14.沒有人能預測利率、經濟或股市未來的走向,拋開這樣的預測,注意觀察你已投資的公司究竟在發生什麼事 。

15.當你擁有優質公司的股份時,時間站在你的一邊。你可以等待--即使你在前五年沒買沃瑪特,在下一個五年裡,它仍然是很好的股票。當你買的是期權時,時間卻站在了你的對面。

16.如果你有買股票的肚量,但卻沒有時間也不想做家庭作業,你就投資證券互助基金好了。當然,這也要分散 投資。你應該買幾隻不同的基金,它們的經理追求不同的投資風格:價值型、小型公司、大型公司等。投資六隻相同風格的基金不叫分散投資。

17.資本利得稅懲罰的是那些頻繁換基金的人。當你投資的一隻或幾隻基金表現良好時,不要隨意拋棄它們,要 抓住它們不放。

關於長期投資:

讓時間和金錢去工作,你只須坐下來等待結果。

買進有盈利能力企業的股票,在沒有極好的理由時不要拋掉。

投資股市絕不是為了賺一次錢,而是要持續賺錢。如果想靠一“博”而發財,你大可離開股市,去賭場好了。

關於選股:

我從來不在我不懂的事情上投入大量的金錢。

一個鐘情計算,沉迷於資產負債表而不能自拔的投資者,多半不能成功。

在熊市瀰漫的市場上到處都是廉價的股票。

某支股票比以前便宜不能成為買進的理由,同樣僅僅因為它比以前貴就賣掉也不是理性的方式。

虧錢更要多學習,成功的投資者與失敗的投資者,差別有時候僅在一線之隔。

投資大師:相信最優先的事情永遠是保住資本,這是投資策略的基石;

失敗投資者:唯一的投資目標是“賺大錢”,結果常常連本錢都保不住。

投資大師:有自己的投資哲學,這種哲學是個性、能力、知識、品位和目標的表達,因此,任何兩個極為成功的投資者都不可能有一樣的投資哲學;

失敗投資者:沒有投資哲學或相信別人的投資哲學。

投資大師:已經開發並檢驗了自己的個性化選擇———購買或拋售投資系統;

失敗投資者:沒有系統,或者不加檢驗和個性化調整地採納了其他人的系統(如果這個系統對自己不管用,會採用另一個……還是一個對他不管用的系統)。

投資大師:只投資於自己懂的領域;

失敗投資者:沒有認識到對自身行為的深刻理解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很少認識到盈利機會存在於(而且很有可能大量存在於)自己專長的領域中。

投資大師:從來不進行不符合自己標準的投資,可以很輕鬆地對任何事情說“不”;

失敗投資者:沒有標準或採納了別人的標準,無法對自己的貪婪說“不”。

投資大師:不斷尋找符合自己標準的新投資機會,積極進行獨立調查研究,只願聽取那些有充分理由尊重的投資者或分析家的意見;

失敗投資者:總是尋找那種能讓自己一夜暴富的“絕對”好機會,於是經常跟著“熱點消息”走,總是聽從某個所謂“專家”的建議,很少在買入之前深入研究投資對象,他的“調查”就是從經紀人那裡或昨天的報紙上得到最新的“熱點”消息

投資大師:當他找到不符合自己的標準的投資機會時,會耐心等待,直到發現機會;

失敗投資者:認為合適的時候都必須在市場中有所行動。

投資大師:持有賺錢的品種,直到符合事先確定的退出條件;

失敗投資者:很少有事先確定的退出法則,常常因擔心小利潤會變成損失而匆匆脫手———因此經常錯失大利潤。

投資大師:堅定地遵守自己的系統;

失敗投資者:總是“懷疑”自己的系統———如果有系統的話,改變標準和“立場”以證明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

投資大師:知道自己也會犯錯,在發現錯誤的時候立即糾正,因此很少遭受重大的損失;

