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彭城、銀水冶,不抵楚旺一斜街

“金彭城、銀水冶,不抵楚旺一斜街。”這條流傳於鄉間的民諺,形象地記載了清代至民國時期楚旺水旱碼頭的繁榮。彭城乃瓷都,今河北省邯鄲磁縣;水冶主要盛產煤、石灰等礦產,同時又是糧油、山貨等物品集散地。兩地均為富庶之地,卻不及楚旺繁榮興盛。不僅說出了楚旺衛河碼頭地理位置的重要,更能反映出當時楚旺斜街碼頭商貿通匯、貨船雲集、集鎮興隆的景象。

楚旺,古稱繁陽。《內黃縣誌》記載的“內黃十二景”,其中,“繁陽春色”就指的“古繁陽”。由於項羽屯兵於此,殺宋義,北渡漳河,“破釜沉舟”。敗章邯,降秦軍,成霸業,皆起源於此地,故而,更名為“楚王”。民間相傳,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路過此地,為了祝願古鎮繁榮興旺,就將“楚王”改為“楚旺”。且不考究其真實性,楚旺的繁榮正是從那時興起,一直延續至今。

楚旺是內黃縣一重要古鎮,楚旺的繁榮,得益於衛河水運。衛河因春秋時期衛地得名,由古代的白溝、永濟渠、御河演變而來。衛河流經新鄉、鶴壁、安陽至河北、山東,與漳河、南運河合流匯入天津。

楚旺斜街原是從碼頭到西街的一條運輸主街,不論是水冶的煤炭,還是彭城的瓷器,都要從楚旺斜街運到衛河碼頭。而從天津水運過來的年貨,也要從衛河碼頭,通過斜街的批發點、貨場分配到周邊的彰德、水冶、彭城等地。楚旺由於是商業重鎮,碼頭上專用交易的貨場就有三個。不論上游新鄉、焦作等地的貨物,還是下游京津之地的商船,都要在這裡卸貨,交易後再重新裝船。這樣一來,楚旺碼頭就熱鬧非凡。衛河裡船帆疊影,斜街裡車水馬龍,晝夜燈光槳影,好一派商賈雲集、貿易昌盛、興隆萬分的無限風光。

楚旺的興盛始於清雍正二年。楚旺北門外雲陽渡口設有豫北、冀南和晉東54漕運辦事處。內黃縣在此設分治,常駐一縣丞,號稱“老三衙門”,並設有千總署。1823年,由於衛河改道,碼頭搬到南門外3華里處,改道後的楚旺碼頭,並沒有受到影響。咸豐三年,清政府在楚旺設厘金局,專征船稅。到了民國時期,特別是1921年以後,楚旺斜街商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英商亞細亞石油公司,美商美孚石油公司等都在楚旺設立了分理處。隨之而來的還有打蛋廠、煤廠、郵局及各種商業店鋪。楚旺斜街“日進斗金”,成了遠近聞名的水旱碼頭。

商業的興盛,雲集了四面八方的商賈,不同的文化催生出楚旺人精明、開朗、豁達、義氣的性格,既好客又善於經營。率直、勇猛,四海為家,隻身闖天下。儘管停止水運以來,楚旺再沒有車水馬龍的景象,但是,新型的商業重鎮依然矗立在省道310和省道215的交匯處。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得這個百年古鎮,逐漸成為一個現代化商業名鎮,以前是一條斜街,現在是一處紅紅火火的商業開發區。

走進古鎮,面對香火繚繞的“楚王廟”,思索著一代梟雄的英姿。在這兩千多年歲月的流淌中,一個叫楚旺的歷史名鎮,在繁榮著永不磨滅的古老印痕。楚旺,一個真正讓人敬重而又值得銘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