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打藥究竟行不行?

2010年中國第一架植保無人機誕生,2015年、2016年這個行業開始火起來,各大農機展會都能看到植保無人機的身影,那麼飛機打藥究竟行不行,或者現階段行不行。

答案是不追求經濟效益的情況下,是可以的,但是若想追求經濟效益的話,現在不太成熟。

去年在陝西潼關,爆發大規模玉米粘蟲,很多飛防大隊都過去了,玉米中後期,莖葉太高,人工施藥太困難,而且夏秋季節,溫度高,容易中暑中毒,危險性大。所以去年植保無人機在陝西抗粘發揮了重大作用,保住了農民的玉米,要是沒有植保無人機,恐怕就絕收了。但是由於去年參加的機隊很多都是帶著抗險救災的心態去的,沒有追求經濟效益,所以作業比較成功。

但是在2016年,大部分飛防企業都還是賠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訂單太少或者訂單效益差,土地流轉並不順利,大量中小散戶,無人機給這些散戶打藥,沒啥經濟效益,大規模種植戶受傳統農業的影響,思維保守,對無人機存疑,為了拿到訂單,飛防企業不斷降價,導致經濟效益差。第二原因:植保無人機技術不成熟,故障率高,維修成本高。所以導致大部分飛防企業不賺錢。,

但是筆者很看好這個行業,因為藥械一體化肯定是趨勢,而無人機行業是新興行業,前期出現困難是肯定的,隨著不斷的發展,肯定會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