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下,金屬市場失去火熱

摘要:

銅價近日出現大跌貿易戰影響人們對原材料的需求銅金屬供大於求

貿易戰的威脅在第二季度撼動了包括銅在內的工業金屬市場,令依賴其價格作為經濟指標的投資者感到不安。

銅金屬在六月達到了今年以來最大的月度交易波動區間,六月初觸及四年來的價格頂峰後,銅價直跌超10%,與二季度初相比價格跌2.3%,投資者們或正面臨著更多的波動。而最近銅價的動盪和去年市場是不同的——當時銅價暴漲31%後又在12月大漲,打破了八個季度以來的連漲記錄。

現在,投資者正在考慮貿易緊張的局勢是否會繼續影響該行業的情緒。

Neuberger Berman的金屬和礦產研究分析師Marisa Hernandez說:「我們的風險水平比幾周前更高。人們對金屬的需求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低。」

最近幾周,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矛盾加劇,擴大了人們對保護性貿易政策擴散、全球經濟放緩以及原材料需求萎縮的擔憂。投資者們開始更加認真地對待貿易戰惡化的可能性,導致本季度鋅和錫等金屬價格走低。

今年6月,特朗普總統要求他的政府指出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來接受關稅處罰。他還威脅要對歐盟製造的汽車徵稅。

金屬投資者們尤其關注中國受到的威脅,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使用者,其中銅消費量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

在特朗普政府公佈施行金屬進口關稅後,美國鋼鐵和鋁的價格最初上漲,但由於投資者正在考慮應對經濟放緩的可能性,它們的價格逐漸開始下滑。鋼鐵和鋁生產公司的股價也出現下跌。美國鋼鐵公司和美國鋁業公司分別從其價格高點跌20%以上。

RBC資本(RBC Capital Markets,加拿大皇家銀行集團下的投資銀行)總經理喬治•格羅(George Gero)表示,「這個行業正籠罩著一片烏雲」。

近日,部分人認為經濟勢頭正在從新興市場轉向美國,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看跌信號也強化了這一預期。這個趨勢推動了華爾街美元指數達到一年來的最高水平。海外買家的利益因此受到了損害,他們將會承受更高的商品價格。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對沖基金和其他投機性投資者已將今年銅價上漲的淨賭注下調近80%。

數據表明,穩定的供應也是銅和其他材料價格降低的原因之一。

國際銅業研究小組(一個銅生產商和消費者組成的小組)在4月份表示,在此前預計的供應短缺後,2018年全球供應將超過需求。6月份ICSG數據顯示第一季度的確出現了供應過剩。

儘管最近價格產生了波動,但一些分析師仍認為,隨著礦商與新興市場國家就操作協議和工人工資的談判,如果供應短缺發生,銅礦和其他金屬的價格仍有可能反彈。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