失敗投資者:不忍放棄賠錢的品種,寄希望於“不賠不賺”。結果經常遭受巨大的損失。

投資大師:把錯誤看成學習的機會;

失敗投資者:從來不在某一種方法上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因此也從不知道如何改進,總在尋找“速效藥”。

投資大師:隨著經驗的積累,回報也越來越多……現在似乎能用更少的時間賺更多的錢;

失敗投資者:不知道繳“學費”是必要的,很少在實踐中學習……容易重複同樣的錯誤,直到輸個精光。

投資大師:24小時不離開投資;

失敗投資者:沒有為實現自己的投資目標而竭盡全力(即使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分析盤中均價線的看點

盤中分析時還應重點觀察均價線,因為均價線對盤中走勢的判斷具有明確的警示作用。均價線是指當日股票的總成交金額除以總成交股票數,計算結果就是當日平均成交價位。

1、盤中均價線支撐時買入

投資者如果沒有在開盤時很好地把握到買入點,那麼可以在盤中時段及時發現能夠溫和放量並且股價運行於均價線上方的個股,此時投資者就可以選擇在均價線附近介入這類股票。

實戰演練:在均價線附近獲得支撐時買入

以南京新百(600682)2011年4月29日的分時圖為例,從分時圖中可以看出,股價在早盤經過一波上漲後又出現下跌形態,在10點鐘過後股價又開始上漲,呈現出橫向震盪的態勢。在10:30左右投資者可以發現,均價線對該股股價構成了強烈的支撐,短線投資者可以選擇在均價線附近處逐步買入。從該股對應的K線圖中可以看出,隨後的幾個交易日內股價在繼續上漲,如圖2-36所示。

圖 2-36 盤中均價線支撐的買點實例

在盤中均價線如果對股價起支撐的作用,短線投資者可以逐步買入,然後待股價經過幾日的上漲後可賣出。

2、盤中跌破均價線的看點

如果個股在早盤時衝高,但到了盤中時走勢卻在不斷地走弱,並且還跌破了均價線,此時投資者就要保持警惕了,因為在開盤時的衝高很有可能是主力的一個誘多動作,以吸引投資者作出買進操作,千萬不要誤中了主力的圈套。

實戰演練:在均價線附近跌破均價線時賣出

以中國北車(601299)2010年7月26日的分時圖為例,從分時圖中可以看出,在10點鐘以後分時圖上的股價跌破了均價線,跌破均價線後,該股始終無法再次收復均價線,短線投資者應該保持一定的謹慎,不必急於入場,持有該股的投資者應該考慮賣出操作。從該股對應的K線圖中可以看出,7月26日衝高後,股價在隨後幾個交易日中走勢疲軟,如圖2-37所示。

圖 2-37 盤中跌破均線的賣點實例

盤中如果股價跌破均價線,此時均價線就對股價起壓力的作用,短線投資者可以觀察隨後幾日股價走勢,如果疲軟可考慮賣出。

實力股票解套技巧:

被套之後,我們可以根據技術分析作出以下操作:

1.套牢時,根據圖表分析,如果所買入的價位處在高位必須立即止損。

2.如果所買入的價位處在中位,可以依據當時的情況暫時觀望,以求的解套離場或者逢高減倉降低失。

3.如果所買入的價位處在低位,則不必急於止損.應該在所買入的價位下跌企穩之後,在重要的支撐位敢於低位補倉,攤成本,在接下來的反彈行情中將高位套牢的倉位一同救出來。

4.如果所買入的價位的處在上升趨勢,則不必止損,耐心地持有一段時間,必然會解套,甚至還會有較大盈利的可能。

5.如果所買入的價位處在平衡震盪趨勢中,也不必立即止損,耐心等待該價位進入震盪循環高位,一旦解套或者損失很小的時候,應該果斷離場出局。

6.如果所買入的價位處在下跌趨勢,一旦確認下跌趨勢已經形成,應該立即止損,決不能患得患失心存幻想。任何的遲疑和猶豫,都有可能換來深度的套牢難以自拔。

傳統散戶的解套思路

10元跌到5元,漲幅:50%,5元漲回來10元,漲幅:100%!結論:浪費時間,增加成本!

