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今起在港公開招股,李嘉誠、馬雲、馬化騰都已經下單

雷軍

目前小米的估值已經下調至550億至700億美元,較早期1000億美元的估值目標大降45%。

高通,招商局,順豐已簽約入圍小米IPO基石投資者名單,這些機構已經接受小米700億至850億美元的估值。

23日上午,小米集團在香港召開全球發售新聞發佈會,宣佈將於6月25日正式啟動公開招股,並於7月9日在港交所掛牌交易,成為港股首家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的上市公司。

小米

日前,小米創始人雷軍表示,小米是既能做硬件,又能做電商,也能做互聯網的全能型企業。小米2017年營收為1146億元,同比增長67.5%,未來還能看到10倍以上的成長空間。至於為什麼招股書顯示小米去年虧損嚴重的問題,他認為這是財務記賬的原因,實際上小米去年淨利潤達到54億元。

今早小米在香港公開招股,面向個人投資者發售1.09億股,約佔小米全球發售總量21.79億股的5%,另外95%的股份將配售給機構投資者。IPO發售價區間為每股17港元至22港元,認購起步價為4444港元。小米將於6月29日定價,首個交易日為7月9日,股票代碼是01810.HK。

到底是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

小米手機

對於市場熱烈討論的小米到底是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雷軍在發佈會上作出回應:"小米是新物種,既能做硬件,也能做電商,還能做互聯網,擁有完整生態鏈,擁有強大競爭力。"

雷軍將小米的商業模式總結為"三元"。首先小米是硬件公司,其次還是電商公司,"硬件+零售"是小米領先的第一個要素。最後,硬件和新零售帶來了流量,小米增加了互聯網服務,互聯網服務毛利率超過60%。

IPO

雷軍表示,小米成立於2010年,成立初衷是做出世界級的產品,推動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2017年,小米的營收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速達67.5%――這個增速在全球大型公司裡排在第二位,在互聯網公司裡面排在第一位。

小米2017年的收入中,來自智能手機的收入佔比達70%,2018年一季度佔比為67.5%。雷軍表示,截至2017年,小米手機的銷量已經成功上升至世界第四,今年一季度保持了87.8%的高速增長。目前小米手機已經進入全球74個國家與地區,去年年底在15個國家處在市場的前15位,2018年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30%,成為印度市場的第一名。

雷軍認為,手機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手機行業在未來10年會緩慢增長,不會像過去一樣高速增長了,但小米仍然具備巨大的成長空間。"小米硬件去年的毛利率約8.7%,未來硬件仍將保持非常低的毛利,但這並不意味著公司不賺錢,小米將靠互聯網收入、生態鏈股權收入賺錢。"

到底是虧損嚴重還是盈利豐厚

雷軍表示,小米產品已經擴張了100多個品類,在未來的8年到10年裡,小米還將穩步進入一個又一個新的領域獲得持續的成長。現在小米在全球連接設備超過一億臺,是全球最大消費智慧裝置IOT(物聯網)平臺。這個板塊增速非常快,再過一段時間,IOT設備收入佔比有望從去年的20%提升至40%到50%。

2017年,小米營收中來自互聯網的收入達到99億元。"小米的互聯網收入才剛剛起步"。雷軍表示,去年年底小米MIUI的用戶是1.7億,到今年3月底已變成了1.9億,用戶還在持續增長。每個用戶平均每天用4.5小時。大量的活躍用戶,再加上非常長的使用時長,為小米的互聯網業務奠定了良好基礎。

據雷軍介紹,在MIUI系統上超過1000萬月活躍用戶的應用有38個,超過5000萬月活躍用戶的有18個。今年一季度末的時候,小米電視和小米盒子的月活躍用戶達到1300萬,AI系統小愛同學一季度末的月活躍用戶達到1300萬,這些都存在著陸續變現的機會。雷軍還指出,小米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目前只有9美金,未來在不影響客戶體驗的基礎上,ARPU值還會繼續提升。

在過去5年,小米展開了生態鏈投資計劃,共投資210家公司,其中有90家是做智能硬件的,還有內容型的企業,如愛奇藝等。未來小米的生態鏈企業的股權收益,也會成為小米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

雷軍還解釋了為什麼招股書顯示小米去年虧損嚴重的問題,他稱這是財務記賬上的原因,實際上小米去年是賺錢的,淨利潤達到54億元。今早在港股公開招股,雷軍的總持股量將佔已發行股本約29.40%,並將持有投票權約5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