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千秋萬代

“他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千秋萬代”,17世紀劇壇牛耳者本·瓊生如是評價莎士比亞,稱他為“時代的靈魂”。誠然,莎翁52年生命中為世界文壇留下了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2首長詩及其他作品,《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羅密歐與朱麗葉》……,無數的經典值得後人敬仰。

近日來,拜讀了莎翁諸多戲劇作品,從人物刻畫、故事鋪陳到主題思想,光彩奪目的主人翁、優美詩意的語言都頗為動情,讓我無法停止渴飲的思緒,停下淋漓的筆觸。不過此次並非追逐他藝術成就最高的“四大悲劇”,而是他的浪漫喜劇——《終成眷屬》、《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因此,我還算是個樂觀的人。

如果再加上《第十二夜》,四大喜劇代表了莎士比亞喜劇藝術的最高成就。喜歡她們,也許是出於戲劇中散發的高尚的人文主義情操,真摯的友情、純潔的愛情,一雙一對皆是對封建觀念的無情批判以及對矇昧主義的無情諷刺,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解放與自由的思想。

當然,莎翁的大作相信許多人都已耳熟能詳,在此就不班門弄斧。就我所拜讀的三本喜劇,有一個共同點:都有一位聰明美麗、古靈精怪的女主角,帶著對愛情的執著,女主角憑著積極、熱情的心態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海麗娜、鮑西婭、羅瑟琳,每一位相信都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女性代表。她們的執著、聰明、才智無不讓我在欽佩之餘陷入深思。什麼是勇敢?什麼是智慧?什麼是目標?什麼是行動?什麼是愛情……

以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而言,要成功必須要選定目標,帶著勇敢,運用智慧,積極行動起來,咋一看視乎如此。《後會無期》裡有這樣一句話,“從小到大聽過許多道理,可我依舊過不好自己的生活”,再聯想近期對於成功學和心靈雞湯氾濫的批判,我想說,通常大而全的道理近乎“無理”,因為,那是別人的,並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而我們走的路永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

勇氣意味著行動,智慧意味著目標,於是,我想到了一個極為常見的問題——目標和行動那個更重要。這裡“同等重要”的答案已經被我排除,因為時間上沒有一模一樣的東西, 也就沒有同等的事物。

“如倘能得餘永不離手之指環,且能腹孕一子,確為餘之骨肉者,始可稱餘為夫。”《終成眷屬》中勃特拉姆為海麗娜出了一道難題。目標有了,該如何行動呢?試想一個女人在新婚遭棄如何不怨怒,而海麗娜確能保持冷靜,並且接觸狄安娜母女的幫助成功降服了丈夫,收穫了幸福,而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她幫助貧窮的狄安娜也收穫了家庭與財富,這是何等的大智慧。

再如《威尼斯商人》中鮑西婭不僅苦等巴薩尼奧,更為了他的朋友喬裝律師智鬥夏洛克,可謂大快人心。如此種種都告訴我們,智慧就是勇氣,智慧就是行動,成功的道路千千萬,目標選擇雖然重要,實現的手段才是關鍵。

當代社會面對愛情,面對成功,許多人表現出來的是浮躁,急躁和衝動。何為勇氣?冷靜是勇氣、睿智是勇氣、沉穩是勇氣。一味說愛你是沒有用的,一味說有錢也是沒用,一味暢想未來更是徒勞,勇氣是讓我們找得準方向,抓得住重點,HOLD住場面,而這一切需要的不是歇斯底里,而是面帶微笑的智慧。

有人評價,莎士比亞四大喜劇開創了女扮男裝的先河。鮑西婭、羅瑟琳在愛情面前敢於嘗試,而我們在生活的壓力面前卻蠅營狗苟,在愛情的瑣碎面前惡語心移,好似為生命加上鐐銬,掙脫它需要的不僅是勇氣,更是智慧。

“聰明人變成了痴愚,是一條最容易上鉤的游魚;因為它憑恃才高學廣,看不見自己的狂妄。愚人的蠢事算不得吸氣,聰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為他用全副的本領,證明他自己愚笨。”

莫笑痴愚過浮生,請用智慧勝戎裝。