是不是很熟悉?是的就是很多散戶採用的方式,這種方式既浪費時間,又增加成本,到頭來也沒有賺,沒有什麼意思,還挺累!

解套的三大誤區:

股民被套牢分兩種情況,1、短期操作不利導致被套,這種被套很好解決;2、股市大規模崩潰下跌。這種解套難度上升,一些誤區要儘量避免:

1、寧死不賣,不賣就不賠。

寧死不賣,相信總有一天會上漲,盲目自信對於解套不是好事。君不見中國石油,中國中車,虧損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錢,理性看待漲停,情緒化炒股要不得,調整不好心態就退市。

2、越跌越補倉。

我感覺最不實用的是補倉,全面崩盤的情勢下,補倉只能越套越牢。散戶資金有限,這水又太深,稍有不慎溺斃其中。

3、不設置止損價格。

這是散戶入股之後不斷虧損的最大原因,很多股民把自己的全部身家砸向股票市場,整天如坐針氈,精疲力盡,股市並非執著就可,沒有止損就像往火海里跳,還不知怎樣自救。

解套時注意:

1、被套的原因是買入成本過高,只要能在比賣出時更低的價格買回來,那麼,你就成功地降低了成本。

2、解套要有耐心,只要能降低成本,分多次做也無所謂,千萬不要想著一步到位。

3、換股要謹慎,切記不要重蹈覆轍。

4、留強勢股換掉弱勢股。弱勢股的特徵:如果大盤調,弱勢股就隨著大盤迴落,幅度往往超過大盤;如果大盤反彈,弱勢股即使跟隨大盤反彈,其力度也較大盤弱。

散戶在股市中要注意

1、心態是制勝的前提

我相信許多股民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就是本來看好一隻股票或者朋友又介紹一隻股票,然後自己買了不斷上漲。但是,到了最後你會發現自己買的有點少只有幾百股,相對於可操作資金來說還不到10%,這時候的你是不是就該抱頭痛哭了,後悔當時沒有多買一點。這時你需要明白一點,假如你買多了股價一路下跌怎麼辦,是不是更後悔。所以,要有賺而不喜,虧而不憂的良好心態。另外,機會總是留給膽大的人,股市就是這樣,要敢於嘗試,不要畏懼。

2、位置是王道

我相信許多散戶都接觸過很多的技術分析,大部分是趨勢為王,量價之間的關係。然而我並不認同,因為位置好了才可能讓股民有更多的時間和資金去關注,才能逐漸形成上升的趨勢。所以呢,位置才是分析股票的重中之重。

3、確定操作前瞭解股票的性質

有些投資者喜歡隨大流盲目買股票,結果賺賺的不明不白,虧虧得一塌糊塗。做股票前一定要把股市行情打磨清楚,包括它的歷史走勢是否樂觀,要搞清它的具體位置,確定可以完勝在進行介入操作。

4、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要虛心學習成功者的觀點,成功者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如對於行情節奏的把握,對於盤面的理解,都是從長期實踐中感悟出來的,我們要總結把其變成自己的一套方案,不足之處我們並將其完善,最終自己才是笑到最後的人。

5、出現多條線,好運將出現

股價在低位,出現一條較長實體的陽K線,將前面多條日K線蓋過,表明股價已經獲得很強買力,後期股價繼續較大幅度上漲的概率很高。

6、把握關鍵兩階段

第一階段,向"左"看齊逃頂。在大盤前期的重要高點附近賣出股票,空倉。為了避免踏空,等跌到頸線附近重新入場。

第二階段,有效跌破頸線位,離場。當跌勢已經形成,一旦有效跌破頸線位,手中如果有籌碼堅決止損賣出。

7、正確把握漲幅和回落的關係

不管你買入價是多少,總之從它當天的高點回過了3%你就應該引起注意,往往回過了3%的個股在當天走勢中一般都不太好,很難再創新高,但又不是絕對的。因為股市中沒有絕對二字,是賣還是留還得看個股的形態丶量丶量能線丶量比丶內外盤以及換手率,它已漲了幾天?這些綜合後你就該選擇賣還是留了。

換股是一種主動性的解套策略,運用得當的話,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增加解套的機會。一旦操作失誤,也會陷入“兩邊挨巴掌”的窘境,所以投資者在換股時要非常慎重。那麼,換股有什麼具體方法,應該遵循什麼原則呢?

換股方法

一、以“強”換“弱”。主力資金操作一隻股票,大致上可以分為吸籌、洗籌、拉昇、出貨、離場等幾個階段,當一隻股票已完成主升浪,主力基本出完貨,其上攻能量就會散盡,即使高位橫盤,也只是強弩之末,上漲的空間較小。這時候,投資者就不如選擇正處於主力吸籌期的相對“弱勢”股。

二、以“弱”換“弱”。就是將手中被主力徹底拋棄的弱勢股,調換成新主力資金進場的弱勢股。因為前者在弱市中就像自由落體,底不可測,即使大盤走強,也往往反彈乏力,在整個行情中不會有出色的表現。後者由於有新的主力資金進場,儘管暫時表現一般,但終會有見底轉強的時候。

三、以“強”換“強”。有些股票經過快速拉昇後,即將或者已經進入高位盤整,個別的也可能僅靠慣性上漲,但投資者追漲的熱情明顯不高,盤面出現放量滯漲的跡象。這時候,投資者應該及時將其換成剛啟動即將進入快速拉昇期的股票。

遵循原則

一、放量優先原則。即留下底部放量個股,把底部無量股換掉。因為凡是在底部無量的股票,其走勢一般會弱於大盤,即使將來被主力選中,主力在建倉前也會把它打下去再吸籌。即使該股已有主力進駐,如果底部不放量,說明主力早已吸夠了籌碼,很有可能在反彈時派發,將來的上升空間不會大。

二、股性活躍原則。有些股票全天成交稀少,換手率也很低,每天僅在幾分錢上下波動,這些就是典型的冷門股。如果投資者手中有這樣的個股,應及早把它拋出,換入現在屬於主流板塊、成交活躍、市場關注度高但漲幅還不大的個股。

三、棄“老”留“新”原則。最近一段時間,由於大盤持續暴跌,一些新股溢價不多甚至逼近發行價,估值合理。但這些新股和次新股未經過擴容,流通盤偏小,主力資金控盤的可能性較大。所以,一些上市時間不長、沒有被瘋炒過的次新股,上檔套牢盤很輕,很容易激發主流資金的炒作熱情。

四、留“低”換“高”原則。低價股的優勢有幾個方面,一是容易被市場忽視,投資價值往往被市場低估;二是低價股由於絕對價位低,進一步下跌的空間相對有限,尤其是在A股市場,由於缺乏退出機制,極少有上市公司破產,所以低價股風險較低。如果是從高位深跌下來的低價股,離上檔套牢密集區較遠,具有一定的漲升潛力。而高價股本身的價格就意味著高風險,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所以,換股時要換出高價股,留住低價股。

注意事項

投資者換股時,應該牢記以下幾點:

一是在弱市中一般熱點的持續性不會很長,因此不要盲目追逐熱點,一定要對市場脈動有所分析。

二是警惕大盤調整時的抗跌股,因為在弱勢調整中的抗跌股,很有可能在大盤轉強時被主力資金拋棄。

三是不要追高換股,因為在弱市中不愁沒有好的買點,要學會空倉等待。

四是換股時要多考慮高成長、小盤、低價、次新、股本擴張能力強、題材豐富等條件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